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道德的现代德育功能

作 者:
钟杨 

作者简介:
钟杨,上海市江宁学校教师

原文出处:
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2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对学生的教育工作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一点放松不得”。德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作用。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如何教育青少年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立精神;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民生活水平有提高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等等,都是德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形成一套极为完整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凝聚,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分析扬弃和综合利用,成为中华民族文化思想体系中的精髓。岳飞精忠报国的壮举,苏武持节牧羊的大义,黄香扇枕温席的孝名,子产表里如一的诚信……至今仍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极好教材。所以,努力发掘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中的德育功能,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和方法,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想从挖掘民族传统美德,并赋予新的内涵的角度,阐述发扬民族传统美德,对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作用。

      一、发掘传统道德教育中的合理因素并赋予其新的内涵

      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有其明显的二律背反。传统道德教育因其时代、社会背景的局限总是存在着不少过时的束缚。但是,当我们赞叹现代意识进步时,又有哪一株当代文明的参天大树不是植根于传统文化精髓的沃土之中的呢?传统道德教育也不例外,只要我们不是僵化地恪守,而是努力发掘其合理成分,并施以现代文明的养料,必然能长成既适合现代社会发展,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参天大树。

      “仁、义、礼、智、信”通称“五常”是汉代董仲舒在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的基础上提出的五个道德行为规范,它与“三纲”融为一体,构成了完整的封建道德体系。成为封建社会育人的主要内容和评价标准。几千年来,造就了无数的文臣武将、仁人志士,也是调整封建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准则。

      诚然,“五常”作为封建统治者推行“王道”的工具和方法,其欺骗人民、奴役人民的本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发掘其合理的成分,并注入社会主义道德的新内容,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仁,居五常之首,是儒家乃至中华民族文化伦理道德的主要内容。历经几千年发展,从孔子的“克己复礼”到宋代二程的唯心“仁”学,糟粕显见,但其“爱人”思想一以贯之。不管是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近而达人。”〈《论语·雍也》〉、孟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董仲舒的“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春秋繁露·仁义法》〉、周敦颐的仁“使人迁善,恶无不劝,并参天地,赞化育,以仁育万物”〈《周澡溪集·通书》〉的理论阐述,还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文王讲仁义埋枯骨,唐太宗敢吞煌虫救灾民的身体力行,都体现了“爱人”、“爱民”的思想,对人格的养育,待人待己,兴邦治世,都起了极为重要的规范、约束和导引作用。在大力提倡精神文明的今天,“仁者爱人”、“仁者爱民”既是人的善良本性使然,更是时代的强烈呼唤,尤其对培育和养成青少年健康的人格、高尚的志趣、博大的胸怀,并把这种爱扩展到对祖国、对党的热爱,其功效不可或缺。

      同样,对于封建社会的重要道德规范之“义”,我们要在既认识其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实质,又抛弃其崇义贬利、重义轻利的偏颇的同时,吸取其劝人行善、走正路、尊敬长者、爱民安民的精华,形成“父慈、子孝、兄良、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的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讲信、修睦、尚辞让”的人际关系,并注入现代社会新的价值观,坚持义与利的有机统一,提倡主持正义、合乎公益、重视情义的思想品德,“义”仍不失为评价现代人人格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所以说,对民族传统的社会道德规范,我们既要善于剥离其陈腐、过时的成分,吸收其有益、永恒的精华,更要努力寻找其与现代社会人生观、价值观、社会道德相通的部分,并利用其长期积累的德育素材,发挥其德育功能,如利用“礼”的道德规范作用,提倡谦让、礼貌、耿直、恭敬、勇敢的个人品质,发挥其“体情而防乱”〈《春秋繁露·天道》〉功能,组建新的社会文化,新的社会关系。领会“智”的“知礼”、“知德”、“聪睿”的内涵,提高人的辩别是非能力,培养既具有现代知识,又具有良好道德并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一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发扬“信”的信守诺言、诚信无欺、忠实于事业、“言必信,行必果”的美德,对形成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素养的民族的性格,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此外,我们民族还有着许多传统的美德。如庄子所说的“人犯其难,我享其利”之“廉”、孔子作为个人必需具备的品德并用以教育子弟之“忠”、被历代儒学之士视为众德之本的“孝”,在大力倡导廉政建设、忠于职守、孝敬父母与长辈的今日,其道德教化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

      二、坚持继承传统道德精华与现代德育目标的一致性

      教育目标即培养目标,是指某一级某一类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德、智、体等方面所要达到的质量规范的总体设想或规定。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的组成部分,是教育目标在学生思想品德方面所要达到的规范要求。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继承人类优秀道德品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教育规范与道德教育目标。

      根据一九九五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的《中学教育大纲》规定,目标分别是: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是: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和正确人生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纵观两个阶段的目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学阶段德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法律观念、道德观念,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明辨是非、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