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作 者:
查颖 

作者简介:
查颖(1973-),女,浙江海宁人,浙江师范大学商学院教师。浙江 金华 321004

原文出处: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本文针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阐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并对两者的结合作了机制分析和对策研究。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2 年 12 期

字号: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国家教委也曾发文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重视并切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将其纳入整个德育工作范畴。这就为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项新的重要任务,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分析

      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环节严重缺乏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它只关注社会对个人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方面的要求,而严重忽视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在为学生树立典型时,其标准包括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观点正确、道德品质高尚等,唯独没有心理健康标准。团总支学生会每学期开展的大量活动中,涉及心理健康方面的少得可怜甚或根本没有,心理健康的预防性教育严重缺乏。因此,一旦发现问题时,往往已是面对严重后果了。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视教会学生如何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国家,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等,但对于学生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处理自己同周围人们的关系、如何学会正确的生活,特别是针对独生子女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如何面对挫折等方面,往往不够。某高校一位96级学生干部在毕业工作不到半年时间里,因处理不好单位的人际关系而服毒自杀,而其在校学习期间竟无一人发现其有心理问题。这种惨痛的事实,无疑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敲响了警钟。

      1995年国家教委对京、津、沪等6省市高校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中,在“你认为当前最需要加强的是什么”这一问题中,呼声最高的是“心理健康教育”。[1]联合国有关专家指出:一个人要想立足于21世纪,必需拥有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一本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这第三本护照,指的就是心理素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2、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相对薄弱

      第一,缺乏具备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素质的政工干部。高校政工队伍主要由专业政工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等组成。专业政工干部,尤其是辅导员,多数是大学刚毕业就踏上这个岗位,大多数缺乏社会阅历、社会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很多社会问题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自己当学生时未想通就要面对自己的学生来回答,显然力不从心,只能简单地以制度和纪律来管理大学生;而班主任由于高校本身缺乏对其工作的正确定位,使大多数班主任形同虚设,工作缺乏主动性,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本无从谈起,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仅如此,大多数政工干部从未系统学习过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也未深入了解、研究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而这些却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政工人员由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匮乏,导致思想政治工作不深入、不具体,方法和内容单一,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矛盾,没有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解决学生思想上、心态上存在的问题,因此也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第二,缺乏一支配合政工干部工作的高素质专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只有政工干部这支兼职队伍是难以达到良好效果的,必须配备一支由心理学专业教师和医务人员组成的高素质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只有两支队伍相互配合、协商一致,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在现今高校中,这支队伍的建设和完善状况不容人乐观。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机制分析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两者的结合机制,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由经验型走向科学型,更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1、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表现为良好的意志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豁达的处世方式等,而这些都是大学生从小就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因此,要切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适应时代变化,切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施的心理背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必须先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成功地与他人交往,有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相反,一个学生如果心理不健康而自卑、孤僻,有人际交往障碍,那他就失去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条件。心理健康教育还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因为学生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更合适。就以大学生的恋爱为例,一些大学生因陷入单恋不能自拔而出现恋爱心理障碍,这种情况以往我们总是通过思想教育帮助他把精力从单恋中放回到学习中,但由于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不是该不该恋爱,而是缺乏正确的恋爱观,所以以往的解决方法不能对症下药。必须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爱情观,并在恋爱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否则,一味地批评他们过早恋爱,不但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还会给其带来不利的影响。

      3、思想政治教育可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机制。许多大学生心理不健康,是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评价和接受自己而引起的,表现为或高傲自大,或自暴自弃。思想政治教育可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对自己有一个正确评价,并能坦然接受现实中的自我,从而保持心理健康。另有一些大学生的心理不健康是由于不切实际地把目标定得过高或过低引起的,思想政治教育可帮助学生分析理想实现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确定合适的目标,以诱发大学生的热情和干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