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指挥(1965-),男,浙江义乌人,浙江师范大学文化艺术学校助理研究员。浙江 金华 321004

原文出处: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本文从新时期学生思想的新特点出发,分析了目前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失误,提出了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改革思路。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2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目前学校的德育无论在学校的内部关系方面,还是在学校的外部关系方面,都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学校内部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德育和智育的关系上。学校的智育已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检查和考核准则,而德育却没有。因此,智育自然成为学校的“硬任务”,德育只是“软任务”,难免出现重智轻德的现象。长期以来,强调德育要为智育服务,而削弱了德育自身的系统性;重视对智育起直接作用的德育功能,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社会动机、社会行为准则和评价的教育;重视围绕稳定学校的教学秩序进行道德教育,却忽视了在社会信息冲击下进行相适应的道德教育。

      学校德育在外部关系上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面对复杂多样的社会影响缺乏有力的和积极的反馈能力。社会上商品经济的竞争和供求关系的法则,导致某些社会生活常规和德育准则不相协调。如竞争和风格,先己后人和先人后己,金钱和精神,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等等。青少年易于接受新观念,教育者惯于坚持传统观念,因而学生对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评价和取向,跟教育者有一定差距。新的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合理的;传统的也不一定都是陈腐的、无理的。问题的关键是:教育者的德育观念和要求必须适应新的情况和学生的思想动向,这才能提出既符合社会主义方向又能为学生所接受的要求,才能采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从而使学生正确地吸收健康的新观念、新准则,接受优良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美德。否则,教育者就难以掌握德育的主动权。

      一、新形势下学生思想的新特点

      德育的成效一方面取决于认真领会和贯彻国家和社会对青少年的要求,另一方面在于深入了解当前学生出现的新特点,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实施切实有效的教育。我们既要充分肯定学生思想品德中的主流、本质,也要严肃地正视支流、现象。同时,还应该把学生的心理素质的特征和道德观念、道德行为的特征加以区别,在德育过程中既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又坚持德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新形势下德育改革中应考虑学生的以下特点:

      (一)学习动机多样化

      学生在校的思想和行为表现是跟他们的学习动机紧密联系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又往往跟他们对毕业后出路的看法结合在一起。随着年级的升高,这一特点越加明显。过去,学生的学习动机比较单纯,就是为升级、升学。今天,在招工制度、招聘制度、定职和提干条件等方面对文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无疑对学生的学习起了推动作用。社会对科学技术和管理的重视,广泛的科学信息的宣传,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就业范围宽阔,各行业对文化教育水准的要求也不一样,升学不再是唯一的出路。从全局来看,多方面的出路有助于解决“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竞争升大学的问题。但从学校局部来看,由于学生抱着不同的动机来学习,出现了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的差异,给德育工作带来新的难度,这也是学生出现严重分化的重要因素。

      目前,学生在学习态度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事业型、出路型和应付型。事业型的学生追求科学知识和事业上的成就,就是考不上大学也努力通过其他途径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准。出路型的学生往往由于缺乏升大学的竞争力,因而满足于获得毕业文凭,以求达到招工的条件。应付型的学生则只是为了服从普及教育的规定和家长的要求而入学,在学习上缺乏内在要求。过去,学校惯于用升级、升学来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这种刺激已不能适应这种多元化的学习动机的需要了。因此,学校进行学习态度和学习目的教育,不能仅指向遥远的未来和笼统的社会需要,还必须跟学生的个人前途和出路的需要联系起来,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学习不仅是祖国对自己的要求,也是跟自己的前途和出路休戚相关的,从而激发各种不同动机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知识见闻增广,信息反馈迅速

      开放性社会的信息频繁、生动形象、流通迅速,这对于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来说,无疑起到了增广见闻、开拓思路的作用。由于能够较多地接触中外信息,因此他们比较习惯于横向比较,喜欢追求现代科学信息、新颖的社会文化和社会思潮,喜欢模仿流行的社会现象和行为,并且比较快地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但是,社会信息本身是良莠混杂的,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学生的社会经验少,识别能力较差,对各种信息往往不易正确地分辨选择。他们可能对良好的信息持怀疑或批判的态度,对不良信息却深信不疑,加以模仿。为此,学校的德育应指导学生分辨和选择信息,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筛选信息,用良好的信息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增强抵制不良信息影响的能力。

      (三)社会化过程加速

      社会化过程是指个人认识和适应社会的过程。学生的成长过程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青少年正处于独立性迅速增强的时期,现代社会为他们独立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使他们有条件早日了解和适应社会生活。社会上民主和竞争的环境,也增强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活动的能力。他们敢于评价社会现象,提出个人见解;敢于介入学校管理,举办社团,参加学生干部的竞选;敢于重视个人价值,发挥个人作用和发展个人特点。这些现象是他们趋向成熟的表现,表达了他们要求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的愿望。但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不少片面的、幼稚的做法,说明他们还不成熟。教育者如果把他们这种特点看成是“离经叛道”而加以非难或压抑,就容易挫伤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创造精神,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加速,明显表现在同侪关系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他们乐于在同龄阶段的同学、朋友间进行平等交往,而不愿意和成人处于服从地位的交往。如果教育者不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而凭藉教育者的地位去控制他们,他们就会产生摆脱教育者的监视和教诲的倾向。学生的同侪关系在小群体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他们日益喜欢小群体活动,从中获得信息、安慰、支持和信赖,相互影响非常密切。因此,教育者不能仅把个别学生和整个班集体作为教育对象,还要对小群体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加强对小群体的引导,把对个别学生的教育纳入对小群体的教育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