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冲突”及处理原则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建义 福建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 邮编:350007

原文出处:
思想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2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普遍的客观存在,对立统一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思想政治工作也离不开矛盾的推动作用。

      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来看,思想政治工作的任何一个侧面或任何一个步骤,都表现为一个过程,而我们的工作就是在过程中展开,在过程中实现的。这个过程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体系、政治观点、道德规范转化为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在这统一的过程中,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活动,即教育者施加影响、实施教育的活动和受教育者接受影响、内化、外化教育信息的活动。教育者、教育对象以及一定的教育环境构成了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

      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各个要素都有各自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按确定的关系有机地结合,构成统一的教育活动。教育对象自身内部思想矛盾运动与转化是其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教育者、教育环境构成了矛盾发展的重要外因。一切教育影响包括外界自发的影响,都要经过受教育者的心理内部矛盾起作用。受教育者将形成什么样的思想品德,不仅取决于教育影响和其它各种外界影响的性质,而且取决于他如何接受外界影响,取决于他的自我教育的结果。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各要素间充满着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共同目标成为其统一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各种冲突关系。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就是通过教育活动,促使受教育者自身内在的矛盾得到辩证的发展和实现转化。

      一、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冲突分析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冲突:

      1.信息冲突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往往重视坚持主流的、一元的教育信息,目的在于强化教育效果,然而,由于社会价值的多元性和高度开放性,促使信息具有广泛多样性和迅捷的传播性,无论是教育者还是教育对象都面临着复杂多样的冲击。这些信息是复杂的,甚至存在尖锐的对立,因而在信息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冲突的存在就不可避免。

      首先,表现为信息的真伪冲突。教育对象接受的信息是来自四面八方,既有政府、学校等“官方”的渠道,也有“民间”非正式的传播途径;既有经过长期实践检验了的真理,也有一些虚假的“小道”说法;既有教育对象的理性思考的结果,也有感性的生活体验等等。由于信息的来源渠道不同,传播信息者的目的不同,载体不同,时间、空间等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制约,难免泥沙俱下,良莠并存,信息的可信度如何值得深究。判断这些信息真伪是教育对象首先必须作出的选择,从而决定取舍。这对于社会化程度不高,社会生活经验相对缺乏的青年群体来说,显得困难而重要。

      其次,表现为教育信息与社会信息的冲突。社会环境是一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重要影响源。它以分散的、无组织的信息和信息流的形式影响教育对象的思想,教育对象通过各种媒体和人际交往与社会发生广泛、密切的联系,不间断地接受来自社会环境的信息,这些性质、频度、强度各有差别的信息作用于教育对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思想的形成。显然,社会环境中的因素不可避免的存在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因素进一步强化教育的正面信息,消极因素自然是弱化或抵消教育信息,短期来看,后者的冲击作用更加明显和直接。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经常感慨“在校一年功,抵不过社会一刻钟”,尽管这不一定准确,但其中反映的教育信息与社会环境信息的冲突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重视社会信息调控,在保证社会信息客观性和全面性的前提下,注意信息发送的方向性和针对性,强化正向合力,弱化冲突。

      2.价值冲突

      引导教育对象形成正确的价值评价体系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教育对象思想素质的基本要求。价值冲突往往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冲突中的基础性的核心冲突。

      首先,表现为社会价值冲突。思想政治工作的普遍任务是引导教育对象接受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尤其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的变革时期,社会结构的转换和社会行为模式的变迁,原有的社会价值体系不再与社会系统相适应,两者互动关系解体,矛盾和冲突加剧,主流社会价值取向明显弱化,甚至出现价值真空,常会令人无所适从。

      其次,表现为教育对象已有价值观与教育者传递的价值观冲突。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已有一定社会生活经验的人,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念和评价标准,并以此作为评判事物或行为的价值基础。这些已经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往往构成一个人的思维定势,它们以首因效应评价正在接受的教育价值,确定对新进入的价值观念接受与否。一旦新的价值与之共鸣,就形成悦纳的心理,强化原有的价值体验。而更多的情况是教育者传递的价值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适时变化性,要求对原有价值进行升华或改造,甚至是否定,致使教育对象产生拒绝心理,在接受新价值过程中产生适应障碍,直接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3.需求冲突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掌握的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可见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追求统一性、先进性,坚持适度超前的主流价值教育,即我们经常说的“跳起来摘苹果”原则。但由于教育对象的生活环境、教育程度、生活经历等都存在个体差异性,思想道德的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层次差别。同时,教育对象的需求是多样的,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需要,既有个体身心需要,又有个人发展需要。但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往往强调思想政治需求的满足,而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大”、“空”现象,而忽视了教育对象的其他需求,造成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与教育对象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难以在教育对象思想中产生共鸣,形成良性互动,反而是不知所措,造成教育对象的接受困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