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玛共和民主的专制机理

作 者:

作者简介:
四川师范学院历史系,四川 南充 637002/History Department,Sichuan Teachers Col lege,Nanchong 637002,China 杨和平(1966—),男,四川平昌人,四川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世界近 现代史教学与研究。

原文出处: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02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综观整个德意志民族实体政治体制的流变,简单地划分,可以说是专制上千年,民主五 十年。”[1]换句话说,希特勒帝国及其以前的德意志,一直处在专制统治之下。有人说, 希特勒之前不是魏玛共和国吗?当然,谁也否定不了德国历史上的那十几年“共和”。然而 ,笔者在这里想强调的是,所谓的“魏玛共和民主”,其实是一种并没有根除专制的民主, 是一种以“共和民主”掩饰着的专制。

      “十一月革命”突如其来

      带着浓厚封建专制残余和军国主义色彩的德意志第二帝国为争夺“阳光下的地盘”挑起了 第 一次世界大战。但战争中的连续失败和由此而引起的人民反战运动的日益高涨却带来了严重 的社会政治危机。统治阶级企图以妥协办法尽早结束战争,实行内政改革,防止可能的“自 下的革命”。1918年10月4日,组成了包括中央党、进步人民党和社会民主党的“议会制政 府”,以“自由派”著称的马克斯·冯·巴登亲王出任帝国宰相。10月28日,帝国议会通过 修改宪法的法令,此所谓《十月宪法》。其中最主要的新内容就是规定帝国宰相向议会负责 ,增加议会人数,在大城市实行比例选举制。但这种“自上的革命”并没有能够阻止“自下 的革命”,这个新政府也并没有能给德国带来和平,并没有能消除潜在的革命因素——实现 和平的愿望,因为威尔逊要求德国皇帝退位,还要承认军事上的完全失败,而皇帝是坚决不 愿退位的。当人们得知皇帝成了实现和平的障碍时,也就很自然地迸发出了针对皇帝的自下 的革命——德国历史上著名的1918年“十一月革命”。

      十一月革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突如其来。革命前夕,整个德国没有思想家、诗人 或者作家的鼓动,以致一些资产阶级学者把这场德国革命称做“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 的一次完全没有歌曲的革命”。[2]革命的实际到来,也是一次自发的武力行动,既没有人 作过周密的计划和部署,也没有人予以统一的组织和领导。

      历史的遗留向德国提出的革命任务与俄国革命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在基本完成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基础上立即转向社会主义革命。但此时的德国无产阶级政党却不具俄国 布尔什维克党的那种纯洁和经验。1869年,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建立了自己的独立政党—— 社会民主工党。1890年,改名为德国社会民主党。一战期间,德国社会民主党分裂为右派、 左派和中派。以艾伯特、谢德曼为首的右派公开拥护帝国主义战争,鼓吹国内和平,压制工 人斗争;以卡尔·李卜克内西、梅林、卢森堡、皮克为代表的左派,坚持革命立场,反对帝 国主义战争,反对资产阶级政府,称斯巴达克派;1917年4月,以哈塞、迪特曼、考茨基为 首的中派退出社会民主党,另建独立社会民主党,该党虽以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为号召, 实际上在反对无产阶级等重大问题上与右派领袖并无本质区别。无产阶级的这种组织分裂和 思想决裂极大地影响了革命的进程和此后德国的政治发展。

      面对革命的“突出其来”,整个社会上层,都被吓得不知所措。社会民主党还一直以为政 府的改组和“民主化”措施可以平息人民的愤怒,还在极力维护现存制度。独立社会民主党 右翼正在集中注意力攻击苏俄的无产阶级专政,左翼还在作“举行群众性罢工,以革命结束 战争”的宣传,但他们自称“不是布尔什维克的仿效者”,因而对实际到来的革命甚感无所 适从。就是斯巴达克派,也缺乏准备。首先,从组织上讲,它当时还只是一个人数很少的 革命小组织,而不是一个有广泛行动能力的独立政党,在工人群众中缺乏坚实的基础,它的 活动更多的还停留在宣传阶段。革命来得太突然了,它不在任何党派手中,于是,无产阶级 各政党和派别争夺领导权并使革命沿着自己的思想方向前进的斗争就几乎成了这次革命的主 体内容,也正是这种争夺和斗争决定了德国新的政治体制变革方向。

      标志十一月革命爆发的是1918年11月3日的基尔水兵武装起义。它可以说是受尽苦难和渴望 和平的人们积压已久的不满情绪的一种自觉爆发。水兵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动会引起一 场大的社会变革,也没有得到无产阶级的任何党派的纲领性指导。对于已经爆发的革命,无 产阶级各派的目标大相径庭。社会民主党追求的是“立即停战,实现和平”,“要求人民保 持高度的镇定”;独立社会民主党要求皇帝退位;斯巴达克派则要求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共和 国,虽最具有革命性,但也没有成为领导起义的权威。

      社会民主党极力避免发生革命,希望和平地实现政体的转变,要通过和平改革的途径把德 国的政治体制引向民主,把经济生活引向社会主义,“要民主,不要独裁”,“要根据科学 知识和实践经验来有计划地建立新的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不要对活生生的社会肌体作无情的 实验”。[3]但皇帝对这一和平的改良路线并不合作,因为威尔逊规定的和平前提是皇帝退 位,然而,到11月8日晚,威廉二世仍拒绝答复宰相马克斯亲王劝其“自愿”退位以挽救君 主政体的建议。11月9日,独立社会民主党左翼和斯巴达克团发动的柏林起义几乎没有遇到 什么抵抗就控制了包括皇宫、卫戌司令部和警察总局在内的柏林,工厂和兵营纷纷成立工人 、士兵代表苏维埃,柏林旧政府陷于瘫痪。中午12时,马克斯亲王自主通过通讯社宣告皇帝 退位,威廉二世仓惶逃奔荷兰,霍亨索伦王朝就这样了结了。同时,马克斯还把自己的职务 也移交给了艾伯特。为什么移交艾伯特呢?马克斯表白:“我对艾伯特的信任是坚定的。这 个人决心竭尽全力对革命进行斗争”,“我知道革命即将取得胜利,要粉碎它是不行了,但 也许可以使它窒息而死,“如果由我提出艾伯特来做人民的保卫官,我们就会有一个共和国 ,而如果是李卜克内西被提出来,就会是布尔什维主义”,交给艾伯特,“君主政体也许仍 有一线希望”。[4]艾伯特受命后想的也正是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保留君主政体 ,并没有想到要建立共和国。但是,社会民主党的领袖们风闻占领皇宫的斯巴达克派正在酝 酿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时,感到必须抢在前面。下午两点,谢德曼在国会大厦的阳台上向柏 林工人、群众高呼“伟大的德意志共和国万岁!”下午四点,李卜克内西又在皇宫的阳台上 向群众宣布德国为“自由的社会主义共和国”。两个小时之内,德国出现了性质完全不同的 两个共和国的宣告。它肯定了推翻君主政体的革命成果,专制皇帝没有了,共和国算是成立 了。但到底代之而起的是社会主义共和国呢?还是议会制共和国?这就将决定于两个派别之间 的争 夺和斗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