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趋同还是错位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时云辉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原文出处: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2002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984年国家批准了第一批1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均位于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围绕“三为主”发展——以工业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到九十年代末期具有更深含义的“三为主、一致力”——资本结构以利用外资为主、产业结构以现代化工业为主、产品销售以出口为主,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方针路线。至2001年,国家共批准47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东部沿海地区27个,中部地区10个,西部地区10个。

      1988年,国家批准建立了第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91年首批批准27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至1997年共批准5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中东部沿海地区29个,中部地区14个,西部地区19个。遵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方针,在高新区内涌现了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聚集了大批科技产业化人才。开发了大批高新技术产品,形成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应当说从总体指标分析,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方向是有区别的,但最近几年一些开发区出现了趋同现象,乃至两园区合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问题是面对新的形势,是让趋同继续下去,还是错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应采取各自有针对性的甚至不同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构建不同的集聚功能、政策功能、服务功能、环境功能和招商引资网络等,从而形成错位发展,这种错位是二者能够贯彻不同发展方针的保证。

      发展方向错位

      按照发展原则的不同要求,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应有不同的发展方向,简单地说就是前者的发展方向是外向型综合经济区,后者的发展方向是科技园区。

      外向型经济就是要突出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管理、人才,积极利用中外合资、合作、技术引进、技术交流与协作等对外合作方式,加强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利用,大力培育出口创汇企业,并大胆走出去在国外投资办厂。所谓综合经济区,指在经济技术开发区要不拘投资来源地、不拘所有制、不拘单一产业门类、不拘单纯发展工业,成为国内外企业齐聚,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外国资本共舞,以现代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和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共同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产业和面向国内市场的产业共同发展。

      科技园区要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有及民营企业的发展,作为全国性创新基地的那些高新区,不断输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知识创新、标准创新、组织创新、资本创新的成果,对全国的高新区乃至对全国的科技产业,都有直接地、重要地影响;作为区域性科技创新基地的高新区,一方面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积极推动高新技术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发展模式错位

      由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方向是外向型综合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方向是科技园,也必然带来二者发展模式的不同。根据我国经济非均衡发展及对外开放由东向西梯次推进的现实情况。二者又分别有三种发展模式。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三种模式为—国际化模式,新经济区模式,工业区模式;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三种模式为—创新基地模式,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模式,区域经济辐射模式。

      经济开发区之国际化模式,就是将开发区纳入国际经济大循环运行中,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二产、三产的产业结构也是基于此建立,区内云集大批来自国内外的跨国公司,技术、管理、人才、运作等都是国际先进水平的,开发按国际惯例办事,城区规划、基础设施、环境建设,以及政府作用、服务理念、功能配套的定位也是国际标准的。适用于对外开放程度高、国际化水平高、国际资本富集、国际物流和国际人才流动通畅地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经济区模式,就是将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前沿阵地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基地,突出一个“新”字,但凡本国或本地区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中尚缺乏,而在发达国家或我国发达地区已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技术、新的市场资源(包括国外市场)、新的经济成分、新的资本、新的理念、新的管理等,都在我们引进、协作、借鉴之列,成为区域经济中新经济的“头羊”。工业区模式,在国际化程度、新经济发展程度比较低的地区。首先要成为本地区国有及民营现代工业、优势产业、科技企业的集中区,注意以工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第三产业为推动,创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先内后外”的基础上,“以内引外、以高引外”,从而形成内外并举的格局。

      与之相对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三种模式,即创新基地型、高技术产业基地型、区域经济辐射型。创新基地型的高新区只能是极少数的,它们总是位于知识中心城市,在创新基地型高新区组织生产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是组织技术创新,并不断输出技术创新、机制创新、资本创新、组织创新的成果,对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国民经济有积极的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型是具有全国性意义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区内集聚了大量的全国性和一定数量的跨国高技术公司,大部分企业已进入规模生产,产品主要面向全国市场,并有较强的出口能力,有若干特色产业在全国有影响,注意加强产、学、研的联系,有较强研发能力。区域经济辐射型的高新区占大多数,这种类型的高新区都形成于区域经济中心城市,高新区是中心城市经济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通过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优势,强化科技、人才、资金、信息等条件,在形成一定规模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向传统产业渗透,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服务于中心城市和地区经济,同时这种服务和协作反过来又促进了高新区的发展。这些高新区内的企业以中小企业占多数,但有不少专、精、特的公司,生产型企业占不到绝对多数,往往在市内开辟有政策区,集聚了大批技工贸型和服务型企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