1.城市社会研究的发展 城市是综合了大量人文现象和人文景观的地域,在城市地域上生活着的形形色色的人的各 种活动构成复杂的城市社会系统。为了认识城市系统,解决城市问题,人们一直在从不同的 角度去理解城市、研究城市,其研究的理论方法经历了一个由观察描述到分析解释的过程[ 1](P7)。 对城市的理解最初是从外部观察开始的,即侧重于研究城市的物质形态和划分城市土地利 用类型,这种景观论方法虽然考察了作为人类活动外部环境的物质结构,但忽视了城市地域 上人本身的活动。因此,城市研究中产生了以城市地域社会为对象、从社会学和生态学的观 点来说明城市形成发展机制的人类生态学方法。人类生态学派的代表人物帕克(R.E.Park)、 麦肯齐(R.D.McKenzie)、伯吉斯(E.W.Burgess)等人深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把城市 空间看成是不同社会集团人类活动竞争的结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城市生态学派提出了一些 对城市理论体系化很有意义的概念,但是它把人看得过于机械化和一般化,从而忽视了人类 活动背后的文化及传统因素的影响。所以,城市社会的研究后来又转向注重人类主观行为的 行为主义方法。行为主义方法引用心理学和行为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重视说明人类行为的 意识决定过程,从人的行为因素来解释一些地理现象的形成。这套方法的缺点是过于强调人 类活动的主观因素,忽视了制约人类活动的各种客观因素[1](P5)。 到了20世纪70年代,城市研究的各种方法都暴露出一些缺点,行为主义方法也未能给理解 城市带来新的突破,而结构主义方法却在西方日益盛行起来。结构主义方法强调要深入到研 究对象的内部,解读城市社会的背景与文脉,注重研究各种社会制度与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 相互关系。时间地理学方法诞生于同一时期,但是与结构主义方法不同的是,它更注重分析 围绕人们活动的各种具体的制约条件,并在时空轴上动态地描述和解释各种人类活动。[2 ](P36)并且,时间地理学更加关心人们的生活质量问题,强调从微观上研究作为个体的人 的各种活动,进而为市民提供更加公平合理的城市服务设施配置方案。在城市社会研究中, 时间地理学方法已在生活行为、日常活动空间、交通规划及社区规划等方面的研究中显示出 其独特的效果[3]。 时间地理学是由地理学家提出的并对社会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为数不多的方法之一,得到 结构化理论倡导者吉登斯(A.Giddens)的重要关注[4]。普雷德(A.Pred)和思里夫特(N.Thr ift)等认为时间地理学方法在地理学与社会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地理学的社会科学化 成为可能[5][6]。 2.时间地理学方法 2.1 时间地理学产生的背景 20世纪中后期,人文地理学在西方国家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其研究领域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区域研究和空间现象分析,而是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出 现了地理学向社会学渗透的趋势。时间地理学就是在这一潮流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对时间认识的发展以及现代人对生活方式更高质量的要求也是促使时间地理学产生的因素 之一。农业经济时代,人们对时间的认识仅局限于人与自然的简单关系。产业革命之后,发 达的时钟制造技术使时间的准确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上升,人们逐渐认识和重视作为重要 资源的时间的稀缺性。到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对时间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 ,生活时间已经成为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对生活时间的调查研究早在工业革命初期便已初现端倪。到如今,统计技术的精密化、人 们对大众行为的普遍关注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原因,已使作为国民生活整体质量综合指标 的生活时间调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生活时间调查研究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展开。这主要 表现在调查研究的大规模化、研究内容的多样化、调查技术的科学化、研究组织的机构化、 调查研究理论的深入化等方面,生活时间调查研究已经展示出多方面的应用可能性[7]。 正是在这种潮流之下,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瑞典地理学家及区域科学家哈格斯特朗(Hagerst rand)倡导,并由以他为核心的隆德学派(Lund School)发展形成了时间地理学方法体系[8 ]。 另外,时间地理学的提出与瑞典高福利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进入6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 高度发达和社会的日益成熟化,瑞典政府将社会发展目标转向追求每一位居民的生活质量的 提高。这种目标体现在区域规划和发展方面就是要公平合理地分配社会资源。时间地理学正 是因为研究如何在时空间上公平合理地配置公共设施而受到政府的重视。 2.2 时间地理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时间地理学研究方法的根本目的是对个人生活质量改善 的 关注,它力图通过针对个人行为的线索式研究,总结出不同人群与不同行为系统的匹配,进 而更加准确地把握不同类型人群的不同生活需求,为城市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时间地理学 从人本主义思想和微观研究角度出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法体系。 (1)在时空间坐标系上连续不断地表示和分析人文现象。哈格斯特朗构建的城市社会模型中 ,将社会描述为“物质”系统,认为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是由某一环境结构所包围的,有怎 样的环境结构取决于个人的能力、获得的信息及占有的资源。每个人在时空间移动中所遇到 的环境结构可以通过将空间压缩为二维平面,用纵轴代表时间的三维图加以表示,而个人的 行 为可用此三维空间中一条连续不断的折线来表示,这就构成了时间地理学最初的、也是最核 心的概念之一:路径(path)。这种路径根据分析需要,可以通过改变时空间坐标,在空间尺 度(国家、地区、城市等)、时间尺度(一生、年、季度、周、日等)、对象尺度(个人、家庭 、组织等)上自由设定。时间地理学正是通过路径以及时空框(reach)、时空棱柱(prism)、 活动束(activity bundle)、活动企划(project)等一些特殊的分析方法和手段,将传统的单 个行为分析(如购物行为分析、交通出行分析、通勤分析等)在时空轴上结合起来,使行为研 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