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转型与我国青年政治社会化的互动分析

作 者:
周贺 

作者简介:
周贺(1970-),男,山东烟台人,长春市南关区委常委,吉林大学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青年政治社会化理论.长春市南关区委,吉林 长春 130021

原文出处:
长白学刊

内容提要:

在社会转型期,由于政治文化环境的变化,对我国青年政治社会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而青年政治社会化对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的传播、丰富和变革,以及对青年政治文化素质和政治行为能力的培养,又有力地促进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2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D432.6;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478(2002)03-0016-04

      当代社会转型为中国青年政治社会化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前所未有的政治舞台,青年政治社会化也实现着对社会转型的推动作用。但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变动因素对青年政治社会化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使我国青年政治社会化问题愈加复杂。

      一、社会转型对中国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1.社会转型期青年的政治文化环境。

      青年政治社会化是一定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政治统治,通过一定的渠道将其政治文化传授给青年的过程。要研究社会转型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首先要了解青年所处的政治文化环境。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是特指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一社会转型的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使中国政治文化打破了封闭保守、自我维持的传统发展模式,呈现出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适应性和容纳吸收异质文化的开放性。要把握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状和特点,就要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分析。

      从静态来看,当代中国青年的政治文化环境呈现出三个特点:第一,主流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国转型时期政治文化的变革首先体现为政治价值观的深刻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政治价值观实现了由“政治挂帅”向“政治为经济服务”的历史性转变,确立并发展了以邓小平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的符合时代潮流的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国家职能的价值标准也发生了相应变革,社会和经济管理职能被视为国家的主要职能,“民主建国”、“依法治国”、“科教兴国”等逐渐成为人们的基本政治共识。第二,公民的政治主体意识增强。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普通公民政治上的民主、平等和自由意识逐渐增加,社会主人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不断扩大,公民开始确立依法有序地表达意志和利益的思维模式及行为方式。第三,主流政治文化内部分层趋势加剧。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城乡、地区、部门和人际间在生产条件上的差别更为突出地体现在分配领域,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分层趋势凸现。与此相应,人们的政治意识虽然在根本上统一于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旗帜下,但在具体的政治倾向如政治态度、情感和政策倾向等方面却出现分化,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主导政治文化内部呈阶层性特征,亚文化广泛存在。

      从动态来看,当代中国青年的政治文化环境的最大特点是,不同性质的政治文化在并存中不断发生冲突。表现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政治文化、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政治文化和以现代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政治文化由于其内核本质不同,存在广泛的摩擦;同时民族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过程中也与之发生冲突。具体来说,这些冲突或摩擦首先表现在主导政治文化与陈旧的思想观念的交锋上。以邓小平理论为核心的主导政治文化的确立,根本上取决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重新认识,然而这一过程却是在新和旧、“左”和右的观念、认识、思想激烈交锋中进行的:一方面旧的观念和模式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影响着人们思想解放的力度,阻碍新观念的产生和传播,制约着改革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转型时期的一些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失业、腐败等也被旧的政治价值评价放大并归咎于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所以,改革是同时在赞扬和反对声中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发挥强大凝聚力的同时,也在落后政治文化的消极作用下,经历着被怀疑甚至否定的过程。再者,这些摩擦和冲突表现在主导政治文化与外来政治文化的交锋上。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然而,由于民族性差异和中西方社会制度的根本不同,又决定了两种政治文化在阶级属性上的本质区别,所以它们在互相开放、吸收的过程中又存在着广泛的碰撞和冲突。非但如此,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人为制造意识形态渗透和瓦解,促使以批判现实社会制度为目标的反主导文化的传播,这就更加剧了两种文化的冲突,可以说,西方政治文化的负面冲击是制约对社会主义道路政治认同的重要外部因素。亨廷顿在对数十个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进行实证分析后认为:对一个传统社会的稳定来说,构成主要威胁的并非来自外国军队的侵略,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输入。[1]

      上述分析表明,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为我国青年政治社会化提供了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也必然对我国青年政治社会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2.社会转型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双重影响。

      首先,从经济体制转型上看。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主要内容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挥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坚持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前提下,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第一步和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已基本实现。可以说,青年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与父辈相比,当代青年拥有实现自身价值的良好机遇,也拥有成就一番事业的知识和本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也使青年们开阔了眼界,经受了锻炼。从根本上说,当代中国经济转型与青年一代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青年很容易接受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拥护改革开放政策。但同时应该看到,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旧体制下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显露。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职工下岗分流、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保障不到位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青年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评价,影响到青年对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共同富裕、社会公平的信心。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青年政治社会化对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的传递。

      其次,从政治体制改革上看。党的十五大根据21世纪前10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确定为: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加强了民主制度化建设,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公民的民主权利进一步扩大,人权状况进一步改善,实现了人民团结、社会安定。这些都是青年人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切身感受到的,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稳步推进,这种感受会更加深刻。这一切都有助于青年对政治体系作出正确的评价,推进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进程。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政治体制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的暂时无序,利益集团的分化重组,使商品经济的某些原则向政治生活渗透,个别的政府官员、党员干部利用改革之机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使部分青年的政治认同感下降,阻碍了青年政治社会化对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的传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