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374(2001)05-0559-07 1911年末至1912年初,南方革命党人与北方袁世凯为代表的清政府进行了近2个月的议和谈判,最后达成协议:清帝逊位,国家实行共和体制,袁世凯继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这次议和谈判,简称民元南北议和。这次议和,与辛亥革命成败有密切关系。过去国内对这次议和的评论,贬多褒少;孙中山被说成是反对议和的左翼代表;让权袁世凯是革命党人推行妥协路线的结果。衡诸历史实际,这些评论不尽合理。为了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本文拟对此做些评论。 一、南北议和格局的形成 民元南北议和,是当时多种社会力量的共同愿望。南北议和在几经曲折之后,最后达成协议,也是诸多社会力量互相妥协所导致的必然结果,而归根到底,是由当时阶级力量对比决定的,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过去把民元南北议和说成是革命党人推行妥协路线的结果,不无一定道理,但存在片面性,即把革命党人的妥协倾向片面地夸大了。不顾情势,把议和的责任全归咎于南方革命党人的妥协,是不公平的。 首先,最早倡导议和的,不是革命党人,而是以英国为首的外国侵略势力。在议和过程中,外国侵略势力又充当了导演的角色。英国是当时外国在华势力最大的国家。革命党人首义地在英国势力范围,纷起响应的地区,主要也在英国的势力范围。战火的蔓延与扩大,势必对英国的利益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因此,他们迫切希望革命战火早日熄灭,借以维护自身的利益。正是由于这种需要,早在武昌起义不到半月,当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向以英国汇丰银行为首的四国银行团提出一年期1200万两的贷款时,四国银行团的惟一要求就是“赋予袁世凯同革命党人议和的全权”[1](第765页)。武昌起义不到两个月,革命烽火遍及全国。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惊呼:“运动已发展到如此广阔的范围,对袁世凯这样一个具有实际见识的人来说,任何以武力镇压运动的企图大概不会具有很大的成功希望。”朱还认为,“没有任何人能够比袁世凯更适于充当调停者的角色”[2](第60页)。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当11月26日汉阳之战进入最激烈阶段之际,朱尔典感到“战事的继续进行,将使汉口的英国人士遭受危险并感到惶惶不安”,于是立刻会见袁世凯,陈述了英方意见。袁当面保证,如果能够根据双方都很满意的条款达成一项休战协定,他将乐于下令停战。同时,授权朱尔典通过英国驻汉口总领事,将此意向转各黎元洪[2](第73页)。英驻汉口总领事葛福秉承朱尔典的电示,立刻着手斡旋,终于很快达成在武汉地区停战三天(12月3-6日)的协议。12月4日,停战刚才实行,袁世凯又会同唐绍仪起草了议和大纲,仍然是通过朱尔典授权葛福“尽力斡旋,保证使这些条款被接受”。其中第一款即为“目前的停战期限届满后,延长十五天”[2](第133页)。此后停战一再延续,直到达成协议。这样,在英使导演下的停战,就成为辛亥革命由军事斗争走向议和谈判的转捩点。 同样,在议和谈判中,英国等外国侵略势力的意向,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南北议和的谈判,英国驻华使节充当了牵线人。议和谈判的地点也是在上海英租界的市政厅。北方首席代表唐绍仪的寓所,同样是由英方精心安排,住在英国资本家李德立的家中。为了促使南北和谈成功,在英国的串通下,英、日、美、德、法、俄6国公使于12月15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共同决定,议和谈判开始前,即由各国驻上海总领事分别向双方代表递交同样内容的照会,强调“中国目前的战事如继续进行,不仅使该国本身,而且也使外国人的重要利益和安全,容易遭到严重的危险。……吁请双方代表团注意,必须尽快达成一项协议,以便停止目前的冲突”[2](第167页)。这简直就是对议和双方代表下命令,哪是什么照会? 双方谈判的核心问题是实行共和制,由袁世凯出任大总统。每当谈判出现波折,总是英国势力在发挥协调作用。对于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包括美、法等共和制国家,开初皆不赞成。由于南方革命党人坚持不屈,执意实行共和制,大多数国家态度才有所转变。而东邻的日本,由于担心中国改变政体会影响本国政局,仍然坚持主张中国只能实行君主立宪,并准备对中国实行强力干涉。议和谈判因此一度停顿。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为此多方疏通,并由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代表英国政府表态:“我们希望看到,在中国人民愿意采取的无论什么政体下,有一个强大的统一的中国。”[2](第172页)日英是同盟之国,日本见连英国都不支持他们的君主立宪主张,才“暂时表示同意,以观日后演变”[3](第336页)。与此同时,清政府在国内各地吁请共和的压力下,也于12月28日由隆裕太后发布懿旨,同意政体问题“召集临时国会,付之公决”[4](第155页)。这样,停顿了8天的议和会议,才在12月29日恢复。通过连续3次会议,最终就召开会议的有关问题达成了协议。 清帝退位,是实行共和政体、袁世凯当大总统的重要条件。面对这个问题,袁世凯自己不便开口,又是外国势力为之搭桥架梯。1912年1月,南方革命党人已一再表白,只要清帝宣布退位,实行共和政体,就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可是,如果按照双方协议,由各省推举代表召开国民会议来解决,非3个月不能成事。因此最简捷的办法是由清帝顺应各方共和要求,自行宣布退位。在这种情势下,英国《泰晤士报》常驻北京记者、后来袁世凯的政治顾问莫理循首先建言:“目前全部问题在于如何使皇帝退位。要施加各种压力,促使他退位。”[1](第830-831页)结果,在他的策动下,上海商会首先向清廷摄政王等发表通电,汉口商会等继起响应。段祺瑞等42名高中级军官也通电赞成共和,要求清帝退位。清廷接到各方来电,知大势已去,无可挽回,乃接受退位后的优惠条件,于2月12日正式宣布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