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65年来,台湾先后创设了高雄、楠梓、台中等加工出口区,其中高雄加工出口区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以“加工出口区”命名的经济性特区。30多年来,台湾加工出口区取得了较大成效,对台湾的工业和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本文就台湾加工出口区产业和制度的历史演进作一分析,以求教于学术界同仁。 一、加工出口区的历史沿革 台湾设立“特殊工业区”的设想,最早萌发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6年台湾高雄港开辟中岛新生地,台湾“行政院”经济安定委员会计划于高雄中岛划出特区设立外销加工厂。 1958年,美国加州大学J教授保罗·凯姆(Paul Kiem)建议在高雄中岛设立自由贸易区。台“行政院”随即成立投资小组,开始探讨自由贸易区与工业区的利弊得失,并研究效法香港的可行性。 1962年,台湾李国鼎赴欧美出席会议顺访意大利Trieste港考察自由贸易区作业情况,回台后拟议设置自由贸易区与工业区一体的加工出口区,其基本构想为:(1)人,投资人出入境维持原有手续;(2)钱,采外汇管制,但可在区内办理;(3)物,加工出口区产品须全部外销,其制造所需的机器、原材料、零组件则一律免征关税和货物税。 1963年,台“行政院”在审议《奖励投资条例》修正草案时,要求“美援会”、“经济部”等草拟加工出口区条例草案。1965年,台“行政院”通过并颁布《加工出口区设置管理条例》,至此台湾加工出口区正式创设成立。 1965年,高雄加工出口区开始建区,1966年年底完成并开始运营。高雄加工出口区面积68.4公顷,开发经费新台币1.11亿元(“中美基金”占77.5%)。 由于投资趋热,未及三年,高雄加工出口区投资设厂即出现饱和,因此台当局又于1969年开始筹建楠梓(位于高雄)、台中加工出口区,并于1971年建成并运营。楠梓加工出口区面积88.1公顷,1984年扩区后面积达到97.8公顷,开发经费新台币2.61亿元(“中美基金”占33.7%),台湾“经济部”加工出口区管理总处设于该区。台中加工出口区面积23.2公顷,1983年扩区后面积达到26.2公顷,开发经费新台币1.07亿元(“中美基金”占30.8%)。 1995年,加工出口区被列为台湾亚太营运中心制造中心计划——推动仓储转运专区,预计2006年完成。1997年,台湾当局核定推动台中港区及高雄地区设置仓储转运专区计划,并成立中港分处及成功小港专区办事处,并允许仓储物流等行业入区。1999年,台湾当局将临海工业广场纳入加工出口区,并正式更名为临广加工出口区。 目前,台湾加工出口区已由原先的三区一处,即高雄楠梓加工出口区(设总处)、高雄前镇加工出口区(含中岛专区)、台中潭子加工出口区,面积192.2公顷,扩展到今天的四区二处,即新设中港加工出口区、高雄成功小港专区(设办事处)、临广加工出口区,面积495公顷。此后,台湾加工出口区还将扩充至七区二处,即增加台北加工区(330公顷)、桃园航空货运加工区(45公顷)、屏东加工区(125.5公顷),使台湾加工出口区面积达到995.5公顷。 台湾加工出口区经历了20世纪70年的两次石油危机、80年代的台币升值和90年代的全球化经济竞争的重大环境巨变,但台湾加工出口区并没有像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加工出口区一样,走向成熟衰退;反而由传统劳力密集多元产业加工区顺利地转型为以电子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区。 二、加工出口区的产业演变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选择和高度化发展,是加工出口区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台湾加工出口区在设立初期,其产业以劳力密集的传统加工制造业为主,随着大环境的改变,原本最具有优势的人力及土地成本持续上涨,而产业结构也因科技类产业的兴起而起了重大变化,其产业发展成为以资本技术密集的新兴产业为主。 (一)第一阶段(1966-1976):快速成长期。这一时期,台湾加工出口区产业结构为纯制造业,以高外资、高劳力密集产业为主,产品全部外销。(1)投资总额:由1966年4亿新台币增至1976年83.5527亿新台币,增长19.89倍;(2)设厂家数:由1966年51家增至1976年291家,增长4.7倍;(3)就业人数由1966年的4600人增至1976年74930人,增长15.29倍;(4)出口值(营业额):由1966年的800万美元增至1976年的6.825亿美元,增长84.3倍。(5)这一时期加工区出口约占台湾出口总额的12.0%,占台湾电子业出口总额的20.7%。(6)产业构成:1967年电子制品类占36.23%、成衣类占37.4%、皮革制品类占4.7%(分类中尚无精密机械及仪器类)。1976年电子制品类占61.3%、精密机械及仪器类占0.8%、成衣类占14.2%、皮革制品类占4.1%。 (二)第二阶段(1977-1986):稳定发展期。这一时期,台湾加工出口区产业结构为纯制造业,以高外资、劳力密集产业为主,技术密集产业为辅,产品全部外销。(1)投资总额:由1977年91.8596亿新台币增至1986年183.7933亿新台币,增长1倍;(2)设厂家数:由1977年291家增至1979年303家后减至1986年252家;(3)就业人数由1977年的73166人增至1986年82437人;(4)出口值(营业额):由1977年的7.6118亿美元增至1986年的24.0274亿美元,增长2.16倍。(5)这一时期加工区出口约占台湾出口总额的6.1%,占台湾电子业出口总额地29.3%。(6)产业构成:1977年电子制品类占60.4%、精密机械及仪器类1.2%、成衣类占12.8%、皮革制品类占4.5%。1986年电子制品类占68.8%、精密机械及仪器类1.1%、成衣类占10%、皮革制品类占2%。1986年开放区外银行承办区内外汇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