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台湾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途径 1.1 技术引进 20世纪80年代末期,台湾中小企业发展本身主力产品的生产技术经由技术引进的比例高达5 6.39%。目前技术引进仍是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式。它又主要包括下列几种方式: (1)技术购买。如购买关键技术、关键设备、生产线或许可证贸易等形式。 (2)外人直接投资。台湾的侨外投资始于1942年,早期较不稳定,至1959年才呈稳定性成长 ,主要是由于台湾当局对金融政策与投资环境做了一些改革,采取了鼓励外商投资的措施。 40年来华侨与外国人在台湾的投资金额增加很快,90年代后已突破150亿美元,其中侨资占1 5.1%,外资占84.9%,侨外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子电器、化学品制造业、非金属制品制造业、金 融保险业以及服务业上。侨外资厂商在台湾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技术扩散的 效果对台湾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作出了较大贡献。 (3)技术合作。台湾1952年开始实施技术合作,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共同合作的技术合作 案有近4 000件。技术合作方式的技术引进不仅直接使合作组织尽快提升了相关技术水平, 而且也通过技术扩散的效果使其他中小企业间接受益。 1.2 境内不同组织合作进行研究发展 不同组织的合作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企业与企业间的合作,这种合作方式建立在企业间 存在一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的基础上,企业进行研发的积极性较高,但在台湾由于中小 企 业经营者的观念仍过于陈旧,在合作中容易出现歧义、产生矛盾,所以这种合作方式在中小 业界并不多见。二是中小企业与高校、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进行研究发展。这是台湾当局 所鼓励的一种方式,此方式可以使企业与研究机构相互取长补短,增加研发效率及其积极性 。近年来,这种合作方式有所增加。 1.3 中小企业自行研究发展 从长期而言,中小企业若要永续发展,必须达到技术生根与自主,那么自身也必须进行研 究发展。近年来,台湾岛内由于劳动力短缺与工资上扬,加上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及新台 币的巨幅升值,中小企业昔日拥有的低劳动成本比较优势已逐渐丧失,故此,藉由技术水准 的 提升来增进其竞争力乃当务之急。而进行研究发展是企业提升技术水平的根本方式。 1.4 模仿与抄袭 模仿与抄袭,特别是抄袭虽然属于不正当的技术获取手段,但就台湾中小企业而言,这却 是其谋求技术进步的一条重要途径。原因是一般中小企业无力也无意愿进行高成本、高风险 的研发活动;相对大企业,它们获得与先进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或机构合作的机会也较少,而 采取模仿或抄袭不但可使技术进步的成本降低,而且速度快。中小企业又具备灵活、对市场 变化敏感、洞察力强等特点,能够尽快捕捉到新产品的讯息,在模仿与抄袭上具有一定优势 。它们一般通过洞察产品市场和员工流动获得新产品的有关讯息。 2 台湾中小企业技术进步中的问题 2.1 技术引进中的问题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基于台湾与西方发达国家技术上的差距,技术引进使台湾中小企业 在技术进步中受益颇多。但是,台湾在经过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的经济起飞之后,与先 进国家的技术落差相对缩小;另一方面,由于国际间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西方贸 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及高昂的交易成本,都使得技术引进、专利授权的困难大大增加。中小 企业一般支付不起如此昂贵的引进费用。即使支付得起,能否防止抄袭与模仿而独占新技术 的利益也难以保证。假如具有独占性,中小企业在重新招聘和培训相应人才上,也会面临许 多困难。 另外,近年岛内经营环境恶化,如社会治安混乱、台海的不稳定性、地价上涨等,使外侨 商投资与技术合作的意愿降低,技术引进难以促成。单就技术合作而言,合作者在合作对象 的选择上,也往往优先考虑实力雄厚的大企业。 一味单纯依靠技术引进实现技术进步,而没有(如日本一样)在此基础上的自行研发与创新 活 动,容易造成:①高科技的对外严重依赖,并使自身失掉研发与创新的动力;②劳动力技术 只局限在低层次的使用技术上,而缺乏高科技人才。在此种情况下,其技术进步的实现非常 被动,其技术水平也无法赶上先进国家。 2.2 研究发展中的问题 (1)中小企业间的合作研发难以实现。台湾中小企业大多带有浓厚的家族色彩,家族独立性 很强,这致使企业的合作非常困难。 (2)委托研发实践效果不佳。虽然台湾中小企业处分别委托大学、财团法人研究机构辅导中 小企业,但对各委托研究机构在服务能力与态度、收费标准及辅导成效上缺乏追踪考核,使 辅导成效大打折扣。 (3)中小企业自身研发困难重重。台湾中小企业自身研发普遍存在“八大困境”:①研发资 讯不足,包括新技术资讯、新产品资讯、新设计资讯、新市场资讯和资讯流通等条件的不足 ;②研发人力不足,研发管理人才、研发企划人才、研发执行人才、技术评价人才及技术经 济(市场)人才的质与量都不足;③研发财力不足,包括自有资金不足、研发融资不足、研发 风险过高,以及由以上原因而导致的研发规模不大、研发深度不够、研发设备不足、研发人 力短缺等问题;④研发经验不足,岛内研发尚处在起步阶段,缺乏研发经验的积累;⑤研发 观念落伍,许多中小企业主认为研发是项支出,而不是投资,因此不愿轻言投入研究发展; ⑥研发智慧财产权的纠纷不断,现在岛内智慧财产权的官司是劳民伤财,很多公司往往 要派专人负责这类事务;⑦产、官、学、研四方面沟通不良,包括:产业方面的研究需求、 官方单位的研发政策、学术机构的研发成果、研究机构的技术转移,彼此互动不够,沟通不 足;⑧研发辅导不力,绩效未能显现,研发辅导机构未能做好业界的需求调查,受益者仅为 少数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