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19世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来,不但在经济上融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而且在政治上也最终采用了起源于欧洲的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作为东方后起的资本主 义国家,日本在政体建设的历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特点,不仅对于研究日本资本主 义政权形成的历史条件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而且为深入认识资本主义国家形态,提 供了重要的理论线索。 一 日本在政治上建立近代民主制的进程,大大晚于其经济的资本主义化进程。或者说, 日本对在政权建设上采用欧洲式的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不仅在态度上极其谨慎,而且 在行动上也是相当滞后的。下面通过经济与政治两个历史进程的比较,对这一特点的形 成做一考察。 首先看经济进程。 日本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利用内外矛盾交织形成的历史机遇,一 举进入资本主义化进程的,因此对于领导者来说,几乎在所有的领域都面临着亟待解决 的发展问题。然而在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时,日本政府毫不犹豫地把经济的现代化放在了 首位。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其“富国强兵”的战略目标,日本政府对西方经济制 度几乎是采取了全面拿来主义,对妨碍这一制度的封建残余则进行了迅速而有力的清理 。 从明治维新的当年起,日本政府就陆续颁布法令,取消商业行会等垄断组织;撤消各 藩设立的关卡,废除各藩粮米外运禁令,准许人民自由迁徙、自由择业;允许土地自由 买卖、自由种植;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消贱民制,宣布士、农、工、商与皇族、华族 在身份上一律平等。所有这些措施,都为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创 造了条件。 最能够说明新政府决心的,是为消灭武士阶级而采取的一系列坚决而有效的措施。武 士阶级在幕藩封建体制下是理所当然的统治阶级,幕藩体制的实质是武家政权,因此消 灭武士阶级本身就意味着对旧制度的否定。不仅如此,新政府的领导者几乎都出身于武 士阶级,因此消灭武士阶级也是对自身的一场革命。另外,明治初期武士阶级约占日本 总人口的1/16,而其俸禄总额则达国家财政支出的1/3①(注:中村政则等编《经济构想 》,《日本近代思想大系》第8卷,岩波书店,1988年,第111页。)。武士阶级蕴涵的 能量,以及对其处理不慎可能给政权与社会带来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新政府正是在这 样一种条件下,力排艰险,用8年左右的时间,分三步彻底铲除了武士阶级赖以存在的 经济基础。第一步,与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相结合,改年贡制为俸禄制。即武士被 剥夺了年贡征收权后,改由政府发给相当于过去领地收入1/10的俸禄;第二步,改禄米 为货币俸禄。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削减傣禄额;第三步,改货币俸禄为公债。通过这一 实质性的跨越,使封建贡租变成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武士阶级则急剧分化 ,下层武士成为投身农、工、商的自由职业者;上层武士则通过公债向资本的转变,过 渡为大资本拥有者和新生资产阶级。就在政府修改“国立银行条例”,允许用货币俸禄 公债券投资兴办银行后,日本兴起了银行热,三年间成立了153家银行,绝大部分资本 是由货币俸禄公债转化而来。另外,政府实施征兵制,剥夺了武士阶级的职业特权;废 除封建等级制,剥夺了武士阶级的身份特权,而俸禄制度的改革,与这两者相呼应,最 终埋葬了武士阶级,为新制度的登场扫清了道路。 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欧洲所创造的奇迹,日本政府的高层领导人表示“令我等吃惊 ”②(注:小西四郎等编《明治国家的权力与思想》,吉川弘文馆,1979年,第125页。 ),为了使这一奇迹能够在日本出现,政府倾注了极大的热情。针对日本基础差,水平 低,对现代产业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的现实,政府动用了政权的力量,自上而下, 强行推进工业化。不懂技术,政府不惜重金,从欧美招聘人才,让其一方面担任经济顾 问,一方面协助培养本国技术力量。当时政府最高官员“太政大臣”的工资为月薪800 日元,而外国技术人员的工资最高则可达月薪2000日元,为前者的2.5倍。日本政府还 积极学习西方的经验,通过举办博览会等方式,卓有成效地宣传和推广先进技术。不懂 经营,政府就从欧美直接引进现代公司制度、金融制度,直至保险制度等全套西方经济 制度。明治维新后的第二年,日本就尝试着成立了通商会社和外汇会社两个具有现代性 质的股份有限公司。后来为了普及现代公司制度和有关知识,又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相关 条例,包括《立会略则》、《会社辩》、《股票交易条例》、《股票交易所条例》等等 。同年,政府还派高级官员伊藤博文去美国考察货币金融制度。伊藤回来后仅两年,日 本的第一个《国立银行条例》就颁布实行。另外还颁布了《新币条例》,在历史上首开 金本位制的先河。不知现代企业为何物,政府就率先投资,兴办“模范工厂”,申明目 的是为了“诱导督促薄弱者,使其致力于工业”③(注:森川英正编《日本的企业与国 家》,日本经济新闻社,1976年,第12页。)。在政府出资兴办的企业中,大多聘有外 籍技师,拥有全套进口先进设备,厂长也多是由政府委派曾经留学欧美、学习有关技术 的人员担任。这样的企业起点高,见效快,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生产力水平, 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在运营了一段时间后,当政府认为条件成熟时,再把这些企业 以近乎白送的低廉价格转让给私人资本经营。在所有重要的产业部门都能够看到日本政 府“引进”、“模仿”、甚至是“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努力。 就这样,日本政府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在经济上走完了三大步,即:扫除封建残余 ;引进西方制度;建立现代产业。 再看政治进程。 在政权建设上,日本政府23年间也走完了三大步,这三步,就其基本特征而言,可以 概括为:形式复古、内容复古、实质复古。 第一步,建立了“太政官制”。这是日本公元7世纪“大化革新”后建立的中央集权制 统治体制。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在“王政复古”的口号下,重建太政官制,在古体制 的框架内,实现权力向中央的集中和强化。古代的太政官制包括2官8省,即神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