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间接利用外资,创造开发区成长新动力

——康慧军、鲍宗豪、何兴刚三人谈

作 者:

作者简介:
康慧军,硕士,高级经济师,浦东新区经济贸易局局长,浦东新区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 鲍宗豪,硕士,教授,华东理工大学浦东发展学院院长,浦东华夏研究院院长。 何兴刚,博士,浦东综合经济学会副秘书长。

原文出处:
经济日报

内容提要:

长期以来,我国开发区的发展主要依靠直接利用外资,很少考虑和采用间接利用外资。 根据现代国际资本市场的运营规律,我国关注和研究开发区成长的学者提出,间接利用外资的方式更多样更灵活,成本更低,我们应该学会和熟练地使用间接利用外资的手段,给我国开发区的成长创造充足的动力。 为此,本刊《开发论坛》邀请三位资深专家,就这个很重要的问题展开讨论。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2002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间接利用和直接利用的区别

      鲍宗豪:与直接利用外资相比,间接利用外资是一种较高级的利用外资形式。直接利用外资是指外商以货币资金、生产资料或技术专利等形态,折合成一定数额的有形资本,投放于各种项目,通过有效运作,创造财富,使投资者获得预期的收益和利润,其主要特征是投资者参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我国目前大多数开发区都是以直接利用外资的形式,如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吸收和利用外资。而间接利用外资投资者则是以债权性投资方式吸引外资,投资者以货币资金投入或购买股票、债券、票据、债权等形式,以取得投资收益,而筹资者则利用多种金融工具,将筹集的资金投入到生产和建设项目中,从而取得预期收益。

      何兴刚:间接利用外资和直接利用外资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直接利用外资注重于投资的短期回报率,而间接利用外资则注重投资的预期回报率;在利润和项目控制权的分配中,直接投资者介入两者,而间接投资者主要是追求高回报率;直接投资是投资者对不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的主要投资形式,它关注的是引资国或地区优惠政策、廉价劳动力和丰富资源,因为它能带来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而间接投资者看重的是受资国或地区市场经济的成熟度、法规的成熟度和市场规则的被有效执行,因而它是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的主要投资形式。

      康慧军:国际经验表明,凡是在国际竞争力方面提升迅速的国家或地区,基本上是以利用间接投资方式为主。这是因为间接利用外资可以使受资国或地区根据自己的产业规划、技术升级战略购买本国或地区所需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从而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快自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因此,能否变直接利用外资为间接利用外资,能否把招商引资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结合起来,就成为引资国或地区经济成熟度的一个标志。

      产业升级要求间接利用外资

      鲍宗豪:从世界范围看,各国利用外资政策的调整是沿着“地区优惠——普惠制——产业引导优惠——对外资的国民待遇”的格局演化的。一国经济的启动阶段,为了有效吸引外资,总是推行区域优惠政策,由此造成经济特区与其他区域能量位差,从而达到吸引外资的目的。然而当特区经济得到相对发展以后,随着对外开放度加深,优惠政策就会变成普遍适用的政策,使其他地区也能吸引外资,同时也要求原先的开放区实现产业升级,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极”,从而有效地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随着外资政策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发展,在一般地区都能获取优惠政策时,特区政策就应向第三阶段,即产业引导优惠政策过渡,即外资引进主要服从于产业升级和产业布局的需要。如果在第一、第二阶段主要是直接利用外资的话,那么从第三阶段起,就主要采取间接利用外资的方式。

      何兴刚: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由直接利用外资向间接利用外资转变,已经具有现实需求和可操作手段。第一,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培育浦东金融市场。浦东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必须使国际资本能在浦东顺利地流入和流出。而间接利用外资一般是通过国际金融中心的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资本市场进行操作的,随着浦东间接利用外资量的增加,并通过浦东为中介促进内地间接利用外资的发展,从而真正使浦东逐步成为长江流域、中国内地和远东地区的金融中心,从而和东京、新加坡、香港等地一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第二,通过产业融资实现浦东产业结构的升级。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只有高度技术产业才能使全国经济产生“梯度推进效应”,即随着浦东产业结构的升级,不断把一些较低层次的产业向周边地区扩散,从而带动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的更新和升级。因此,构筑浦东高新技术产业,是浦东产业结构布局的基本要求,而这种高层次,以自我布局为主的产业利用外资只能是间接利用外资方式。

      康慧军: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逐步走出进口替代阶段,各地开发区的引资方式将会逐步转向间接利用外资为主。上海浦东等开发区在初步完成基础性开发以后,就必须及时向功能性开发方向转换,从而建立自己在长江经济带的地位,进而成为全国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

      鲍宗豪:从另一个方面看,开发区加快间接利用外资具有紧迫性。第一,直接利用外资数量有限。从国际资本运行走向来看,上世纪90年代中期直接投资总额为2000亿美元,而间接投资额达9500亿美元,两者比接近1:5。由于先天条件的不足,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只能选择直接利用外资的方式,而较少选择间接利用外资的方式。这就造成国际资本市场中直接利用外资供不应求,而间接利用外资供大于求的格局,这在东亚地区表现得特别突出。经济重心东移格局,使该地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挤向直接利用外资的独木桥。

      何兴刚:第二,直接利用外资成本较高。对于资本供应方来说,直接投资有两重风险,一是由于市场机制不成熟,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直接投资有失败的风险;再者由于它不是货币资本,而是以物化资本形态投入和存在,因而资本的转移有相当难度。这就决定了直接投资必定追取较高的回报率,并且往往以直接控制经营权为投资的条件。三资企业一般都有较强的生产能力;民族工业由于没有关税政策保护,甚至没有外商的优惠政策,而被迫处于一种非平等状态下的竞争,发展势头往往受到扼制。事实表明经济越是发展,这种成本表现越大;引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地位越重要,这种成本表现也越大,浦东就是如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