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挑战

作者简介:
陈春萍(1967-),男,江西南昌人,湘潭工学院人文社科系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研究。湖南 湘潭 411201

原文出处:
湘潭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现实的社会中,不可避免地也要生存于“网络社会”之中。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不仅为大学生开辟了一条新的学习和成才之路,而且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变革和创新提供了机遇和平台。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环境,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教育对象、内容和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2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当今的高等院校,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接触互联网。正是互联网制造了人们交往的奇迹,缩短了时空的距离,使不同语言、不同层次、不同环境之间人们的快速交流成为现实,为大学生们进行心的交流、情的融通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广大学生在网上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对信息进行选择、判断和整合,形成自己的政治思想、价值判断。然而,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也很容易导致大学生们对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经济观点、政治观点由欣赏走向趋同,从而冲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效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严峻的挑战。

      一 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对广大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光荣使命,其本身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网络时代,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环境和教育内容的新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使思想政治教育者感到自身素质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这主要表现在政治思想、道德文化和身心素质等方面的明显冲突。

      (一)在政治思想素质方面表现为:政治西化与思想保守的冲突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过渡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社会经济基础由单一的公有制发展成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在这场社会大变革中,经济的多元化,对人们的政治思想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更加剧了人们政治思想观念的矛盾。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也不例外。一方面,部分人由于学习不够、认识不深,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观念出现了一些模糊或错误的认识,甚至开始动摇社会主义信念,信奉西方所谓的“民主政治”;另一方面,有些人由于缺乏实践,思想保守,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能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科学地对待新生事物,实事求是地看待互联网这种新生事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二)在道德文化素质方面表现为:外在要求与内心信念的冲突

      从教育者角色本身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者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把广大教育对象团结、吸引在自己的周围,引导他们朝着社会所要求的方向发展。进入网络时代以后,互联网所带来的知识革命和信息爆炸,常常使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他们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避免曲高和寡的被动局面,常常迎合大学生的口味,和他们“打成一片”,不敢大胆地倡导共产主义道德文明,不愿理直气壮地规范大学生的道德失范行为。他们对大学生的非道德行为往往是视而不见,任其泛滥。另外,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原有的知识权威和信息传播地位旁落,社会要求把他们摆到和大学生平等的地位来重新学习新知识、创造新思维,其外在要求与内心信念的冲突更加明显。

      (三)在身体心理素质方面表现为:教师权威与学生个性的冲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扮演着权威者的角色。在传统社会中,教育中许多资源的配置是依赖于教师的权威地位的。教师权威的源泉在于社会的赋予、自身的知识与经验以及学生多处于“权威中心”阶段的特点。教师的权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着不同的特点。互联网发展所形成的新的教育环境,使得在传统社会教育中独享的教师权威受到了挑战。一方面,网络的发展对教育的权威资源进行了重新配置,直接导致了教育的低廉化,使学校教师不再成为稀有的资源,教师的专业权威、法定权威、感召权威和传统权威逐渐失落。另一方面,网络发展形成了大学生活动的非群体化和个性化,网络互动给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平等的机会。非群体化活动对象的选择多由大学生自主完成,因而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的彰显,师生之间亦师亦生,形成了一种民主的、平等的新型教育关系。这样,许多青年学生不再轻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灌输,而且要求对话,对其权威提出挑战,使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二 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提出的挑战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新世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充分了解互联网对教育对象的影响,认清教育对象的特点,探索教育对象的活动规律,尤其是其心理变化及品行发展的规律。这是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增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保证。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其积极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为大学生开辟了一条新的学习和成才之路,也为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变革和创新提供了机遇和平台。但是,互联网对教育对象心理和行为的消极影响也不断地暴露出来。这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冲突和品行异化两个方面。

      (一)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心理冲突

      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其基本问题是如何从不知转化为知,特别是如何由知转化为行的问题。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人们生存方式的巨大变革,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强烈的碰撞。它在给予人们一个放弃生活中的面具,展现真实自我机会的同时,也导致了许多大学生的心理冲突。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在思想政治心理认知方面,表现为“信息浏览多,内容消化少”。互联网作为继广播、报纸、电视之后的新兴媒体,具有巨大的信息存储量与传播量。网上的信息既丰富多彩,又跨越时空。青年学生一旦触网,就会被它的神奇所吸引。在频繁的上网过程中,他们会浏览到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几乎是应有尽有,包括了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极大的扩大了大学生的认知面,使他们在短时内就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然而,互联网上时空的变化只在点击的瞬间,大量的信息如过眼云烟,在人们的大脑里若隐若现,势必干扰人们的思考和价值取向,甚至造成人们认知麻痹现象,直接影响其思维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