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工业化进程中,不仅伴随着农业份额的持续下降,而且由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会带动农业内部结构的升级换代,但这是有条件的。有些国家(如前苏联)在工业化进程中却出现了农业的持续萎缩,而有些国家(如日本)虽然没有出现农业萎缩,但由于人多地少,粮食需求压力大,不能顺利地实现农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只能通过进口来满足国内农产品的需求。台湾在工业化进程中虽然也出现了暂时性的农业萎缩,但它却成功地跨越这一“陷阱”,并在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实现农业结构的升级,其经验对于祖国大陆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台湾工业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及农业结构的升级 1.农业支持工业阶段:以种植业为主。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台湾处于工业化的启步阶段,为了筹集工业化的原始资金,台湾当局提出了“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策略,通过转移农业剩余来启动工业化。由于40年代末祖国大陆去台人数激增,台湾的粮食及农产品的供求矛盾非常突出,为了保障粮食的供应、稳定民心以及筹集工业化积累资金,台湾当局首先实行土地制度改革,先后推行租耕地“三七五减租”、“公地放领”和“耕者有其田”的农地制度以及一系列旨在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措施,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充分利用岛内自然资源优越及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使得农业产量特别是粮食产量迅速增加,在50年代末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情况下,台湾开始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由过去以种植粮食为主转变为种植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为主,形成了以粮食、蔗糖、香蕉等初级产品为主的“米糖经济”,并大量出口日本等国。在1952年至1963年(除1962年外)农产品出口产值中,米糖2项产品一直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半数以上。(注:赵玉榕:台湾农产品外贸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载《台湾研究集刊》1989年第4期)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化进程提供了物质基础,台湾当局不仅通过强制征购土地税、大米肥料交换制、工农价格剪刀差、转移地主资产等政策,直接吸取农业剩余,而且依赖外向型农业,赚取发展工业的外汇,使农业成为工业化所需资本、劳力、食物、原料的主要供给者。1950-1955年农业资源流出量占农业总产出的22%,1961-1965年为13.4%,1966-1969年为13.8%。(注:韩俊:台湾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载《台湾研究集刊》1994年第3期)虽然农业资源流出比率趋于下降,但由于在此期间农业产出的快速增长,流出的绝对量的增长仍是相当可观的。 2.工业促进农业阶段:农林畜渔全面发展。60年代初至70年代后期,台湾的工业化进入了第二阶段。一方面随着轻纺等出口加工工业的迅猛发展,台湾工业品出口产值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农业部门资金的过度转移,又造成了农业的衰退,自1966年起工业品出口产值开始超过农产品,此后农产品产值及出口值在经济总额中所占比例逐年大幅度下降。1968-1973年,台湾农业年均增长率仅1.2%,(注:翁伯奇:福建外向型农业发展的若干思考与对策,载《亚太经济》1995年第1期)其中1969年出现负增长,农业生产出现萎缩。这一时期由于美、日等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重新抬头,台湾稻米等传统农产品外销剧减,1970—1974间每年平均外销稻米不足2.5万吨,1970年后,台湾农产品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面对严峻的形势,台湾适时调整农业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取消农业挤压政策,实行农产品价格支持,增加农业投资,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化,农业结构开始由单一的种植业向农林牧渔综合发展转化,传统种植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牧业、渔业的比重迅速上升,1977年畜牧产值达19.28亿元,占农产品总值的49.22%,超过了种植业,从而标志着农业结构的根本转变。 3.保护农业阶段: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效益。70年代后期,台湾工业化进入第三阶段,即次级产品进口,次级出口替代阶段(出口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随着工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出现了一系列危机:农业投资与资金积累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投入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工农收入差距扩大等。为此,台湾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发展科技密集、设施先进、品质优良、有市场潜力、能维护生态环境的新型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精致农业,并全面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由于80年代以来台湾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这一政策虽然使林业产值呈显持续下降的趋势,1993年产值仅为1983年的19%。(注:根据统计数字计算得出结论。统计数字来源:李国鼎《台湾的现代农业》,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但是农业总产值仍有大幅度增加,1983—1993年台湾农业总产值从2800亿台币猛增到3700亿台币。(注:张骥:台湾的农业产业化及对祖国大陆的启示,载《台湾研究》2000年第1期)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台湾农业在工业化进程中顺利地实现了结构升级和换代,1952年至1998年期间,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68%下降到43.5%,林业产值比重由6.5%下降为0.2%,畜牧业和渔业产值则大幅度上升,分别由1952年的15.8%和9.1%上升到31%和25.8%。农产品出口产值中,1952-1998年植物性产品(种植业)从98.3%下降到14.9%,而动物性产品大幅度上升,渔业从0.3%上升到26.3%,出口值从3000万美元增加到14.8亿美元;畜牧业出口比重从原来的0.7%上升到53.9%,出口量达46.2%亿吨,产值从8000万元增加到30.4亿美元;渔牧产品出口占80%强。(注:蔡秀玲:海峡两岸加入WTO与闽台农业结构调整,载《亚太经济》200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