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TU-098.4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5X(2001)03-0046-05 “自然”,一直是中国古典园林进行艺术创作的最高原则和审美标准。“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法则,一直被中国造园家们奉为圭臬。中国传统的自然山水式园林作为东方艺术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被介绍到世界各国,对世界园林艺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与中国造园艺术不同的是,酉方造园艺术直到18世纪,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表现还处在一个相当蒙昧的状态中。受基督教“原罪”观念和柏拉图“理想主义”思想的影响,欧洲艺术长期以来把现实世界的自然美看成是恐怖的、罪恶的,只有理想的天国才是美的化身。因此,直到18世纪,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才冲破传统的束缚,以其高度的革命性和旺盛的生命力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近、现代西方园林艺术的主流,直至今天仍对世界园林艺术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简称英国学派)在世界园林史上开创了园林艺术新局面。更为可贵的是,在发展过程中,它还受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直接影响。因此,对中、英自然风格园林的对比研究,成为中、西园林艺术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但长期以来,我国对中、西园林艺术的比较研究,较多着眼于法国古典园林,对英国学派较少介绍和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有关英国学派方面的研究和介绍才陆续见诸有关文献。本文将在简要介绍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发展沿革的基础上,对中、英两种园林自然美表达的异同及其形成的相关社会因素作比较研究,进而提出对我国当代园林艺术发展的一些看法。 一、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的产生及历史沿革 对英国学派园林的分析,主要着眼于18世纪中叶自然风致园林真正成型以后的园林艺术。在此之前,曾经有过一段从古典几何式园林向自然风格园林的过渡时期,也称为“不规则化时期”,由于其表现为两段风格演变的中间过程,特征不完整,因此不具备典型性。从时间上看,英国学派园林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一)“庄园园林化”时期 英国学派园林的第一个阶段(18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造园艺术对自然美的追求,集中体现为一种“庄园园林化”风格。其造国家的代表人物为坎特(William Kent,1685~1748)、勃朗(Lancelot Brown,1695~1752)、蒲伯(Alexamder Pope,1688~1744)等人。 以坎特为代表的英国学派造园家们创造的“庄园园林化”风格的园林景观,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因地制宜,努力在景观管造中找寻“当地的魂灵”——环境的内在逻辑性。使园林具有环境特征,力图改变古典主义园林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形象;二是抛弃围墙,改用兼具灌溉和泄洪作用的干沟——“哈哈”(HAHA)来分隔花园、林园、牧场,把自然景观引进了花园,加强了视线的渗透和空间的流动;三是结合兼具生产性的牧场和庄园进行景观设计,大大降低了维持一个精致的几何式花园的经济负担。把园林景观从纯观赏性的封建贵族艺术转变为兼具实利性的资产阶级艺术。 造园家勃朗创作的年代,正是圈地运动刚刚完成之时,新兴农业蓬勃发展。趁这个机缘,勃朗把英国学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与坎特相比,勃朗的“庄园化”追求显得更为彻底:一是完全取消花园与林园的区别,连干沟(HAHA)都不要了,大片的漫坡草地一直延伸到建筑物的墙根。建筑物前不留一点几何印迹,连平台都没有;二是善于使用成片树丛。这些树丛外缘清晰,呈椭圆形,种在草地上,被阳光照耀下的浅绿色草地衬托得很明显;三是善于用水,他在英国造园家中最早重视水的利用。他设计的园林常常以湖泊为中心。勃朗在自然风格的探索上发展出气派很大的、英雄史诗般的风格,宏大、庄严、简洁、开阔和明朗的氛围反映着新兴资本主义的大发展。 (二)“画意式园林”时期 就在勃朗把自然风致园林洁净化、简练化,把庄园牧场化的时候,随着18世纪中叶浪漫主义在欧洲艺术领域中的风行,出现了以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1722~1796)为代表的画意式自然风致园林。浪漫主义的特点:一是缅怀中世纪的生活和追求异域情调;二是追求崇高,新奇和震撼心灵的效果,注意情感的表达。在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钱伯斯开辟了一种更野性和更激动人心的自然风致园林流派,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缅怀中世纪的田园风光,喜欢建造哥特式的小建筑和模仿中世纪风格的废墟、残迹;二是喜用茅屋、村舍、山洞和瀑布等更具野性的景观作为造园元素,使园林具有粗犷、变化和不规则的美;三是大胆采用异域情调的景观元素,如丘园(Kew Garden)的中国式塔以及其他画意式园林中喜用的中国式山洞。画意式园林所指的画意,不是一般的风景画,而是充满野趣、荒凉并带中世纪怀旧情调的罗莎(Salvator Rosa,1615~1673)式绘画。 (三)“园艺派”时期 英国学派的成功,使英国式自然风致园林的影响渗透到整个西方园林界。在这一过程中,具有现代色彩的职业造园家逐渐成为一个专门和固定的职业,同时也使得造园艺术逐渐受到商业利益的控制和驱使。生活的丰富和信息交流的日益简便,也使得庄园式和画意式园林变得毫不时髦。与此同时,由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英国海外贸易和殖民事业的日益拓展,世界各地的名花异卉陆续传入,从而形成了19世纪的主要流派“自然风致园的园艺派”。这种造园流派在自然风致园林原有面貌下有了一些新特点:如增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玻璃温室,种植各地的名木异卉和奇花异草;此外,常在草地上设置不规则的花坛,以各种鲜花密植在一起,花期、颜色和株形均经过仔细的搭配;树木也注意其高矮、冠型、姿态和四季的变化,巧加搭配。这一种园林,因为更具商业性和折衷性,符合商业时代的需求,逐渐成为19世纪的主流,并直接影响到20世纪的世界园林艺术。加拿大、新加坡当代的环境设计仍可清晰地看到这种设计风格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