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J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7902(2001)03—0147—04 一、引言 重新审视民间雕塑 在人类悠久的艺术史中,雕塑以其独特方式展示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状况,凝聚了民族的精 神,它与绘画一样悠久。中国古代雕塑门类较多,在数千年的历史中留存下数量繁多的雕塑 作品。如果我们对全国的石窟、博物馆现存的中国古代雕塑进行一次全面巡访的话,就会惊 异地发现,通常那些被誉为最大的,或是某一主要地区的作品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古代雕塑 的优异之处,而那些小型的、甚至被人们忽略的民间雕塑作品却体现了中国传统雕塑的精华 。这条造型艺术的脉络可上溯至彩陶、陶俑、民间泥塑、玉雕、石雕与木雕,其下可溯至陶 玩包括拴马桩、印钮等等器形。 在西方,古希腊雕塑是其美术的发源,也是西方美术原则与精神的体现和象征,数千年来 一直被尊为西方美术的正流与楷模,这种认识和状况只是在印象派之后才有所变化。与之相 反,在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化中,有关雕塑的理论论述可谓是“凤毛麟角”。这与中 国古代文化晚期文人士大夫的评判标准一统天下的情形大有关系:中国古代审美的标准变化 经历了从人到物的逐步过渡,在绘画系统内,山水画品评式的批评在中国历史上延绵不断, 理论精深;而雕塑则由于唐以后就处于士大夫不为状态,雕塑艺术只不过被视为“匠人”之 “小道”而已。这些今天看来堪称中国古代艺术的一大憾事。虽然民间工匠在审美上很少有 文字流传于后,但从现有民间雕塑的状况看,中国古代民间雕塑的确开辟了一方独特天地。 二、中国民间雕塑的精华所在 以下我们从几个方面论述民间雕塑独特的审美意义。 1.形似让位于“神韵” 从艺术产生的过程看,东西方造型艺术的差别在于自然形体的认识和表现上。西方雕塑主 要沿着一条对自然形体的摹仿的道路发展,能够在最逼真的程度上模仿自然或人的形体,一 直是西方审美的追求。从古希腊开始亚里斯多德就奠定了西方艺术日后发展的“模仿说”, 这种追求一直到20世纪的印象派后期才根本扭转。而东方造型艺术发展因为由于绘画的主导 作用,其最高追求从“神”到“逸”到“意境”,走了一条完全区别于西方艺术的审美道路 ,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曾有两个著名说法:一是关于形的,艺术要达到“似与不似之间”; 二是关于艺术风格的,“学我者死”。第一句将艺术与自然拉开距离;第二句强调了创新的 重要性。 世界现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有不少西方艺术大师向民间艺术学习,改变了以往的思考方 式,吸取营养创造了更有现代感的作品,比如毕加索曾从太平洋群岛和非洲土著艺术中得到 很多的启示为后世留下了大作。 中国古代民间雕塑体现了中国艺术理论中注重神韵的一面,它同时并不放弃“形似”,不 过这个“形似”是以有助于对“神”的表现为前提的,无以计数的中国古代雕塑中,民间雕 塑正是以其生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手法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型艺术的精髓。如图一雕塑为江苏 南京出土的东晋陶俑,雕塑造型表现了一秀丽女子形象。几块富有节奏感的体快关系,塑造 出整体的动态韵致,几条简单单纯的划痕,表现得随意而精到,从而突出了面部生动而含蓄 的微笑。在安详凝练的姿态中传达出“自然而然”的神韵。整个作品并没有在外部刻画上显 示多少制作的“工夫”,其风格朴素,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形象造型完全融为一体。(见图一)
中国古代民间雕塑由于独特的文化环境,历数千年而不衰。民间雕塑作者在塑造形象时找 寻的是主体的趋势语言,是对整体造型语言的把握而不是枝节的修饰。形体的构成经过高度 处理而不失自然生动,由简要中表达出无所不言、浑然一体的境界,作品不含自然体的比例 ,而充分利用了夸张、暗示等手法,以神情的表达提高感染力。 中国民间雕塑的“意”和随之而来的“感觉”的“丰富”,不是停留在纯理论的造型因素 和构成技巧的“罗列”,而是基于精神感觉之上的表现。西方造型艺术的诸流派大多数还是 基于一种“技术”型的构架,而中国古代民间雕塑的“意”同中国书法、诗歌、戏剧的“意 ”,在境界上是相同的,具有一种“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凝练处理。 2.影像与节奏处理 中国民间雕塑有特定的造型语言。如果说非洲木雕在节奏处理上有独特之处,那也只在某 种风格样式处理的“样式”性表现。而中国民间雕塑在节奏感的前提下造型更加流畅、协调 ,尤以在形的控制把握上的恰到好处,从而使雕塑的形象语言更为清晰,更富有表现力。 图二为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汉代陶俑。从这件作品以富有韵律感的形体趋势,运用双袖 与身态造型的组合,一收一放,创造出轻盈而富有弹性的翩翩舞姿。此雕塑将富有节奏感的 动态和富有“内劲”的外部形体结合,手法流畅而优美,充满动感和浪漫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