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的世界史学科

作者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系,北京 100875 刘北成(1949—),男,北京市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原文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在北京师范大学走过的百年历程中,世界史学科的制度化不断进展,学术研究成果卓 著,而且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主要有:以探索世界历史发展总规律、破除欧洲中心论为 目标;以比较研究为根本方法;关注动态,追踪前沿,争取国际学术对话资格;继承和 发扬朴学传统,重视文字之学与哲学思考之间的张力,重视内在理解和客观分析之间的 张力,重视逻辑分析和论证方法的应用。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02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2002)05-0107-18

      北京师范大学的世界史学科从孕育到萌芽,从形成到成长,走过了百年奋进的历程, 取得的成就,值得骄傲,积累的经验,富有启示。下面从学科的制度建设、学术成果和 治学方法3个方面,对这笔精神财富加以总结,以祝贺百年校庆,并与学人共勉。

      一、学科的制度化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有着悠久的外国史教学的传统。1902年,最初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师范馆 建立,学校制度规定,学生第一学年学习普通课,其中就有中外历史;第二学年开始分 科,共分4类,第一类是国文和外语(英、法、德,任选其一),第二类中外历史地理, 第三类数学、物理和化学,第四类博物科,包括动物、植物、矿物、生理、卫生、农学 、园艺等。可见,从一开始,外国史就是我校的主要课程之一,更是“第二类”学科的 主要课程之一。[1](P5)1912年在师范馆的基础上成立了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高等师 范学校规程》的第二条明确规定:“本科分国文部、英语部、历史地理部、数学物理部 、物理化学部、博物部。”“外国历史”是历史地理部的重要专业课之一。[1](P21)19 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史地系成立。1928年,历史学单独设系。1933年北平师 范大学《组织大纲》规定,文学院下设历史系,外国史当然地成为该系的重要课程之一 。同时,还在文科各系开设“西洋文化史”课程。[1](P118)

      我校的另一前身辅仁大学在她正式成立之前的辅仁社时期(1925—1927),历史课就成 了重要课程之一。[1](P218)在她的初创时期(1927—1928),文科分为4系:国文系、史 学系(附考古学)、英文系、哲学系[1](P222)。史学系开设“西洋史”课程,共学习3年 ,分为“古代史”、“中世纪史”和“近世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前)3部分,教学内容 受西欧中心论的影响甚深,开始时由外籍教师授课,没有按课程的历史阶段设置教学的 组织机构,也没有国别史、地区史、专门史的选修课和建制,更没有本科生、研究生的 不同培养层次(辅仁大学中国史方面有研究生培养制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外籍教师 撤走,中国教师开始登上西洋史的讲台,赵光贤担任西洋古代史的教学任务,主要讲授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希腊、罗马等。[2]

      但是尽管如此,1949年以前,尚没有一个明确的世界史学科的概念。

      50年代初,全面学习苏联,后来逐渐暴露出来一些弊病,但是从现代化的角度看,它 在许多方面仍不失为推进中国进步的一个重要契机。就历史学而言,苏联的历史教学体 系全面输入中国,不仅引起史学指导思想和研究视野的根本变化,还导致中国历史学进 一步的专业化和制度化,包括历史学各分支学科的确立。世界史作为一个制度化的历史 学分支学科在中国得以诞生。我校历史系的世界史学科也逐步建设起来。此后虽然有过 许多的坎坷和曲折,但总的来看,世界史学科的建设是在健康地向前发展的,这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配置的专业化。与中国许多大学的情况相仿,北师大历史系于1953年设立 世界史教研室。这是世界史分支学科在北师大发展的开端。当时一些在世界史方面有所 造诣或有所优长的教师集中到这个教研室,其中有李飞生、罗志甫、李雅书(古代史)、 刘启戈、邝平章(中世纪史)、朱庆永(近代史)、陈正飞(现代史)等。他们多数有国外留 学经历。罗志甫曾在香港达德学院任教,又曾任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刘启戈在40年代 曾翻译过美国学者海思等人撰写的著名教材《世界史》。朱庆永原来主治明史,在苏联 逗留期间,收集了许多俄苏历史书籍。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在世界史作为一门学科刚 刚起步的中国大学里,北师大世界史教研室能集合这样一批教师,实属不易。

      为培养新生力量,自1953年到文化大革命之前,一些学业优秀的年轻教师陆续被安排 从事世界史的教学和研究,如吴世俄、张文淳、刘家和、王绍岳、马家骏、张希孔、刘 宗绪、卢文璞、孔祥民、杨育才、吴豪德、张宏毅、彭琼熙、王新、周启迪、曾昭耀、 金相春、冯月华等。自1955年起,一些年轻教师逐渐承担起主要的教学工作,并显露才 华。

      50年代中期,世界史教研室分成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教研室、世界近代史教研室和世界 现代史教研室,并一度组建亚非近现代史教研室。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世界史学科的基本格局已经成熟并趋于稳定,目前的建制仍然 是世界古代史教研室(包括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教研室和世界现代史教研室,教学力 量也处于稳定状态。

      第二,教材建设的系统化。对于一个新生的学科而言,教材建设是基础中的基础,因 而具有重要意义。我校世界史学科教师的教材编写工作,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50年 代这方面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两部大学教材上。一是刘启戈的《世界中世纪史》(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内部交流使用),这是1957年同时问世的最早3部由我国学者自己编撰的世 界中世纪史教材之一。一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近现代史教研室”编著的《世界 近代史讲义》(上册)[3],这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公开出版的第一部由我国学者编撰的世 界近代史教材。这两部教材体现了我系世界史学科教师在探讨历史规律方面的自觉。诚 然,它们都深受苏联相关模式的影响,但是在材料的选择与安排上,有某些自己的特色 。《世界近代史讲义》的论述方式更有特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观点有机地融 入其中,对世界近代历史规律的表述更自觉地贯穿于字里行间。值得指出的是,该讲义 较全面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充分注意到这些论述的内在张力;在 努力展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近代史观时,尊重历史的客观性,反映历史的多样性和历史 发展的不平衡性。因此,这两部教材问世后受到学界的关注与好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