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台湾经济发展历程,近50年经历了两次经济转型。第一次经济转型在60年代中期,实 现了由农业经济为主体向工业经济为主体的转变;第二次经济转型始于80年代初,其目标是 追求工业主导型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个过程 至今持续了20年。第二次转型是台湾经济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这20年间,台湾农业作为国 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始终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在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实现 了农业自身的现代化,基本完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 对经济转型的考察,主要在研究和分析经济结构及经济增长方式的演变规律,以推进社会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过去20年,台湾农业经济结构和农业增长方式发生了深刻的 变革,这是农业稳定增长的根本原因,本文试图通过结构和策略方面的分析,探讨过去20年 台湾农业发展的轨迹、成因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参 考。 一、经济转型期农业发展的轨迹和特征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减少,而农业经济总量大幅度上升,确保了农业的基础地 位。 台湾经济转型过程也是工业化成熟的过程,农业发展与工业、服务业密切相关。在工业化 过程中,农业比重下降是普遍的规律,但比重下降并不意味着农业的衰退,而是农业迈向现 代化的一个重要象征,其突出表现是农业经济总量的大幅度增长。过去20年,台湾三大产业 结构变化较发展中国家要急剧得多。1981年,台湾三大产业结构之比为7.3∶45.5∶47.2,2 000年转变为2.1∶32.3∶65.6(见表1)。这个结构状态接近美国(2∶26∶72)、法国(2∶26∶ 72)、日本(2∶37∶61)(注:世界银行《1998/99年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与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2月 第1版,第212页。)的水平,但达到这样一个结构水平,台湾仅用了20年的时间。农业 比重下降的间接原因是工商业的迅猛发展,导致相对比重下降。而实际上农业发展势头是良 好的。农业总产值从1981年的2385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3644亿元,增长0.6倍。尽管90年代 台湾基于岛内供求状况,实行农业零增长政策,农业年平均增长率仍达到1.25%(见表1)。值 得指出的是,90年代后期,由于环境问题,传统农业产业外移,农业经济增长趋缓,1996年 之后,增幅逐年减少。
2.农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而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升,为农业经济增长提供了有效保障 。 在经济转型期间,随着城市工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比较利益驱动下,大量农业劳动 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城乡人口结构的重大变化。1981-2000年,台湾农户占总户数比重、农 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分别从21.8%、28.1%、18.8%减少 到12.1%、17.0%和7.8%。20年间,农户减少6万户,农民减少163万人,农业就业人口减少51 .7万人(见表2)。
人口和劳动资源要素的转变,一是为城市工商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劳动力支撑,对台湾海岛 型经济和地狭人稠的实际来说是一味强心剂;二是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目前台湾城市化水 平达到83%(注:台湾《农业统计要览》2000年第16页。),这是发展中地区所罕见的;三是促进了农业的集约化经营。由于农业劳动力 外流,迫使台湾从80年代中期开始,加快农业科技升级、培育核心农民、发展精致农业,带 来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弥补了农业劳力外流的负面影响。表2显示,20年间, 台湾每个农民创造的农业产值从19万元新台币(下同)上升到49.2万元,增长1.6倍。特别是9 0年代,农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以2万元的幅度增长。 3.农业生产结构变化不大,而内部行业更替明显,新兴产业发展迅猛。 近20年,台湾农业生产结构变化不甚明显。1981年种植业、林业、渔业、牧业结构为46.2 ∶1.9∶21.1∶30.7,2000年转变为45.3∶0.07∶25.1∶29.5(注:台湾《农业统计要览》2000年第22页。)。除渔业比重增加4个百分点 外,种植业和牧业比重几乎都没有变化,林业从70年代初就以国土保育为发展方向,产值比 重逐年下降。但从发展轨迹分析,20年来林业比重呈稳步下降趋势,渔业比重是稳步上升, 而种植业和牧业比重基于市场导向和产业更替,经历了一个起伏变化的过程。 从种植业比重变化过程看,1981-85年,种植业保持在46%上下,1986-96年稻米、甘蔗、烟 叶等传统产业竞争力下降,生产萎缩,比重下降到40%左右。1997年后,适应市场需求的高 价值的花卉、水果、蔬菜等作物大量上市,其比重再度回升。近20年来,台湾稻米产量从23 7万吨下降到154万吨,减少35%;甘蔗从842万吨下降到289万吨,减少66%;烟草从2.3万吨 下降到1.1万吨,减少52%。同期蔬菜从292万吨上升到326万吨,增加12%;水果从171万吨增 加到245万吨,增长43.2%;花卉从1324万打增加到3689万打,增长178%。从种植业内部结构 分析,1981-2000年,稻米比重从42%下降到21%、甘蔗等特用作物从12%下降到8%、水果从15 %上升至35%、蔬菜从21%上升到25%、花卉从0.7%上升到6%(注:根据台湾《农业统计要览》2000年第23~28页整理。)。这是近年来台湾发展设施农业 、精致农业成功的客观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