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与培养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热点。如何整合各学科的研究成果 ,探索青少年素质养成的复杂过程,进而高屋建瓴地从整体上加以适度调控,力求高效低耗 地培养出中国后发型现代化需要的人才,应是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少年教育和研究工作者的重 要任务。我们愿在此作一抛砖引玉的尝试。 一、概念的厘定和理论的背景 (一)概念的厘定 对于人的素质的定义,有关的描述不下数十种,本研究吸纳各家之言,并根据自身的把握 ,对“素质”定义如下: 简单地说,这是以个人的获得性遗传为基础,以社会的文化传递为外部条件,以主体的个 人意愿(主动)和个人经历(被动)为内部条件,经由一定的养成途径,逐步形成的以价值观为 核心的个人素养和品质。展开具体地说,就是以个人既有素质——初始阶段主要是以个人生 物和文化的获得性遗传为基础,以文化传递——包括传统、习俗、教育、传媒乃至日常生活 等时空环境——为外部条件;以个人本能需求和外界压力的互动、在个人个性特征的制约下 不断生成的个人意愿——为主动性的内部条件,或以个人的特殊经历、长期性日常接触与个 人个性特征的相互作用——为被动性的内部条件;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自律或他律的养 成模式,最终逐步形成和内化为以社会适应为外壳,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个人修养和品质。而 个人在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时所表现的态度,以及对自身潜在能力和习得知识、能力的有效 运用,是个人素质的外化表现。 这里有两个问题应予说明: 1、素质与素养的关系是质与量的关系,素养累积而成素质。个体在主客观、内外因的整合 作用中,朝着一定的方向经过分阶段的发展,才能累积、形成某一方面稳定的素质。我们可 以说,一个人在其人生各个阶段中的“既有素质”等于其“遗传素质+后天素养n1+n2+n3 ……”。素养较不稳定,比较容易受主客观、内外因条件变化的影响;素质则比较稳定,通 常情况下较少受条件变化的影响。 2、素质是分层次的,人的素质可分为三大层面。一些社会学家将人类社会分为三大层面, 即物质——生存层面、伦理——生活层面、精神——存在层面,对应着这三大层面也就有了 物质价值观、伦理价值观和精神价值观,以这些价值观为核心,就构成了个人素质的三大层 面,这些素质将使个人能从容面对不同层面的社会适应。各个层面的素质还可分为多个方面 ,而且这些方面素质的要素,将随社会的变迁、转型而发生演变。这将在后文进一步展开阐 述。 (二)理论的背景 1、内在的理论视角和框架 ①场论 本文试图以“场”论的理论视角对素质养成过程作宏观的勾勒和整体的把握。 所谓“场”,就是“被看成相互依存事实的整体”,以及以此为视角去研究问题的思路和 方法。最初,“场”是爱因斯坦核物理学的重要发现之一;随后,这一理论在数学、自然 科学、格式塔心理学、决策学等学科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开拓了更多学科的理论视野。本研 究 所阐述的“素质养成场”,就是将人的素质养成中的种种因素作为一个“相互依存事实的 整体”来把握、探究,在这一特定的系统关系场中,至少包括:社会时空环境、个人接受结 构、素质养成途径和模式、素质取向目标等四个子系统或分场,而在这些子系统和分场之下 还有众多的次子系统、次分场。这些子系统-分场之间以及其内部存在着正负驱力和影响, 它们彼此冲突、又相互补充,生成一种自组织的平衡——失衡——新平衡的动态关系。在这 些场中,一些间接或直接与素质相关或素质本身的各项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作为“ 矢量”产生合力作用,最终耦合成形态多样的素质统一体——具有不同素质的个人。 ②机制论 “机制”原来是指机器运转过程中的各零部件由于某种机理形成的联系和运转方式。今天 ,机制一词已由工程技术领域和生物、医学领域进入到社会科学领域。本研究引入这一理论 视角,就是试图要在中观和微观层面上,揭示素质养成场中种种要素间联系方式的性质,诸 如因果性、非均衡性、互动性等等;以及探寻其动态运转的大致规律及其变异。只有把握了 这些联系和运转的特点,青少年的素质养成,才能由被组织状态转为自组织状态,施教者才 有可能在适当的时空背景中予以受教育者及时而恰到好处的调教。这样所谓的“因时施教” 、“因材施教”才能真正付诸实施,才能获取最理想的教育效益。 2、理论的实际引用 ①发生认识论的延伸 皮亚杰对认识的发生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发生认识论”,他用“图式”、“适应” 、“同化”等一系列概念和分析深刻地揭示了认识发生的特性,全面分析了认识发展的状态 及其过程。我们认为,素质养成与认识发展的过程存在着同构关系,可以把素质养成的过程 看作是认识发展过程的大延伸,不过因其涉及的范围更广、包括的内容更丰富,也存在着以 下的差异和特点: a、我们在研究中将“认知图式”延伸为“既有素质”,而“既有素质”由于包括的要素比 “认知图式”更多、更复杂并且稳定,因此“既有素质”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比“认知 图式”长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