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1世纪培养青少年的发展战略

作 者:
褚平 

作者简介:
褚平(1952-),男,天津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第一副院长,主要研究教育理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 100089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21世纪的中国,面临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培养和造就大批青少年人才。在培养思路上总体来讲应体现在培养的理念和价值取向上,树立“全面”意识,反对任何形式的片面性;在内容和方法上应突出“创新性”,反对“应试教育”;在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方面,坚持“公平性”和“宽容性”。同时要建构相应的策略与政策,并使之不断完善,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2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919(2002)01-0014-06

      一、问题的提出

      世纪之交,中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从新世纪开始,中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然而,新的21世纪从一开始就在许多方面显露出了某些难以逆转的趋势。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世界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发展趋势,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在现代化发展类型上属于“后发—外生型”国家的未来发展而言,既是一种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将面临前所未有过的严峻挑战。

      中国将如何应对这种挑战?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从内容来看,其应对策略必将超越单纯的经济领域,而涉及到社会的政治、文化等领域。然而,就其最基本的应对策略而言,可以归纳为培养和造就适应新世纪发展需求的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青年人才大军。这是因为,在全球化的条件下,无论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还是经济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因此,对于21世纪的中国而言,如何培养和造就大批青少年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本文就“中国21世纪培养青少年的发展战略”这一主题,谈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培养青少年的总体思路问题;二是培养青少年的具体战略问题。而在正式进入主题之前,我想首先界定一下本文所说的中国青少年的概念。

      文中所说“青少年”一词,在我国指涉青年和少年儿童这两个群体。“少年儿童”,指6岁~14岁或15岁的中小学生,不含学龄前儿童。据《1998年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统计数据,1997年中国6岁~14岁的少年儿童人口总计为210,259,624,占总人口的17.01%。“青年”一词,指14岁~28岁(即入团到退团年龄)或14岁以上-35岁以下年龄群体的人口。近年来,多数学者倾向于将青年的年龄界定为28岁,而不是35岁以下,甚至还有学者曾经撰文,认为应与国际社会接轨,将其界定在25岁以下[1]。但迄今为止,有关青少年工作的实际部门并未采用25岁以下这一界定标准,仍然界定在28岁以下,有时甚至是以35岁以下为标准。据1996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15岁~29岁的人口有321,285,000,占总人口的26.25%。6岁~35岁的人口为676,909,000,占总人口的55.06%[2]。在本文,有关青少年的年龄界定,我采取一种折中的、目前仍为多数学者和政府相关部门及群众团体的实际工作者所认可的标准,即将6岁~28岁这一年龄段的人口群体视为青少年。它除了大、中、小学生外,还包括一部分职业青年(这与韩国、日本及不少西方国家有所不同,他们常常将青少年的年龄界定在25岁以下,有时甚至还不包括职业青年)。

      二、中国21世纪培养青少年的总体思路

      中国要在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一番,并到21世纪中叶,跻身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关键是要培养与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各种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着力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并明确指出,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

      根据上述目标和要求,我认为,中国21世纪培养青少年的总体思路是:

      (一)在青少年培养的理念和价值取向上,树立“全面”意识,反对任何形式的片面性

      21世纪的中国青少年培养,是对所有中国青少年或一切中国青少年的全面培养。这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1.从培养对象来看,对青少年的培养,不仅仅是对少部分青少年的培养,即培养所谓的青少年“精英”;也不仅仅是对少部分地区,如发达地区青年的培养,而是对全社会所有青少年或一切青少年的培养。从人才培养的层次来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数以千万计”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科技精英”、“管理精英”、“政治精英”、“文化精英”等高级专门人才,而且,也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从人才培养的区域分布来看,不仅东部地区的发展需要培养人才,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同样也需要培养人才。而且,随着开发西部战略的深入,更凸显西部培养人才的重要性。目前,在培养一切青少年方面,正在兴起、且前景看好的“网络教育”(即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等手段将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制作并实现远程运输的现代远程教育方式),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功能。正如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顾宗连所说:“网络教育特点是大众化,与以精英教育为特点的传统教育相互补充,在全面提高我国人民整体素质的进程中完成各自的使命。”2001年“网上人大”在拉萨招生,160名学员坐在家里,就能够与远隔千山万水的名师交流,接受中国人民大学的高等教育,使得雪域高原的西藏,没费一砖一瓦,就拥有了一所名牌大学。可见,“网络”催生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它开始走进西部,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而广大的青少年,包括中西部地区的青少年,将在日益兴起的“网络教育”中受益、成长。

      2.从培养目标来看,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是对青少年的全面培养,而不是任何形式的片面培养。对青少年的培养,必须促使青少年个体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青少年培养方面,曾经犯过严重错误。即由于过分强调青少年培养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而忽视青少年培养的“经济功能”和“个体发展功能”,因而出现了只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忽视文化科学知识传授和健全人格教育的现象,其结果是造成了严重的“人才断层”现象和“人格扭曲”、“人格分裂”现象,给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民族振兴大业及其青少年的健康发展等,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后,从上到下都高度重视教育和青少年培养的“经济功能”,但客观地讲,在一定程度上又出现了另一种不良倾向。即片面强调“智育”而不重视“德育”的所谓“重智轻德”的现象。这种现象导致的最极端后果便是一位中学生亲手将对自己期待过高的母亲活活杀掉(此案曾引起媒体、政府官员和普通民众的高度关注,一度成为社会的热点)。因此,在21世纪,尽管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青少年文化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培养,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人才,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素质的培养也不能忽视,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互联网越来越普及、西方价值观的渗透愈来愈明显的情况下,必须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促使他们全面、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