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拙文《〈三国演义〉初考浅论》中,曾对《三国演义》的版本流变作了一个初步考察,得出的结论是:明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并不是罗贯中的原作,也不是《三国演义》的最早刻本,黄正甫刊本《通俗演义全像三国志传》是一个约比嘉靖本早二十年的刻本。汤宾尹校正《古本按鉴演义全像通俗三国志》所依据的原本也是一个早于嘉靖壬午本的刻本。但《初考浅论》中尚未论及《三国演义》的小字注问题。近十余年来,关于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小字注问题,可说得上是整个《三国演义》中的热门话题。一九七四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发行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时,在《出版说明》中就已经提到了该书中的地名注问题,但未作过多的论述。一九八○年,章培恒先生在为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嘉靖本为底本排印出版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作《前言》时,又从地名注入手来作考证,并由此得出结论,即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元人罗贯中的原作,其成书时间在元天历二年以前。可见小字注问题事关重大。章培恒先生此说一出,马上又有人提出疑问,1983年,王长友同志撰文质疑: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小字注是作者手笔吗?倘若不是,又怎能以这些小字注来考定其版本与成书时间呢?他列举了六方面的材料来证明小字注非作者所加。认为“这些注文恰恰证明作注远在小说刊行之后。”①争论既起,章氏为证明己说不诬,遂于1985年又作《关于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小注的作者》②,针对全文作答,后袁世硕先生在《明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乃元人罗贯中作》③一文中也曾用小字注作证据以立说,张国光先生是坚持《三国演义》成书于明中叶的,他也认为小字注“是该书作者抄录旧籍时随手所加”④。这些探讨,不管是持何种观点,应当说都对关心这一问题的人有一定启发意义,但稍加思索,又不难发现,他们在探讨方法上都有一个明显的缺憾,即只谈嘉靖本而忽视了其他版本的存在。另一方面又试图以此为突破口来解决该书的成书时间与作者问题。这未免期望过奢。 我们以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现存《三国演义》的各种版本作尽可能全面的考察分析。这里我们只谈小字注问题,暂不涉及其它,且是谈我们所能见到的《三国演义》各种版本的小字注情况,而不仅仅是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小字注。 1 我在拙文《黄正甫刊本〈三国志传〉乃今见〈三国演义〉最早刻本考》⑤中已经出具了不少证据,证明黄正甫刊本《通俗演义三国志传》乃今所见《三国演义》诸本中的最早刻本。那么这个刊本中的小字注有多少呢?笔者通检全书,只发现有四条注文。这里不妨将这几条注文同嘉靖本的有关内容对勘一下: 第一条注见于黄正甫刊本卷一《刘玄德斩寇立功》一节,正文“孟德乃曹参廿四代孙,曾祖曹节字元伟”下附小字注一条云: 有邻家失猪,与节猪相类,邻人认去,节不与争,后数日,失者自归,邻惭,送猪还节,笑受之。这条注以小字双行排印。到了嘉靖本中,却将其改为正文了。嘉靖本卷之一的有关叙述是: (孟德)乃汉相曹参二十四代孙。操曾祖节,字元伟,仁慈宽厚。有邻人失去一猪,与节家猪相类,登门认之,节不与争,使驱之去。后二日,失去之猪自归,主人大惭,送还节,再拜服罪,节笑而纳之,其人宽厚如此。这件事原载司马彪《继后汉书》:“腾父节,字元伟,素以仁厚称,邻人有亡豕者,与节豕相类,诣门认之,节不与争;后所亡豕自还其家,豕主人大惭,送所认豕,并辞谢节,节笑而受之。”黄正甫本当是据此作成注文,到了嘉靖本,改为正文,但文意未变,只是叙述更连贯一些了。 第二条注见黄正甫本卷十六《孔明祁山破曹真》一节,在正文“遂拜曹真为大都督,王朗为军师”下有注曰: 朗字景兴,东海阜人也,汉献帝时举孝廉,出仕时年七十六岁。嘉靖本此处无注,亦将此注的内容改为正文作了叙述,有关文字是: 遂拜曹真为大都督,赐节铖;命郭淮为副督,王朗为军师。朗字景兴,东海郯人也。自汉献帝时,举孝廉入仕。此时年七十六岁。显然,黄正甫本的注文说王朗“出仕时年七十六岁”,与《三国志·魏书》中有关王朗的记载不合。故嘉靖本据《魏书》作了相应的纠正,并改为正文,叙述较黄本更为详明了。 第三条注文见黄正甫本卷十九《姜维弃车大战》一节,在正文“姜维曰:‘今承国舅之言,正与愚意相合。’”下有注曰: 为何呼夏侯霸为国舅,原来张飞昔日在乱军中收得一女子,正是夏侯霸亲房之妹,飞甚爱之,待为己女,后将此女配与后主刘禅为皇后,因此霸降与蜀,满朝皆称为国舅,人甚敬之,因此倾心事于蜀相。 嘉靖本卷之二十三《姜伯约弃东大战》一节在正文“今仲权国舅之言,与我暗合”下有类似的注文,云: 仲权,霸之表字也。昔日张翼德于乱军中获一女,乃霸之亲妹也。后长成,益德宠之,生二女,皆配后主刘禅为后,霸因此降蜀。后主呼为国舅,满朝文武甚敬之,霸乃倾心事蜀,只欲恢复中原也。 按《三国志》于夏侯霸无传,张飞二女皆配刘禅为后则有其实。故此黄正甫本注云张飞以一义女配刘禅,显然与正史不合,然而此女即为夏侯霸之妹,配与刘禅,自然可称国舅。而到了嘉靖本中,考虑到史实记载,改此女益德宠之,生二女,配刘禅为后,显然是更接近于史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