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镇青年志愿服务发展模式初探

——对广东省佛山市的调查分析

作者简介:
谭建光(1960-),男,广东开平人,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学系主任,学报主编,教授,主要研究志愿服务与青少年发展;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何国森,广东人,广东佛山市团委书记;共青团佛山市委,广东 佛山 588000 刘珊,广东人,广东佛山市团委副书记,主要研究志愿服务与共青团工作。共青团佛山市委,广东 佛山 588000

原文出处: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通过以广东省佛山市及其所属县镇为典型案例的调查分析,中小城镇青年志愿服务的主要模式有:1.品牌带动模式,2.网络扩散模式,3.核心示范模式,4.团队支持模式,5.定点扶助模式。中小城镇青年志愿服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注意:适应与突破的关系、集中与开拓的关系、变化与持久的关系、活跃与深沉的关系。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2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5446(2002)02-0036-06

      近年来,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发展较快,引起党政部门和社会大众的关注。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等大城市,青年志愿服务已得到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的重视,产生了一系列调查研究成果[1]。然而,对中小城镇的志愿服务研究比较薄弱,缺乏有较高水平和较大指导、借鉴价值的成果。我们认为,中小城镇是联结城市与乡村的广大空间,对于志愿服务的社会辐射、社会扩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所以,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研究中心在佛山市团委、佛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支持下,对佛山市区及顺德、南海、三水、高明等县级市进行了调查,主要是对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对象、相关管理部门人员进行个别访谈;同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原始记录,力求对中小城镇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情况及不同模式有初步的了解。

      志愿者(VOLUNTEERS)一般是指基于某种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感而从事公益事业的人或人群[3]。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作为非营利组织(NGO)的组成部分,志愿者团体“凭着其规模小,灵活,并善于从底层调动积极性的特点,这种私人的非营利组织已经十分适合来填补现代社会产生的种种鸿沟。”[4]佛山市团委较早借鉴外国、港澳的经验,并继承和发扬“学雷锋”、“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在市区及所属县镇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从初期的艰辛探索到不断拓展、推进,已取得可喜的成效,因而受到我们的注意,选择其作为研究中小城镇志愿服务的典型地区。

      在研究初期,我们假设佛山市区、各县级市和镇的青年志愿服务具有较大的共性,但在实际调查中却发现它们有明显差异。据分析是受两种因素影响:一是文化习俗。每个市、县的文化习俗不同,群众的意识、心理、个性有差异,对志愿服务形式、内容的接受程度有区别,影响志愿团体对模式的选择。二是行政习惯。每个市、县在了解、学习邻近地区的经验时,由于存在竞争、攀比心理,不会全部吸收,总是有所调整、有所改变,突出本地的特色。调查中有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一些市、县青年志愿者团体负责人向我们了解外国、港澳志愿服务情况时,非常热心,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但当我们介绍邻近地区志愿服务经验时,他们在赞赏之余总是强调市情不同、县情不同,应该有所区别。因此,我们修改了研究假设,在探讨中小城镇志愿服务共性的同时,更加注意不同地区的模式比较,并且与该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相结合进行分析。

      一、中小城镇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的条件与限制

      本文所指的中小城镇,是人口在50万左右的城区和人口5-10万的镇,它们是大城市和广大农村之间的联系地带,又具有独立的存在与发展价值。从中国引入和倡扬志愿服务的历程看,具有“大城市——中小城镇——农村”的扩散轨迹。佛山市的青年志愿服务在1993年出现萌芽,逐渐发展壮大。其启动的时间比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迟,但是比内地许多城镇和农村早,具有独特的经历、经验、教训、体会。最初,佛山市青年志愿者热衷于学习广州、深圳、香港等大城市志愿服务的经验,实际运行过程却遇到许多困难。他们原以为是志愿者不够努力、不够认真,后来发现确实是中小城镇的条件、资源与大城市有区别,必须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1.经济资源——适度。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城镇与大城市的经济资源有差异。从经济发展速度和人均经济增长速度而言,顺德、南海等中小城镇快于大城市;但是从经济总量和综合经济实力比较,却有较大差距。因此,经济资源差异对于青年志愿服务发展有明显的影响。深圳市在志愿服务获得一定社会影响力之后,每次开展大型服务活动所筹集的资金超过几十万,甚至超过几百万,服务的范围广、声势大,这又为志愿团体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佛山市中小城镇志愿服务活动筹集的资金往往是几千、几万,很难超过10万,服务活动的水平和声势受到制约。从客观来看,同样一项志愿服务内容,大投资开发和小投资开发,其社会反响程度有极大差异。所以,中小城镇的青年志愿者,不能照搬大城市志愿服务的途径和方式,而必须选择与本地区经济资源相协调的方式。

      2.人文资源——朴实。改革开放以后,大众传播媒介发展迅速,中外文化信息交流日趋广泛,沿海城镇的人文环境发生了变化。然而,大城市与中小城镇的变化情况有所区别。大城市逐渐成为舆论化、象征性的人文环境,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非常明显。所以,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对传播媒介的依赖性较强。深圳市志愿服务发展初期,关于“外来青工权益保护状况调查”的结果,借助多家传媒的宣传报道,引起社会与党政部门高度重视,这反过来对志愿服务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小城镇虽然受大众传媒的影响逐渐增强,但仍然是人际关系影响较大的社会环境。民众对志愿服务的接受、支持程度,更多是受亲友、邻居、同事议论的影响。因此,中小城镇青年志愿者,不能单靠舆论宣传、大型活动争取民众,同时要靠深入细致、耐心周到的服务获得民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