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作 者:
黄钊 

作者简介:
黄钊 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导

原文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2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一件大事。它不仅表明我党已把公民道德建设提上了重要日程,而且标志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道德建设为核心内容的新阶段,同时也赋予了广大公民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的重要任务,必将对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以德治国”和文明进步产生无比深远的影响。《纲要》内容非常丰富,思想极其深刻。从总体上看,它为我国在新世纪的公民道德建设确立了方向目标,规定了一系列重要内容,指明了搞好公民道德建设正确的途径、措施和方法。因此,《纲要》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它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为我国新世纪的公民道德建设作了周密的部署,完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党心民意的集中体现,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深入领会,努力付诸实践。本文拟就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谈点粗浅的体会,就教于海内同仁。

      那么,当前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第一,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客观需要。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工程,它“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的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由此可知,在当代中国要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纲要》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所以,要发展先进文化,就不能不重视公民的道德建设。抓好公民道德建设“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工程,就符合发展先进文化的客观要求。

      第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迫切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需要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我国道德建设提出了许多更新更高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它推动人们走向市场竞争,驱使人们去追求最大利润,促使人们自觉实现产供销渠道畅通,启迪人们按照价值法则办事。所有这一切,都涉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需要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去发挥调节作用。就我国现实情况而言,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一些旧的道德观念不适用了,而新的道德体系又还未及时建立起来,致使市场交易中出现了许多不道德的现象,如市场交易中的坑蒙拐骗行为时有所见,消费者被假冒伪劣商品所坑害的情况亦时有所闻。面对这种情况,有人曾说是“道德滑坡”,也有人将之称为“伦理失控”,究其终极原因,乃是由于未能及时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曾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这种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这就告诉我们,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道德建设与之相适应。市场交易要顺利进行,就需要有一个适于交易的社会。这个社会环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人们约定俗成,按照一定的职业规范包括道德规范办事的结果。因此,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积极鼓励和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社会生产力、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自主与监督、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树立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这对于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规范,对于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至关重要。

      第三,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继往开来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形势的需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近二十年来,我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如《纲要》所指出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人民服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学习先进蔚然成风,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主流。”毫无疑问,这些成绩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利条件,我们应当将它保存下去,发扬光大。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我国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亦如《纲要》所指出的,“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人们道德素质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必须实实在在地加以解决。因此,在当前新的形势下,我们只有发扬过去的成绩,解决那些仍然存在的问题,才能继往开来,不断创新,发展大好形势,打开新的局面。所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刻不容缓的大事,应当列入重要日程,认真抓到底。

      第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纲要》指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面对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多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道德建设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需要研究解决。”在这里,《纲要》用三个“面对”,讲明了社会存在的复杂性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

      一是面对五种“多样化”。这五种“多样化”(即社会经济成份多样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分配方式多样化),表明国内社会情况的复杂性。这些复杂性,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复杂性,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状态。而要改变这种多元化状况,就必须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去武装人们的头脑,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统一到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轨道上来。这就增加了教育的艰巨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