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14X(2001)05—0090—08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对于这场运动给予深切的同情和极大的支持。孙中山虽然未曾直接领导这次运动,但本文拟选取孙中山与这次运动的密切关系这一视角,对孙中山支持这一运动的原因、在运动中的具体表现以及这次运动对孙中山的影响等方面的阐析,进一步领悟孙中山宝贵的精神遗产,以资吸取教益和启迪。 一 新文化运动是指我国五四运动前后形成的文化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爆发后,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主流汇合,形成一股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巨流。孙中山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积极支持的。为什么孙中山对这一运动采取同情和支持的态度呢?这并非是他仅仅一时的激愤而诱发,而是有着更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原因。主要是: 其一,民族忧患意识的驱动。早在孙中山诞生前26年爆发的雅片战争,及其随后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就促使中国逐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广东首当其冲。孙中山诞生后,帝国主义列强更对中国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强迫或诱迫清政府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多个不平等条约。同时发生了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等侵略战争。这些战争不是以清政府战败、割地赔款而告终,就是使中国的权益遭到极大危害。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对孙中山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在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孙中山正在鸦片战争被割让的香港读书,心感身受英国的殖民统治,看到了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激发其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使他奋起寻求救国救民之道。并由此促使他奋起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注: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合编:《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1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3月第1版。(《孙中山全集》之编者和出版机构,以下从略。)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更表示:“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已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注:《孙中山全集》第3卷,第74页。) 正因为孙中山具有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所以,当新文化运动兴起,特别是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情怀就很紧密地和爱国青年学生、广大民众融合在一起了。 其二,亲身感受到近代中国的革命思潮。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国际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出现了一个伟大的历史变革时代。1914年至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进行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爆发了俄国革命,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此前后,世界各国掀起了社会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各种社会思潮也随之而起,诸如:唯心论、唯物论、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改良主义等等。对于这种社会的变革和思潮的并起,孙中山是非常关注和有所感悟的。如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则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表明“中国革命党对贵国革命党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表示十分钦佩,并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注:《孙中山全集》第4卷,第500页。) 在国内,随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出现了一批代表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家。特别在广东,涌现出容闳、郑观应、何启、胡礼垣等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人物。他们主张改革,提倡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仿效西方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用以改造中国。继之而起的是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维新思潮波及全国。随即,西方各种新思潮诸如唯物论、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等也逐步传播开来。 上述这些事件和思潮,都对孙中山的思想发展在不同程度上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素材。因此,孙中山在革命实践中深深认识到,任何一种革新举措和革命行动都必须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故革命之义,实为世界之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注:《孙中山全集》第5卷,第524页。)五四新文化运动正是顺应时代潮流之举,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其思想基础与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是基本一致的。所以,当这一运动兴起后,孙中山则毫无疑虑地置身于这一股洪流。 其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取向。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华文化的发展,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历史的延续性。在世界浩瀚璀璨的古老文化中,有的早已灭绝,有的遭到破坏或摧残,有的出现断裂而顿失光辉。唯有中华文化虽然几经跌宕,但始终从未中断,且代有奇峰,蔚为大观。但是,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建筑在小生产的自然经济和血缘宗法社会的基础上,既是博大精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又有陈旧、消极、保守的一面。孙中山对其利弊,是深切了解和很有心得的,并在著作中作过专门论述。 以利而言,孙中山指出:“中国为世界最古之国,承数千年文化,为东方首出之邦。未与欧美通市以前,中国在亚洲之地位,向无有与之匹敌者。即间被外族入寇,如元清两代僭主中国,然亦不能不奉中国之礼法。而其他四邻之国,或入贡称藩,或来朝亲差,莫不羡慕中国之文化,而以中国为上邦也。”(注:《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224页。)孙中山还对中国文化(文字)给予高度评价,说:中国“虽以积弱,屡遭异族吞灭,而侵入之族不特不能同化中华民族,反为中国所同化,则文字之功为伟矣。虽今日新学之士,间有倡废中国文字之议,而以作者观之,则中国文字决不当废也。(注:《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180页。)在这里,孙中山从“文字”的视角阐述了中华文化的历史功绩。但是,他对中华文化的消极方面也有切身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