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制度或经济方式的转型必然会引起文化观念的变迁。经济制度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总 是有着相应的制度、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证明其合理性,维护它的存在。同样,当一种新的 经济力量开始超越旧有的经济制度时,所引发的社会变动也不仅仅是经济格局的变化,而是 社会全方位的变动,其中作为维护和体现新经济制度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趋向也必然形成。这 一点,在西欧社会转型时期表现得最具有典型性。以往学者们在探讨中世纪后期的社会变动 时,往往把商业复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孤立起来进行研究,这在某种程度上割裂了贯穿 于所有事件中的核心精神,那就是随商业复兴和商人阶层形成而出现的新型的商业精神。 一、教育的世俗化趋向 在商业复兴前的西欧,世俗教育几乎荡然无存,知识和文化水平普遍低落,社会中的主要 知识分子是以传经讲道和研读圣经为职业的僧侣。但是教会兴办教育并不是使培养出来的人 服务于城市和国家,而“基本上是为了修来世,办任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育给信仰带来好 处。最好的学者不再是有教养的实干家,而是受过教育的神职人员。”(注:博伊德、金合著《西方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99页。 )因而,当时的文化 和教育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商业前欧洲的村庄并没有提供正式的教育。在那里,对孩子的 教育是共同体中所有成员自动的和延续的活动。虽然并非是有意的,但教育的目标是把孩子 培养成同他们的前辈具有同样的能力、感情和观点,换句话说,就是让他们的孩子一丝不差 地取代前辈。”(注:Little Lester K.,Religious Poverty and the Profit Economy In Medieval Europe,London Paul Elek 1978,p26. )突破和创新是不受欢迎的,这也最符合中世纪讲求秩序的观念。同时,由 于当时唯一的正规教育是由基督教会进行的。因而教育具有一种垄断性,而文化则笼罩着浓 浓的神性。 教会实施教育一般通过三种学校,分别是寺院学校、教堂学校和教区学校。教会学校讲授 的教学内容,基本上在七艺的范围之内。七艺科目最早源于古希腊,主要包括算术、几何、 天文、音乐及文法、修辞和辩论术。中世纪的基督教会虽然也沿用了七艺的名称,但在内容 上却同希腊罗马大相径庭。一方面,这时的七艺内容比较混乱和庞杂,各科的内容并没有明 确划定。另一方面,基督教会并没有使用古代希腊罗马的著作作为学校的教材,而主要是使 用经卷及修道士们所编纂的范围狭窄的著作。在教会所教授的七艺中,神学处于全部教学科 目的首要位置,而且在七艺的内容中也始终贯穿着神学思想,体现着教会学校宗教教育的目 的和要求。 由于教会规定,学生要绝对地信仰圣经,绝对地服从教师,在学习中不准许提问,更不准 对所学的内容有任何怀疑。因而学生所学到的只能是教会所规定的单一的知识,用这种知识 为教会服务。在这种教育下,人们很难学到有用的知识,也很难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基督教会对文化和教育的垄断,以及教会以神学为标准来判断一切,非常不利于商业这一 极度世俗化的职业的发展,或者说与商业格格不入。商业以赚钱为目的和动机,赚到钱的多 少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主要标准,他们劳动的目的和动机与基督教会所提倡的完全相悖。同 时,商人经营要同许多地方的人打交道,他们需要的是能够为他们的商业带来机会和发展的 知识。为此,他们在顶着恶名获得了财富,并建立了定居的商业据点城镇时,迫切需要在知 识和教育上打破教会的垄断,并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使知识和精神世俗化。 首先,定居商人为西欧商业中心教育的世俗化提供了主要的刺激。他们既经营地区性贸易 也经营海外贸易,往往通过代理机构及永久性的海外代表来开展业务。因而,他们最迫切需 要实际的知识。为此,他们率先走出了第一步,用自己的钱财而为自己和后代提供了教育的 机会,并为教育设定了一个新的方向。“未来商人的教育通常通过三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 是传授拉丁语。学习拉丁语法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逻辑的敏捷性,而且它在俗语成为商 业语言很长一段时间后仍然列于课程表中。第二阶段是珠算课,在那里学生们可以学习使用 算盘。第三个阶段通常开始于14—15岁,在国外进行长期的学徒。”(注:Day John,Medieval Market Economy,Oxford Basil Books 1987,p165-166. )这种教育最初是由教 士 开办的私塾来进行的,很快世俗的教师取代了教士而成为私塾的主角。 正规的世俗教育是城市来提供的,而城市正是商业复兴的结果,商人正是复兴城市的主人 。11世纪末,在工商业比较发达的意大利首先出现了最早的世俗大学萨勒诺大学和博洛尼亚 大学,到12世纪,又相继出现了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13世纪后,捷克的布拉 格大学、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等等也建立起来。新建立的大学同早期的教会学校有着很大的 区别。城镇的大学主要服务于理性的和非个人的目标,培养学生发展自己的思考能力,并培 养某些更有才能的人从事某一专科的能力。教与学的主要方式是争论。学校的教育为年轻人 提供了竞争的环境,他们在以后的社会中会发现,他们会处于这样的竞争中,学校还培养学 生批评当前的活动和机构,并寻求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