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回顾与反思

作 者:

作者简介:
陆玉林(1966-),男,安徽怀远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教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哲学与文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青少年工作系,北京 100089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我国当代青年文化出现于1976年。25年来,青年文化在话语方式、表现形式、与主流文化的关系、指向性和自身构成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当前的青年文化,政治性、社会指向性都呈现弱化的态势,表演性和其中包含的青年个体意识则显著增强。从总体上说,我国的青年文化不仅是代际性文化,也是阶层性文化。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2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919(2002)04-0037-06

      以1976年的四五运动为标志,我国出现了相对独立于主流文化的、青年群体中所特有的、为青年人所分享的青年文化现象。25年来,青年文化在话语方式、表现形式、与主流文化的关系、指向性和自身构成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青年的自我认识和社会定位的转变,而与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变革互动。

      无疑,青年文化是多层次的,不同的青年群体也有不同的文化。本文将着重讨论青年文化的表层即行为层或形式层的一些变化。同时,本文所讨论的青年文化也只适合城市青年群体,甚至只适合这个大群体中的较小的群体。

      一、话语与形式

      青年文化是青年人自己的话语方式(注:有关青年文化是否应是青年人自己的声音,争议颇多,可参见金国华.青年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521-525.)。这种话语并不见得是青年人自己创造的,但却是青年人发出的不同于主流文化或官方的声音,也有着自身的话语形式。青年文化的变迁,在一定意义上讲,主要体现为话语形式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我国青年所习用的主流话语方式是政治化的,而此后的主流话语则是经济化的。这种经济化,不仅是话语内容的经济性,更重要的是话语本身的简约和经济,如将网络语言“I服了U”之类用之于现实。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青年话语的分析来把握青年文化。

      青年文化作为话语方式,乃是一种或多种声音所构成。然而,无论声音的构成种类如何,从声音的传播过程来看,都有一个从弱到强,从小范围低语到大范围喧嚷,并逐渐被其他声音所湮没的过程。1976年的四五运动,最初不过是少数有一定知识和思想的青年人的低语;后来的“朦胧诗”和歌坛的“西北风”现象也是如此,现在所谓的“韩流”起初也只是少数大城市的中学生的絮语。当然,这些青年文化现象,曾经或现在还在广泛流行,也有不少青年文化始终在小群体之中,而未能流传开来,如“朦胧诗”之后的“新生代诗”从产生到消亡都是在小圈子里,还有现在的“哈狗”文化及所谓街头艺术。这些可称之为“青年部落文化”的现象之所以没有得到很多人的认同与呼应,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这种文化本身只能是“小众”文化而不能成为“大众”文化,还有主流文化(包括青年文化中的主流文化)的抑制,传播的代价等等。这些制约青年文化传播的诸因素,不仅影响传播范围,同样也会影响到传播的速度和方式。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青年文化,传播速度相对较慢,而传播的方式主要是文字和口耳相传及影视与磁带。当然,这一时期借助影视来传播并且速度相对较快的青年文化,主要是在价值取向上与主流文化较为一致或至少没有反主流取向的文化现象。与此相异的则相对较慢。较为典型的如朦胧诗潮,从1978年12月的“今天”手抄本的秘密传递,到80年代初期的流行,也有两到三年的时间。还有像邓丽君的歌,等等。而从90年代至今,青年文化无论在价值取向上与主流文化是何种关系,传播速度都加快了,而方式也日益多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在青年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近几年青年文化的传播,之所以速度加快,互联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大话西游”现象,“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这些调侃歌曲,能够流行,都得益于互联网。

      如果把青年文化作为话语来看,则不仅有传播的问题,也有内容与形式的问题。从形式来看,青年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语言、文字、音乐、物品、服饰、集体行动等。语言包括日常语言和身体语言,这两者在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都运用得较少;此后被广泛运用。在这一时期的青年流行语中,当然也有青年的特色,但是这种特色并不显著,也就是说,青年人的日常语言和其他群体的日常语言并没有明显的区分。在青年人中流行的,在其他群体中同样也流行,如“下海”、“上山”之类。至于身体语言,由于人们对身体的传统看法,我国青年一般较少采用。不过,1988年的“油画人体艺术展”和“中国现代艺术展”及比基尼风潮,都是用身体来传达自身的情感、意愿等等,这一年也被当年的《解放日报》称为“裸体年”。

      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青年文化最常用的表现形式是文字,即诗歌、小说,除此之外,就是歌曲、影视和服饰。诗歌作为抒情言志的工具,在这一时期受到了青年的极大欢迎,北岛、舒婷等朦胧诗人几乎成了青年人的精神偶像。“伤痕文学”、“知青文学”、“寻根文学”,还有探索与实验性小说,也是青年文化的表现形式;邓丽君、崔健等人的歌曲,也几乎成为青年人的最爱。至于服饰,在这一时期的文化表现功能更是不言自明。当然,用服饰来展现自我的文化风潮的极致,当推1990年~1991年的“文化衫”潮。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青年文化的表现形式除了上述各种形式之外,占主导地位的是集体行动。虽然在1976年有四五运动,80年代初期也有“西单墙”事件,但是没有像这一时期发生的次数多、影响面大。这一时期的学潮和风波,无论其性质如何,但都表现了青年群体的某种价值取向,而这种价值取向也并非主流所倡导的,所以不同于60年代的红卫兵运动,可以说是青年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过,这种表现形式,在90年代初期之后就已经成为过去。诗歌、小说等等也逐渐淡出,而服饰在多元化的浪潮中人们也不再赋予它更多的意义,如政治、生活作风、品德之类,也就不再被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语言、音乐和物品成为三种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语言和音乐,甚至于人们可以用日常习用语、流行音乐和摇滚乐来界定青年文化,而从中寻绎青年文化的特质[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