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与贡桑诺尔布

作 者:

作者简介:
白拉都格其 (1950-),男,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教授;呼和浩特 100021

原文出处:
清史研究

内容提要:

辛亥革命以前,贡桑诺尔布即以在本旗兴办各种图强新政著称于世。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公开反对共和,并积极阻挠清帝退位。继而返回本旗,企图搞内蒙古“独立”和地方自治。“独立”自治计划流产,奉袁世凯电召赴京出任蒙藏局总裁,却又加入并被推选为同盟会——国民党理事。就其辛亥前、后的作为,可谓全国性开明进步民族上层。而他在辛亥革命期间的表现,则难脱“反动”、“分裂”的帽子,但有其复杂历史环境下不必苛求的一面。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02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87(2002)03-0084-07

      整个中华民国时期,在中央政府中连任某一部长级职务时间最长的,要数北京北洋军阀政府的蒙藏院(局)总裁贡桑诺尔布。从1912年到1928年,除了间断不到一年,他连任此职几乎与北京政府共始终。(注:参刘寿林等《民国职官年表》,中华书局,1995年,第7-8、59-75页。)尽管这一职位很大程度上是为羁縻笼络蒙古等民族上层而设,并无多少实权可言,但能够在频繁剧烈的政局更迭中长期稳坐此席,毕竟与贡桑诺尔布本人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历史地位、作用和影响有关。

      辛亥以前的贡桑诺尔布

      贡桑诺尔布(1872-1931)是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今赤峰市喀喇沁旗)亲王衔扎萨克郡王。由于他自幼习学,接受汉族语言、文化的熏陶影响,所以取别号乐亭,又号夔,并且擅诗文书画,有《竹友斋诗集》传世。

      清末新政时期,贡桑诺尔布以在蒙旗积极推行图强新政著称,从而成为内蒙古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对他的主要政治经历,已有海外学者作过专门论述。(注:如旅美台湾学者札奇斯钦的《喀喇沁王贡桑诺尔布与内蒙古现代化》(台湾,《中华民国建国史讨论集》第二册,1981年),日本学者中见立夫的《贡桑诺尔布与内蒙古之命运》(日本东京,《内陆亚细亚、西亚细亚社会与文化》,1983年)。)这里仅就其新政业绩在当时国内的地位和影响,作些重点介绍。

      据贡桑诺尔布的门生吴恩和等晚年追述,贡王从1902年起,在本旗陆续兴办了崇正学堂、守正武备学堂、毓正女子学堂,崇正学堂附设师范班(又称政治训练班)、图书室,创办蒙文报纸;兴办了综合工厂、百货商店及近代邮政电报;还成批选送本旗男女学子赴北京、天津、保定、上海和日本学习深造。贡王本人还曾于1903年私赴白本观光考查。(注:吴恩和、邢复礼《贡桑诺尔布》,《内蒙古文史资料》第1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2年。)

      贡王聘请日本女教师创办毓正女学堂,早在1904年已见于《东方杂志》报道:“蒙古喀拉沁亲王聘日本女教习河原操子为女学堂教习,兹已开学,学生二十四人……”(注:《东方杂志》第1年第4期,“教育·各省教育汇志”。)

      在当时的中国,兴办女子学堂教育尚属破天荒之事,更何况社会文化远较内地落后的塞外蒙古。据有关史料辑录,国内最早的近代女学有1901年创办的苏州兰陵女学,1902年创办的广州公益女学、上海务本女学(塾)、上海爱国女学等。(注:朱有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32-633、589、609-610页。)喀喇沁女学堂的日本教师河原操子,正是贡桑诺尔布从上海务本女学“挖”走的。(注:参阅《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下册,第599、605页(605页误作“何原”);汪向荣《日本教习》,三联书店,1988年,第84、95页;横田素子《明治时期的日本与内蒙古——以喀喇沁右旗扎萨克贡桑诺尔布为中心》(日文)未刊稿,2000年,东京。)

      据河原操子本人记述,毓正女学堂于1903年12月28日(旧历十一月十日)正式开学。而且开办之初,即已开设了蒙、汉、日文,中外历史、地理,算术,音乐(唱歌),美术(图画),体育(体操)及家政、手工(编织)等课程。(注:河原操子《喀喇沁杂记》,邢复愚节译,《赤峰市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赤峰市政协编印,1986年。)这些新式课程的齐备,完全可与同一时期著名的上海务本女学和爱国女学相比肩。(注:参见《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下册,第598-599、602-605、616-618页。)对喀喇沁旗女学的办学成效,《东方杂志》于1905年又有报道:“喀拉沁亲王前聘日本女士河原操子至蒙,即建女学一所……近已有学生六十人,能以蒙古语写作,又能读英日文,算法、手工亦略知大概云。”(注:《东方杂志》第2年第4期“教育·各省教育汇志”。)

      贡王于1905年冬创办的《婴报》,是内蒙古地区第一份报纸,也是国内第一份蒙文报纸。(注:参阅忒莫勒《建国前内蒙古地方报刊考录》,内蒙古图书馆编印,1987年,第154页。)对此《东方杂志》也有具体报道:“蒙古喀喇沁亲王近就该王府创办一蒙文报,系汇选各报译成蒙文。总馆设在京师,凡内外蒙古及奉天、吉林、黑龙江等处均设分馆,专为开通蒙人风气,以期自强……”(注:《东方杂志》第4年第9期“教育·各省报界汇志”。)

      贡王创办的近代邮政,则可证之于姚锡光的《筹蒙刍议》。1906年旧历闰四月,当时正随肃亲王善耆视察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姚锡光,在致北京练兵处王大臣的信中明确写着:“此函系由乌珠穆沁之鄂博图地方僱蒙古人专送喀喇沁,由其旗下邮局递京。”(注:姚锡光《筹蒙刍议》卷下第72叶,1908年自刊本。)由此还可知,当时热河属境北部已设治的赤峰等地,尚无近代邮政。

      肃亲王一行视察到喀喇沁时,贡王还结识了随同视察的著名革命志士吴禄贞(字绶卿)。两人一见如故,“特别亲近”,贡王在自己的卧室里同他“把酒夜话”,以致使吴禄贞醉倒在门外台阶。贡王遂亲书“吴绶卿醉卧处”六字,召匠人刻在台阶右侧。据说吴从此成为贡王“最折服的一位好朋友,常年间有不断的书简往还,贡王有些事都要和他研究决定。”(注:吴恩和、邢复礼《贡桑诺尔布》,《内蒙古文史资料》第1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2年。)肃亲王视察内蒙古东部各盟回到北京之后,由于贡桑诺尔布兴办新学卓有成效,清廷特赐予匾额曰“牖迪蒙疆”。(注:《清实录·德宗》第561卷“光绪三十二年六月癸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