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16(2002)03-0066-05 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现代化迈进,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农村社会生活的变化尤其巨大。生活范围的逐渐扩展、生活方式的变迁、经济条件的逐步改善、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新的思想观念的冲击等等必然导致当代中国农民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会在其中最敏感的一个群体——青年农民身上得到集中体现。我们认为,要深入认识并把握当代中国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可从其人际价值观切入进行研究。价值观作为个性心理的核心成分,不仅决定着个体对某个事物的态度,也决定其自我观念和行为,而人际价值观更直接决定个体在与人相处过程中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而且,人际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是在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实现的,它不仅能够反映、还能够作为一种潜化的深层心理因素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所以,研究当代农村青年的人际价值观不仅仅有利于我们把握其心理脉搏,而且有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工作,促进其价值观的良性转变和心理潜能的发挥,进而推动整个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有鉴于此,本研究对当代农村青年的代际(父母)人际价值观和同辈(朋友)人际价值观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 方法 一、调查对象: 山东省济南、青岛、威海、烟台、潍坊、东营、德州、泰安、临沂、聊城、济宁、菏泽等12个地市的青年农民,年龄18~25岁。具体构成见下表: 表1 调查对象构成表
注:较发达地区与非发达地区为概略划分。前者含济南、青岛、烟台、威海和潍坊市,其余为非发达地区。 二、调查工具 1.《关于当代农村青年代际人际价值观的调查》 本问卷根据刘春玲等编制的问卷改变而得,共包括8个项目,要求被试从中选择最符合自己看法的一条。 2.《关于当代农村青年同辈人际价值观的调查》 本问卷根据上海大学生心理研究课题组以及黄希庭等编制的问卷改编而得,其中包括“有关相互关系的要求”、“有关品质的要求”和“维系朋友关系的主要因素”等三个分问卷。前两个分问卷要求被试选择其认为最重要的三项;第三分问卷要求被试选择其认为最重要的一项。 结果 一、当代农村青年的代际(父母)人际价值观 代际人际价值观主要是指个体与不同代人之间的人际价值观。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当代农村青年对父母的人际价值观。根据调查对象对问卷当中列举的8个选项的选择情况,统计在每一个选项上与不同性别、地区、文化程度对应的人次百分比并排列等级,所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当代农村青年代际人际价值选择人次百分比及等级表
注:括号外为人次百分比,括号内为等级;等级顺序按比例由高到低排列,“/”表示无人选择。以下各表亦同。 我们对表中的数据先计算肯德尔和谐系数,结果为0.98,X[2]检验表明其内部一致性达极显著水平(X[2]=41.10>X[2,(0.005)]=20.28,P<0.005);再计算与不同性别、地区、文化程度对应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求得相关系数分别为0.93(P<0.05)、0.98(P<0.05)、0.98(P<0.05)。这表明表中所涉及的各项价值观念被不同类型的农村青年所接受的情况基本一致。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把“尊重父母、赡养父母”(第8项)作为处理与父母关系的首要一条;但他们对父母的尊重具有平等的性质,强调子女在家庭中的权利(第5、6、7项)。大多数人不主张绝对顺从、服从父母的权威(第3、4项),特别是发达地区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尤为明显。 二、当代农村青年的同辈(朋友)人际价值观 同辈人际价值观是同辈人际交往过程中,交往主体对客体属性及满足自身需要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的观念系统。这里我们主要探讨当代农村青年的朋友观。 (一)有关相互关系的要求 对问卷中的8个项目计算其被选择的人次百分比并排列等级,结果见表3。 表3 当代农村青年对朋友相互关系的要求的选择情况表
我们对表中数据先计算其肯德尔和谐系数,结果为0.91,X[2]检验表明其内部一致性达极显著水平(X[2]=38.39>X[2,(0.005)]=20.28,P<0.005);再计算与性别、地区、文化程度对应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结果分别为1.00、0.93(p<0.05)和0.93(p<0.5),表明当代农村青年在“有关相互关系”问题上的价值选择分布情况基本一致。由表3可知,“互相尊重、真诚相待”(第2项)无一例外地处于第一位;“互相帮助、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第6项)则处于第二位,表明当代农村青年交朋友时看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及遇到困难时的同甘共苦;而心理上的相似性,如“志同道合”、“兴趣相近、性格相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互相关心、互相勉励(第1、5、7项)等在他们的心目中的地位相对低一些;功利色彩浓厚的“对双方有好处、用得上”(第3项)及代表一种“支配”“自我中心”价值取向的“无条件服从自己”(第8项)则只有极少数人进行了选择。另外,不同地区的青年在个别选项上存在差异;发达地区的青年对于第8项“无条件服从自己”无人选择,而不发达地区的青年则对于第3项“有好处、用得上”无人选择。值得注意的还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没有人选择“无条件服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