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动中整合与发展

——新世纪中国社会价值观和青年价值观的演进态势

作 者: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 上海社科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原文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2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1世纪,人类社会正在和将要发生巨大的革命性变革,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 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步入新世纪伟大振兴的中国,究 竟要选择怎样的文化发展目标和战略?怎样去实现它?党的十五大报告和最近江泽民总书记的 “七一”讲话已经有了明确的结论,那就是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 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这是整合我国社会各阶层、各种亚文化的基本尺度和共同 目标。那么,具体到文化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具体到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当代青年 ,整合何以可能?用什么来整合?这既是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必须及时得到解决的实际问题 ,否则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当代性、世界性和年轻性就无法落实。本文拟就社会价值观整合和 青年价值观整合谈一些看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 层,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等。 这些新的社会阶层,无论是年龄、思想、观念还是具体的行为选择,都有许多新生的特点, 催生着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向“新”、“年轻”上靠拢;而其中的易变性、不确定性和负面 因子又给新文化的“年轻化”标出限度。这正反两方面的情况明显地折射到对当代青年群体 的整体评价上。有人认为,青年人现在是一盘散沙,什么样的情况都有。对他们讲道理他们 不听;给他们提中肯的建议他们不睬;担心他们今后的发展,他们说你自作多情,真是没办 法。现在要像过去那样一声号召把他们凝聚起来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除非给好处费。当然 ,表面上他们学习邓小平理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态度很合作,可心里在想什么?笑什 么?认同什么?不知道。这是最可怕的。他们的心口不一可能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命运。也有 人 认为,没什么关系,没什么大不了,他们只要认真赚钱、买房、娶妻生子,不闹事,不来向 父母伸手就行。还有人认为,不要只看到他们不好的一面。他们往往是形散而神不散,他们 的创造力、魄力、聪明,我们已经没有了。现在哪一个公司少得了年轻人,他们才是公司发 展的生命线。

      评价中如此多元的青年,究竟能不能用一些共同价值观把他们整合起来?要回答这个问题, 必须首先说清楚整个社会价值观整合的可能性。换句话说,青年价值观的整合问题是新时期 社会价值观整合的一个子问题。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由经济体制改革带动,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价值 观念上的激烈冲突和深刻变化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人的主体意识被唤醒,但多元利益 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增多;价值体系的重心开始转移,由高度政治化、道德化的价值取向转 变为以经济为基础的功利、实用倾向,但政治化、道德化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功利和实用 取向的消极作用也表现得较为突出;人们的价值行为发生转变,逐步开始从权力化的目标模 式走向实力化的目标模式;社会价值体系的运作机制发生转变,从静态调节为主走向动态调 节为主,整个社会的活力增强、节奏感加快的同时,不安定感和失落感上升。

      讨论新时期社会价值观的整合当以上述四个方面的变化为基础。当然从个人、微观的方面 去看,价值观变化的内容会更多、更复杂也更具体。但是,微观、个人价值观念的变化离不 开宏观的大背景。就目前情况来说,解决宏观、社会层次上的问题远比一个一个回答个人的 思想问题重要。个人,尤其是一般群众个人的价值观念转变,要让人们自己在实践中解决。 而国家、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变革与整合,则需要决策层和领导层集中注意力,从深层和高 层次上加以处理,开展新型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建设,以达到多元统一的目的。

      所谓价值观整合,一方面就是指多元基础上的统一、合成。这里,对统一要有正确辩证的 理解。如果仅仅把统一理解为单一,即要求所有的人对任何事情都只有唯一的评价标准,那 么在价值领域中,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不仅人们的主观态度势必会有所不同,而且事实 上每一客体对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正确的科学的统一观,包括两种意思:一种是以一 个主体为基点的多种价值的统一,另一种是不同主体之间的价值统一。对于第一种统一,每 个人都知道如何完成——或者在多种价值中选择一个,或者改造客体。而不同主体之间的统 一就要取决于他们在利益、需要、能力、条件方面的一致性和相互关联。在有共同点的地方 ,不同的主体会有共同的价值和价值标准;在没有共同点的地方,不同的主体之间不可能有 共同的统一的价值。这是价值主体论的必然结论。“寻求共同点”是处理多元价值冲突,形 成 统一意志或一致意见的一条基本途径。

      所谓价值观的整合,另一方面还包括着一定原则基础上的共存、妥协。并非所有的整合都 是完全统一的。有些看起来是相互对立、矛盾、冲撞的价值观念仍然可以在对一些最基本价 值支点的认同中整合起来。这里,整合实际上成了一个多元价值观共同存在并取得健康发展 的活的框架结构。

      新时期社会价值观的整合在这样两个前提下是可能的,其一是充分认识多元价值资源的差 别,其二是充分挖掘不同价值资源的共同点。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经济运行机制转轨以来 ,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中国传统的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系、蕴涵在市场经济 中的一套价值观念体系,这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是造成新时期上述四点价值观冲突变化的主 要原因。谈整合的可能性就必须围绕这三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价值资源进行理论思考 。一方面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市 场经济价值观念在服务对象、作用方式和运行机制上存在很大差别,整合的目的不是要消融 这些差别,而是承认差异,承认多样化生活方式基础上它们各自发挥影响的合理性;另一方 面,我们又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把握三者在某些具体环节上的共通之处,使三者围 绕着共同点在新时期价值观建设中分而有序、和而不同,在多元分化基础上有共同的价值认 定。所以整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统一,而是承认、包容差异基础上的价值观的丰富开掘。离 开这一点,奢望无差别的统一是不现实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