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从自然经济形态过渡到市场经济形态,这是多 年来国内外学术界热烈讨论的一个话题,各种观点异彩纷呈,使得史学界颇有生气。每 隔一段时期,我们就可看到一些能引起轰动效应的新论新作问世。早些年,美国学者罗 斯托的“经济起飞论”,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说”,诺思和托马斯的“产权保护说” ,法国布罗代尔的“物质文明、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三层次说,都在国际学术界掀起 了阵阵波澜。后来又有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黄宗智、王国斌等人的研究,令中国学者 也兴奋了好一阵子。这两年,德籍学者弗兰克的《白银资本》、美国学者兰德斯的《国 富国穷》译成了中文相继出版;据悉,彭慕兰的《大分流》也在翻译之中。国内学术界 又一次处于不平静中,学者们以各种方式进行了热烈回应,讨论资本主义过渡或社会转 型问题再次出现热潮。侯建新所著《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注:《经济社会史 丛书》之一,济南出版社2001年版。)即是其中很有深度和份量的代表之作。 应该说,这是一部对转型时期西欧和中国进行全面比较的著作。全书正文12章加“引 言”“附录”共14个部分,其中直接在各章名称上标有“比较”之类字样的就占了一半 ,即“西欧与中国社会转型概论”、“从主体权利看中西传统社会之异同”、“农业劳 动生产率比较”、“农业雇佣经济与雇工比较”、“乡村基层组织比较”、“近代农民 生活与消费水平比较”、“国内关于中西历史比较研究综述”等。其他各章虽未以“比 较”为主题,而是着重论西欧的变革,但在引证材料、阐述观点时,也多以中国历史为 参照系。因此,像这样一部以个人之力对中西社会转型进行系统比较的研究专著,在国 内是很难见到的。不管读者持何看法,这部著作对推动学术界进一步开展中西社会历史 比较研究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此前,作者曾出版过《现代化第一基石》(注:侯建新:《现代化第一基石》,天津社 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一书。此书出版后受到学术界普遍赞誉,被认为是国内外 关于资本主义过渡问题研究的一个新的理论派别——农民个人力量决定论最后确立的标 志(注:赵文洪:《私人财产权利体系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 8页。)。而这部《社会转型中的西欧与中国》,可说是在作者前一著作基础上进一步研 究的结果,它使作者早先的学术思想更加理论化、体系化。若将两书对照阅读,可以看 出其学术思想一脉相承,各自的特点又十分鲜明。 然而,《社会转型》并非《现代化》一书简单的理论延续和领域拓展,它在许多方面 体现了作者的学术创新精神,其中尤以其提出的“经济活动与保障机制”说颇具启发性 ,令我们最感兴趣。 在作者看来,英国以及西欧能最先实现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 从技术、文化、宗教和法律等方面进行考察,但最重要的是经济方面。因为无论怎么说 ,西欧社会的转型,或者是向资本主义的过渡,首先就是经济的变革和转型,经济总是 核心因素。不过,即使是经济因素,研究者也可从各个侧面予以探讨,譬如有的从乡村 经济的变化入手,有的着眼于城市工商业的兴起,有的重视地理环境因素的作用,等等 ,不一而足。而作者在本书中则提出了经济活动与保障机制之说。他认为,西欧中世纪 经济的增长,始终伴随着三个机制的发育和发展,那就是社会财产和财富的积累机制, 生产性活动的法律保障机制,产品和要素市场的流通机制。近代西方流通机制以生产生 活过程改变为基础,最终取决于剩余产品的增加和有效积累,而社会财产积累又依赖于 法律保障机制。 所谓产品和要素市场的流通机制,指的是商品市场以及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劳动力 、原材料市场的形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市场经济体制,作者认为西欧的这一体制 最终形成于16世纪。鉴于自18世纪亚当·斯密以来的西方古典经济学早已将这一体制作 为最基本的研究对象,故而作者没有在此多费笔墨。但作者也着意强调,这种市场流通 体制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商业文明。古代的两河流域、罗马帝国,中古时代的拜占廷、中 国,都曾创造过绚丽多姿的商业文明,但商业却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传统的生产结构 ,因此这是脆弱的、无力量的。譬如中国传统市场是以小生产者之间的交换为主的调剂 型和消费型市场结构,与生产的直接联系不多,而长程的贸易活动又只为上层阶级的消 费服务,因而对传统社会并未构成一个内在的威胁机制。而西欧近代市场经济体制首先 是,在生产领域运用商业机制进行运作与经营,生产与流通一体化,进而又在商品生产 的基础上展开对内对外贸易。这是流通领域里的一场真正革命,实际上是一系列社会、 经济指标变化的结果,其中包括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逐渐市场化,以及农 业雇佣经济的普遍发展、新型产权组织的确立,等等。 而关于社会财产和财富的积累机制,作者提出要注意区分“原始积累”和“前原始积 累”。其中“前原始积累”属作者首次提出。这一概念恰当与否,当然可以再做推敲, 但作者对其基本意义还是揭示得很明白的。作者认为,以往那些把资本主义市场机制的 确立完全归因于对外掠夺殖民地和对内剥夺农民的观点过于简单化。暴力不一定是决定 的因素。剧烈变动时期的原始积累固然重要,但是此前生产者的普遍积累(即所谓“前 原始积累”)以及长期孕育该因素的社会环境更是不容忽视。作者重点考察了英国的这 种“前原始积累”,即中世纪晚期农民生产者个体的生产、消费、剩余和积累状况,也 考察了明清乃至20世纪上半叶中国个体农民(以冀中农民为解剖对象)生产、消费、剩余 和积累状况,并进行了比较。正是英国以及西欧农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活消费水平 的提高,才是原始积累乃至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基础和前提。这种“前原始积累”是建 立在劳动生产率基础上的内需增长,它对国内市场经济启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是近代 海外殖民和海外贸易所不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