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战后阿登纳德法和解思想的产生及意义

作 者:

作者简介:
武汉大学 人文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湖南《长沙晚报》,湖南 长沙 41000 1/School of Humanities,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Hubei,China/Changsha Evenin g,Changsha 410001,Hunan,China 吴友法(1948-),男,湖北武穴人,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 从事德国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梁瑞平(1973-),湖南耒阳人,湖南《长沙晚报》编辑 ,主要从事德国现代史研究。/WU You-fa(1948-),male,Professor,Doctoral supervisor,S chool of Humanities,Wuhan University,majoring in German history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LIANG Rui-ping(1973-),Editor,Changsha Evening,majoring in modern Germ a n history.

原文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02 年 02 期

字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在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之中,经济上由于战争的破坏也亟须 重建和复兴。欧洲今后向何处去,这是欧洲各国政治家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欧洲历史演变 的进程说明,欧洲的和平与稳定,欧洲的进步与发展,德国与法国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有 鉴于此,两国政治家在二战后致力于修复两国关系,尤其是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提出了德法 和解和欧洲联合的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德法两国最终实现了和解与合作,从而导致了 后来欧共体的建立,使欧洲开始走上了联合和发展的道路。没有德法之间的和解,就没有早 期 欧洲一体化的历史。德法和解是早期欧洲一体化的重要思想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初,即欧 共体成立不久,有识之士高度评价了德法和解,认为“法德和解这个事实,今后将列入20 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中”[1](第56页)。当时的戴高乐也指出,“我们两个国家(指法德—— 笔者注)的友好接近无可争辩地是欧洲和世界和平多少世纪以来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和最辉煌 的事件之一”[2](第370页)。德法和解是二战后西欧、乃至世界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史中具 有 深远影响的事件。可以说,没有德法和解,就没有今天欧洲联合的历史;要研究早期欧洲一 体化的历史,就不能不研究二战后德法和解思想的产生及意义,研究德法两国为什么在短短 的十几年内,摒弃前嫌,化敌为友,实现和解。

      一、德法仇怨的历史回顾

      二战结束后,德国人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反省之中。同样,以阿登纳为首的德国政治家 们 也在思考着德意志民族的前途及出路。通过对德法两国历史的深入研究,阿登纳认为两国必 须走出冤冤相报的怪圈,重新修好,才有前途可言。这个怪圈就是两国“相互之间……根深 蒂固的敌意和不信任”[3](第180页),以及为争夺欧陆霸主地位而不断兵戎相见,以导致恶 性循环的状态。

      这个怪圈滥觞于公元3世纪起日耳曼人对高卢的大举入侵。公元3世纪,日耳曼人大举入侵 高 卢,其中西哥特人与勃艮第人在入侵后分别建立了王国;5世纪80年代,法兰克人(日耳曼人 的一支)也开始入侵高卢,到6世纪中叶,法兰克人开始统治整个高卢。两国之间怨恨的种子 大概是这个时候播下的。

      产生于5—6世纪之交的法兰克国家在查理统治时期(768—814)达到极盛,查理也因此而被 视 为“欧洲的统治者”。由于查理帝国是在征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暂时的不巩固的 军事行政的集合体;并且帝国缺乏统一的经济基础,各地发展很不平衡;另外,帝国实行的 采邑制导致了“王室的彻底削弱、豪绅显贵的独立和帝国的瓦解”[4](第544页)。因此,在 查理大帝死后,他的不稳固的帝国便难以维持了,最终走向瓦解、分裂。840年,路德维希 死后,三个儿子罗塔尔、日耳曼人路易、秃头查理又彼此混战。最后,他们于843年在凡尔 登签订了著名的关于三弟兄瓜分帝国的条约。帝国领土从此一分为三:帝国西部的领土阿奎 丹尼亚,即后来发展并称为法兰西的“西法兰克王国”,由秃头查理获得;东部的巴伐利亚 等地区,即后来发展并称为德意志的“东法兰克王国”,由日耳曼人路易获得;归罗塔尔的 则是秃头查理和日耳曼人路易两块领土之间——从莱茵河口起到罗纳河口止——的一长条地 区和意大利。《凡尔登条约》的意义在于大体确定了后来的法、德、意三国的雏形。但“这 种划分是极其草率的,尤其是界于法德之间的楔形地带,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仍为法德两 国时常发生争执的地方”[5](第37页)。因此,近代德意志、法兰西两国的形成本身就是矛 盾对立的产物,而这种情况又为德法两国结怨埋下了伏笔。因为他们在诞生之日也就同时诞 生了敌意。

      分裂后的各王国在相继完成封建化的过程中,逐渐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从9世纪到15世 纪,德意志历史经历了王权的巩固、削弱、重振与崩溃这一过程,到15世纪末,德意志王权 跌落到最低点,“德国深深陷入四分五裂之中”[6](第96页)。在这几个世纪中,法兰西历 史则经历了从分裂到统一的过程,其中重要的事件是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百年战 争是法国政治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因为“经受过这场战争以及随着战争而来的破坏的考 验,法国变得更加统一、更加巩固”[7](第241—242页)。到路易十一时期(1461—1483), 法 国的统一已基本完成,并实现了政治的统一。

      法国的统一与德意志的分裂这一反差刺激了法国的扩张野心,为法国企图称霸欧洲提供了 契机。法国要扩张,必然威胁到它的邻国,自然也包括德意志。于是,随着法国谋取欧洲霸 权,法德之间的敌意与仇怨也不断发展。

      其实,法国谋取欧洲霸权由来已久。早在腓力普四世(1285—1364)时,就有一位法学家杜 布亚撰写了一个法国大国主义计划,体现了法国称霸欧洲的野心。杜布亚认为,“法兰西国 王应当充当全世界的君主的角色,……希望……领有莱茵河西岸”[7](第240页)。但是,法 国称霸欧洲的初次尝试在它的一切邻国,首先是德意志各诸侯的反对下终告破产。“十七世 纪是法国真正称霸欧洲的时期”[7](第339页),“1679年签订的奈梅根和约……是封建法国 在欧洲最强盛时期的标志”[5](第61页),但法国的霸权是在与别国、首先是德意志的斗争 中逐渐建立的。从16世纪初起,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法国,这对法国非常 不利,因此法国便“力求脱身于这种受钳制的状态”[7](第324页),它选择以意大利为突破 口来打破这种受包围的状态。这种包围与反包围的斗争便是法国发动几次意大利战争(1494 —1559)的起因,也是贯穿着16、17世纪和18世纪一部分时期的法兰西——哈布斯堡竞争的 起因。难怪有人会说,意大利战争是“法国和哈布斯堡王朝争霸欧洲的鏖战”[8](第86页) 。16世纪的德法对立还表现在法国支持德意志新教诸侯反对信奉天主教的皇帝。法国的这一 举措,在政治上促使德意志帝国走向衰微,同时并“不时地、一块块地割下帝国的领土”[7 ]( 第326页)。

      16世纪末、17世纪初,法国出现了所谓追求“天然疆界”的说法。在路易十四亲政以前, 摄政的首相黎塞留(1624—1642)一再论证:古代法兰克人曾征服过高卢。因此,他在其《政 治遗书》中写道:“我秉政之目的在于:为高卢收回大自然为它指定的疆界,……将法国置 于高卢的位置上,在原属古代高卢的一切地方建立新的高卢”[7](第345页)。正是在这种意 图的支配下,即“加剧和利用德意志的分裂,……力图将王国的疆域在东北和西南方向继续 朝‘天然疆界’推进,为法国打开通往邻国各邦的大门”[8](第107页),法国于1635年介入 了主要战场在德意志领土上的30年战争。30年战争既是德国内部两个诸侯集团之间以及诸侯 与皇帝之间的一场内战,又是西欧和北欧主要国家(如法国、瑞典)相继卷入的一场大规模的 国际冲突。战争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为结束的标志。根据和约,瑞典夺去了北方 的奥得河、易北河和威塞河的河口,法国夺去了德国西部最富饶的地区,实现了黎塞留“天 然疆界”计划中把国界扩张到莱茵河的目的。而且,法国、瑞典“两国都有权干涉德国内政 ”[9](第53页)。然而,德国国内的分裂割据局面却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而结束,反而“ 实际上还让德意志各地方诸侯成了完全独立的势力”[10](第158页)。因此,“三十年战争 是以法国的胜利以及取得欧洲霸权而告终”[10](第157页)的。30年战争加剧了德法之间的 怨恨与敌意。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由于极端害怕毗邻的法国革命引起国内革命,以及 法国革命直接威胁德意志的封建秩序,德意志的最大两个邦奥地利和普鲁士从1792年—1813 年先后组织或参加了六次反法同盟,虽然都先后失败了,但德法冤冤相报的怪圈已然形成。 其后,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法国人和德国人三次兵戎相见, 浴血残杀”[3](第180页)。这三次兵戎相见指的是早已为人们所熟悉的1870年的普法战争、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39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毫无疑问,这些“兵戎相见 ”都是德法仇怨发展的结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