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研究学风建设八倡谈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志坚(1932-),男,安徽省黟县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教学督导,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 100089

原文出处: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要克服青年研究中的浮躁、浅薄、缺严谨和少新见等问题,必须加强青年研究的学风建设。倡导选题实在有新意、观点准确忌片面、材料丰富求真实、多思后作重深度、严谨治学明学德、独立思考有创见、有建设意识重转化、文贵精萃有文采。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2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254(2002)02-0009-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青年研究弘扬了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目前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浮躁、浅薄、缺严谨和少新见。对此,我在和一些学友的交流切磋中有一个同感:当前青年研究的学风建设,特别需要从以下八个方面作出有力度的倡导:

      一倡选题实在有新意

      做研究选什么主题,立什么课题,要讲究实在。实在的要义,一是要体察社会的实际需要,二是要依据自己的实际水平。一个好的选题,应当是从实践中来并具有现实的意义。这就要有与时俱进的眼光,善于跟踪时代的发展,捕捉社会最需要作出理性回答而又是自己力所能及的问题。所谓新意,就是课题要有时代感,研究要有新视野,包括题目、观点、引用的材料都要力求新颖,尽量避免给读者以似曾相识的老面孔。常有青年朋友来咨询研究的题目,问及现在报刊需要什么样的文章,我经常的回答是:研究的题目存在于实践之中,青年中的热点和疑点,青年工作中的难点,恰是青年研究的重点。“跟时代紧些再紧些,离青年近些再近些,为青年和青年工作服务好些再好些。”是我多年来做研究用以自勉的座右铭。

      同实在相违的是虚华。选题切忌远离活的实践作冥思苦想,或盲目跟从他人已经做过的题目。因为,前者很容易引向华而不实,其结果只能是劳而无功;后者即是“嚼别人嚼过的馍”,不但乏味,而且很难有新意。

      选题的实在,还要求其容量宽窄适当。过于宽泛,往往要以牺牲深度为代价。过于狭窄,又会影响发挥。这就是说大题小作不好,小题大作也不宜,最好是专题深作。当然,什么算宽,什么算窄,是具有相对意义的,要依据课题的性质、时间、含量和投入来作因题制宜的衡量。

      二倡观点准确忌片面

      分析研究青年问题,离不开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判断,提出观点。观点和概念是对事物性质的准确表达,各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应用时要十分注重准确、贴切、恰到好处。观点和概念的准确无误,是评价一项研究报告或一篇著述科学性强弱的尺度。一个观点,一个概念,如果使用不当,不能确切表达作者所要描述的事物的性质,那么无论是“过”还是“不及”,都会丧失其科学性,乃至成为谬误。列宁曾经说过:真理超过一步,哪怕是极微小的一步,也会变成谬误。其意亦在于此。

      观点的偏激和片面,是青年研究中常见的一种硬伤。例如,在研究当代青年的特点中,有人认为“这一代青年同以往青年相比,如同长江的下游,宽阔平静,深沉内向”,“他们不轻信不盲从,对国外社会思潮眼花缭乱已成过去,对时髦不再盲目拜倒”,“青年人已不是航船上的水手而是舵手”。这样的观点就有失“过”的片面。青年终究正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之中,在充分肯定当代青年的积极面的同时,亦不应忽略其尚未成熟的弱点和不足。另也有人认为“这一代青年思想道德素质全面下降,不懂社会、不懂生活、不懂历史、不懂党和马列主义、不懂阶级斗争、不懂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又是另一种“不及”的片面性。生长在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年,有大量与时俱进的进步,仍然用阶级斗争为纲时代的标准作衡量,就会产生观点的失真。

      还有一种现象,即在研究中故意把观念推向极端,故作惊人之笔以制造轰动效果。如有人论证“大学生总是对的”(同“文革”时代鼓吹的“红卫兵运动天然合理”何其相似),有人向青年鼓吹“彻底地反传统”,论证“中国的传统如同一块朽木,除了还能长点磨菇以外别无他用”。这就远离了科学的治学之道。

      三倡材料丰富求真实

      青年研究中观点同材料的关系,有如红花与绿叶。常言道:红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有说服力的观点,不能缺少丰富的材料作支撑。一篇内容充实有血有肉的文章,总是论点正确加论据充分。只有论点而没有充分的论据,演绎推理从概念到概念,在名词上兜圈子,搞八股式起承转合,如此研究只能落入一种概念运动,产出“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作品。这不正是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所批评的那种“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象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

      材料的丰富和论据的充分,其基础是资料的准备。要善于围绕研究的主题,广泛占有有关的事例、数据、图表、典型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舍得在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精选上下工夫。不舍得在资料的准备上花费时间,没有充足的资料作根基就匆忙执笔,是做学问的一种偷懒取巧。近年来,一些有质量的研究成果,无不有赖于作者深入基层深入青年作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的基本功,无不有赖于作者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博采众长获取资料的能力。凡企望在青年研究领域有所成就者,都应十分重视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并持之以恒。依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采取常规手段或运用网络等现代手段建立自己的资料库,则更值得提倡。

      材料的引用务求真实。撰文著述所引用的数据、图表、事例、典范包括各种引语,都要认真查对核实,去伪存真。对一些看似精采但来历不明的资料,更要谨慎处之,倘无法查对其真,宁可暂时割爱。道听途说,信手拈来,编造数据,生造事例,乃做学问之大忌。举一小例:有文在论及青年的年龄上限时说,按照联合国的规定,45岁以下为青年。其实只要经过查核,就会发现联合国并无此规定。有过此说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在九十年代初,曾将人生的时期重新划分为: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59岁为中年人;60~74岁为年轻的老年(或称较老年人);75~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见《现代领导》杂志1991年第2期)。对此联合国并无认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编写的《八十年代青年的动向》中,只是提出: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把15~25岁的人作为青年的定义,可能已不太符合实际。在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青年问题地区会议上,仅有与会者和论文作者认为,可根据各国国情,把青年的年龄上限延推到30岁或35岁。直到如今,联合国在《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的文件中,仍把青年人口规定为15-24岁的年龄组。可见,未经查核的资料贸然引用,不仅少了科学性,更有害的是助长以讹传讹之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