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社会道德关系的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郑永廷,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邓泽球,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系博士、副教授。

原文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内容提要:

现代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导致了道德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从熟人道德关系为主向生人道德关系为主发展。从直接道德关系为主向间接道德关系为主发展。从固定道德关系为主向变动道德关系为主发展。把握这些发展,对于学科理论研究和人们社会实践都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2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各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进入小康社会之后,生产方式、经济成分、分配方式、组织形式、生活方式和利益关系将更加多样化、复杂化。这种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将导致道德关系也发生相应变化。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恩格斯:《反杜林论》)生产关系、经济关系等社会物质关系的变化,必然导致道德关系的变化。

      当前,要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必须面对道德关系的变化,深入研究道德关系发展的特点,遵循现代社会道德关系发展的趋向,开展公民道德建设。

      一、从熟人道德关系为主向生人道德关系为主发展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力不发达,缺乏严密的分工和广泛的协作,社会以家庭为单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人们自给自足地进行生产和生活,社会联系和交往有限,以一家一户为基础的封闭式的小农经济限制了社会关系的地域广度和空间范围,社会化程度不高。人们交往的对象一般以建立在血缘、姻缘和地缘基础上的亲人、家人、乡人、本地人关系为主。要处理的经济关系以及作为经济关系体现的利益关系大都是熟人之间的关系,因而发生的道德关系也主要是熟人道德关系。正因为如此,我国自古以来十分重视熟人道德关系的规范和熟人道德观念的培养,相对忽视生人道德关系问题,因而私德发达而公德欠缺,家庭道德和家族道德兴盛而职业道德匮乏。这突出表现在历史上对“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关系的异常关注。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经济关系,必然导致道德上的依赖关系和裙带关系。

      以熟人为主的道德关系,即使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现代社会也没有根本改变。由于历史传统的惯性和集中统一下在生产活动、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发生主要关系的仍然主要是熟人,不过增加了另外的熟人,如领导、下属、同事、固定客户等,这同样使人们习惯于在心理上把道德关系区分为熟人和生人。对熟人,就讲道德,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甚至“开后门”、当“保护伞”,或者想方设法通过熟人找生人进行感情投资,以便使生人关系发展成熟人关系。所谓“熟人好办事”,就是我国社会熟人道德关系的真实写照,也是许多人的道德。至于对陌生人,就可以不讲道德,甚至欺诈拐骗。正如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说:“很多人是根据交往对象不同的身份而拿出不同的道德,即对熟人是一种道德,对生人是另一种道德;对领导是一种道德,对平民是另一种道德。”这种道德关系,是一种实用主义道德关系,从整体上看是不道德行为。可见,经济上的封闭性和狭隘性必然导致道德上的封闭性、狭隘性和实用性。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活动范围空前扩大,交往关系不断增多,而且更多的交往关系是建立在业缘、趣缘、信缘(即信息关系)基础上的,交往的对象大量是生人。不论是求学、经商、从政、办事,还是生活服务、文体娱乐、市场买卖、外出旅游,发生的主要是生人间的经济关系、利益关系、信息关系,从而使道德关系也由过去的熟人为主向生人为主转化,这就是台湾学者韦政通所提出的“第六伦”关系,即个人与陌生大众的道德关系问题。在现代社会,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跟并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社会交往中冲破血缘、姻缘和地缘关系的束缚,不管是熟识之人还是陌生之人,一律公平对待,诚信守序。因为市场不认宗法与血缘、亲情与等级关系,而只遵循价值规律。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是其基本原则。而要谋利就必须为他人和社会服务,或者说只有为他人和社会服务才能获得利益报偿。可见,为利与服务是一致的。现代社会中,人们之间是相互服务即“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关系。因此,市场经济不等于必然引发个人主义,相反,它本质上为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的发扬提供了厚实的经济土壤。“顾客是上帝”(不管是老顾客还是新顾客)、“服务对象是上帝”(不管是熟人还是生人),诚信是竞争之本,在市场经济中是至理名言。

      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33页)当新的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出现之后,它既为新的道德关系形成提供基础,也需要新的道德关系为之服务。但是,原有的道德观念并不会因为新的生产和交换等经济关系的形成而立即、自行消失,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会对新的生产和交换等经济关系产生阻碍作用。所以,对我国这个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不久,而传统道德又相当深厚的国家来说,道德观念更新与道德建设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对这一问题的任何轻视与忽视,都只会导致人们道德素质下降和市场的进一步混乱。

      从本质上看,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相一致的熟人道德关系,是一种以官为本的“裙带道德”关系和以亲情为本的“面子道德”关系,这种熟人道德关系是狭隘的、封闭的,它与现代社会的开放性、法制化,特别是与我国加入WTO之后直接面向世界竞争、发展的形势不相容的。市场经济所需要的道德原则是现代的信誉道德、社会化道德。随着熟人道德关系为主向生人道德关系为主的发展,原有的伦理道德理念和准则已不完全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顺应这一转变,改变传统的道德观念与道德关系,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社会相一致的现代道德观念与新的道德关系。因而,进行经济伦理、环境伦理、消费道德、竞争道德等新的道德关系研究,推动新的道德关系的发展,是保证市场有序,促进市场成熟和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