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趋势刍议

作 者:
蓝江 

作者简介:
蓝江(1977-),男,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与信息化。湖北 武汉 430079

原文出处:
探索:哲社版

内容提要:

社会化趋势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一方面指思想政治教育中各个体由于双向互动而逐步形成一个统一整体,这个整体同时与外界社会环境也发生交互作用;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也指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建立一个面向社会的开放体系。本文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含义及必要性,并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媒介及评估社会化的有关问题。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2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含义及必要性

      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对个体参与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社会要求势必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加以体现。因此,作为个体社会手段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反映社会变化,利用社会资源,实现个体社会化。简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趋势。首先,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思想上的多样化,在这个条件下,人的社会化状况也更加复杂。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密联系个体所处的经济关系,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其次,在现代社会中,对人的思想与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增多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趋势。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通过教育者的说教,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思想境界得以升华。然而,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方式受到弱化,更多的新的影响因素的出现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形成了挑战,例如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的影响就是不可低估的。我们需要与社会新的发展相联系,充分吸收这种新的因素的影响,而这本身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要求也来自于信息化发展的影响。信息的传播渠道、传播速度在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思想转化的效果方面也产生了影响。如何以最快速度、最大强度将信息传播给受教育者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在当今时代,只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信息刷新频率与社会中信息的平均刷新频率相当时,思想政治教育才可能获得最大效益,这也必须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来实现。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社会化

      一种传统的观点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看成一个机械的过程,即教育者“把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过程。”[1]这样,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被忽视了。

      社会的发展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使受教育者不再是抽象的客体,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个主体。因此,我们在这里所涉及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社会化应该是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双方面的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社会化包括两方面的涵义。

      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社会化首先表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将一定社会要求的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选择地接受这些信息,并适当地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实现着自身的社会化,与之相对应,受教育者会将一定的信息反馈给教育者,教育者在加工和处理来自于受教育者的反馈信息时也会受到影响,与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互动关系。这种双向互动关系,使信息不断地被加工和传递,逐渐使熵值趋于最小化,两者之间的思想认识出现趋同倾向,这种趋同倾向体现了一种主体间的整体影响。

      2.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社会化还表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构成的主体体系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里,社会环境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定社会规范的要求总是与种种社会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个体身上,体现为在思想选择上的矛盾。在价值与现实的拉锯战中,主体的思想不断变化,最终结果总是在两者之间达到可能的契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总是在社会规范的要求与现实社会之间寻求一种和谐状态,既适应于社会的发展,又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并不满足于这种和谐。思想政治教育关心的始终是如何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最终达到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个特点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尽可能多地超越社会现实。这个任务需要通过教育者来完成。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过程中,两者互为信源与信宿,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平衡的,教育主体占有较主动的地位。教育主体强化对受教育者的信息的影响力,可以有两种策略:一是教育者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分析可能出现的对受教育者思想产生影响的因素,并尽可能削弱或强化这些因素的影响;二是教育者提高自己对社会规范要求的感受力,以身试行,增强自己对这些要求的理解。而这两种策略都需要教育主体实现高度的社会化。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社会化趋势将日益显著。社会影响因素的增多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说教上,而更需要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系统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更为频繁,影响也将更加深入。一方面,教育者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社会管理与生活之中,产生感染力;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在众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对信息的敏感度也会增多,两个趋势相辅相承,在两者相互作用下,实现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的社会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的社会化

      时代的发展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沟通的中介环节进行研究,一种观点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原则都归纳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2]这种笼统的划分让人们对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充当桥梁作用的中介难以理解,这种中介实质上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及其传播的媒介,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媒介直接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起来。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的研究对了解人们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依靠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及其传播媒介建立起来的,根据媒介承载信息的不同层次,可以将媒介划分为两种类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