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边角

——《伊本·赫勒敦历史》览后随感

作 者:
盖双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阿拉伯世界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02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首先要作两点说明:一是副标题中的“览”字,是说我尚未对这部若译成汉语至少有3 50万字的历史巨著从头到尾地读过,而只是浏览了其中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二是书话与 书评之间有些区别,因为常有朋友问,你怎么不写书评。书评有一定的模式,必须将一 本书从作者、内容、背景、意义以及不足等讲清说透,对此,自己感到力不从心,对这 种有模式的东西并不太喜欢。书话则不然,它可以漫谈,较随意,可以写些不太重要或 看似不太重要的边角。如能小中见大,再好不过,等而下之,能讲出一点不为人所知, 或至少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事,也就能够交待。

      就拿伊本·赫勒敦来说,早在1945年5月,《东方杂志》便刊登了署名陈定闳的《回教 社会学家伊本·哈勒敦》一文(这可能不是最早的)。时至今日,介绍他及其著作的文章 估计总有成百上千了,可见国人对他的介绍,不可谓不早,对他所著的《历史》(本文 中的《历史》专指《伊本·赫勒敦历史》一书)也不可谓不重视。然而,就笔者所见到 的关于这部书的完整中文书名(是我见过的最长书名)的正确翻译,似乎还没有一个是令 人满意的。下面仅举其中的几个:

      甲:《阿拉伯人、波斯人、柏柏尔人历史的殷鉴和原委》(见《东方著名哲学家传》) ;乙:《阿拉伯人、波斯人、柏柏尔人古今历史大纲》(见《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 丙:《阿拉伯、波斯、柏柏尔及其同代当局的历史殷鉴与原委》(见《阿拉伯:第一千 零二夜》);丁:《阿拉伯人、外国人、柏柏尔人历史大纲》(见《突尼斯文化》)。

      以上除《突尼斯文化》的作者外,其他人均未讲自己译的是全称,只是给读者的感觉 是全称。中译者们见到的不管是阿文、英文、法文的书名,可能已被缩改过。正是由于 此书书名太长,所以人们在引用时采用了很多简称,比如《殷鉴书》、《楷模之书》、 《教训集》、《世界史》和《史纲》等。目前,阿拉伯学者和出版家通用的是《伊本· 赫勒敦历史》,如前后文有交代,则简称《历史》。至于《殷鉴》,阿拉伯人已较少使 用,尽管有的百科全书仍将它作为《历史》的简称,这可能与另一著名的编年体史书— —哈菲兹·扎海比的《先人历史之殷鉴》被简称为《殷鉴》有关。

      上面的甲、乙、丙3例中的“波斯人”或“波斯”属于可以理解的误译,因为阿拉伯语 中的这个词含义模糊,只有丁的“外国人”的译法正确,但因《突尼斯文化》的作者是 法语专业毕业生,所以这种“正确”可能要归功于法译者。说到书名的全称,甲、乙、 丁都谈不上,只有丙能谓之全,但仍有可商榷之处。

      对于《历史》一书全名的翻译,笔者认为可有两种译法:一是一字不漏地直译出来, 告诉中国读者其全部信息;二是根据该书基本体例,适当结合我国史籍书名惯用语译出 :《阿拉伯人、异族人、柏柏尔人及其同时代最有权势者时期之殷鉴集与始末录》或《 阿拉伯人、异族人、柏柏尔人及其同时代最有权势者时期之史鉴与纪事本末》。之所以 用“纪事本末”,因为该书自第二卷起,其体例与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袁枢(1131~120 5年)所开创的“纪事本末体”十分相似。关于“时期”(直意为“日子”)一词,在阿拉 伯几部著名类书中,记载略有不同,“时期”有之、“历史”有之、“历史时期”亦有 之,以前者居多。

      此外,特别要强调的是,即使把这个书名的字面含义完全译出,仍无法将其“全部信 息”传达给中国读者,因为其中的鉴、末、尔、最4字(词)的阿拉伯语原文是押韵的, 恐怕中译者对此只能徒唤奈何。古代阿拉伯著作家大都用押韵、谐音、双关、对照、对 偶等修辞手法给自己的书起一个听之悦耳、写之美观、记之容易的名字,技巧之炉火纯 青,令人叫绝,不仅在当时蔚然成风,而且传流至今。与那些耐人寻味的绝妙书名相比 ,赫勒敦的这个书名实在还算不上精彩。

      可能有人会问,这部历史著作已流传约600年,人们抄来抄去,书名难免出现变异,何 以见得你说的就是真正的全名呢?阿语中“阿杰姆”一词的基本含义为非阿拉伯人,但 又可译为波斯人、伊朗人,也可译为异族人、外国人,何以见得你的选择就是正确的呢 ?我想,回答这两个问题的最佳人选,是该书作者本人。

      大家知道,《历史》分为3部7卷,其中第一卷,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绪论》最为 著名,学者对它的介绍与评价也最多最细,因此,《绪论》往往自成一册,流行于世。 然而,正是因为它太有名,所以评介者往往直奔主题,去探讨其伟大意义,从而忽略了 对其目次的介绍与说明。尽管它有可能不是作者编排的,但了解它将有助于我们对本文 的理解。再者,对于这样一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任何人类理智所能创造出来的同 类著作中最伟大的著作”而言,它的一切,哪怕是边角,我以为都有介绍的必要,此是 后话。《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在“历史绪论”条目下说:“全书包括序言和正文6篇 。”序言指的是被冠以“史学的功用”或“历史社会学概论”的那篇文字,计26页。它 应被视为《历史》的序言,而非《绪论》的序言。在此序言之前还有6页文字,用来回 答上面提的两个问题和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与计划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根据《现 代汉语词典》的定义,绪论是“写在书或文章前面类似序言或导言的短文”,我将此6 页文字的标题用词——“泰斯蒂尔”译为“引言”。这样译是因为“序言”一词已被( 我们中国人)约定俗成地占用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