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手”的伦理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作 者:

作者简介:
乔洪武(1956-),男,河南南阳人,经济学博士,武汉大学商学院教授。(湖北 武汉 430072)

原文出处:
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看不见的手”是斯密经济学理论中引用频率最高和最为著名的概念。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只“看不见的手”,就应该从分析它在人的利己心和利他心之间所起的桥梁和中介作用的基础上,揭示其所蕴含的伦理价值,进而深入探讨“看不见的手”对于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所具有的伟大作用。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12 期

字号:

      一

      亚当·斯密(1723.6.5-1790.7.17)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现代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他的两部陈列于人类不朽之作圣殿中的科学巨著——《道德情操论》(1759年)和《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奠定了他在世界伦理学说史和经济学说史上的权威地位。在斯密的著作中,被后人引用频率最高、最为著名的一个术语就是“看不见的手”。在其著述中,他曾三次提到“看不见的手”这一术语。第一次是在《天文学说史》这篇论文中,它于1795年在斯密去世后才发表。在这篇论文中,斯密指出:“火炽热,冷水清凉,重的物体下落,较轻的物质向上飘扬,这一切都是它们的本质使然。在这些现象中,我们都感到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在这里,斯密所讲的“看不见的手”是指隐藏在自然现象后面的客观规律。第二次,也是首次公开发表的提到“看不见的手”的论述,就出现在《道德情操论》中。在这里,客观的自然规律已经被引入到社会领域,变成了维系社会、特别是维系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道德情操论》第四卷“论效用对赞同情感的作用”中,斯密写道:“天性很可能以这种方式来欺骗我们。正是这种蒙骗不断地唤起和保持人类勤劳的动机。正是这种蒙骗,最初促使人类耕种土地,建造房屋,创立城市和国家,在所有的科学和艺术领域中有所发现、有所前进。这些科学和艺术,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使之更加丰富多彩;完全改变了世界面貌,使自然界的原始森林变成适宜于耕种的平原,把沉睡荒凉的海洋变成新的粮库,变成通达大陆上各个国家的行车大道。土地因为人类的这些劳动而加倍地肥沃,维持着成千上万人的生存。骄傲而冷酷的地主眺望自己的大片土地,却并不想到自己同胞们的需要,而只想独自消费从土地上得到的一切收获物,是徒劳的。眼睛大于肚子,这句朴实而又通俗的谚语,用到他身上最为合适。他的胃容量同无底的欲望不相适应,而且容纳的东西决不会超过一个最普通的农民的胃。他不得不把自己所消费不了的东西分给用最好的方法来烹制他自己亨用的那点东西的那些人;……富人只是从这大量的产品中选用了最贵重和最中意的东西。他们的消费量比穷人少,尽管他们的天性是自私的和贪婪的,虽然他们只图自己方便,虽然他们雇用千百人来为自己劳动的唯一目的是满足自己无聊而又贪得无厌的欲望,但是他们还是同穷人一样分享他们所作一切改良的成果。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们对生活必需品作出几乎同土地在平均分配给全体居民的情况下所能作出的一样的分配,从而不知不觉地增进了社会利益,并为不断增多的人口提供生活资料。”(注: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29-230页。)

      在《道德情操论》出版17年后,斯密在《国富论》中又一次提到“看不见的手”的概念:“确实,他(指进入市场领域中的人——引者注)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由于宁愿投资支持国内产业而不支持国外产业,他只是盘算他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注: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27页。)

      德国哲学家斯卡尔钦茨基在1878年发表过《斯密的道德哲学及其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一文,认为斯密在1759年写作《道德情操论》时的人性论是利他主义的,而在1776年写作《国富论》时的人性论是利己主义的。原因就在于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这句话,隐含着他对利己主义的赞扬。因此,他提出了所谓“斯密难题”的问题。实际上,我们对比斯密的上述两段话不难发现,这两段出自不同年代、不同著作中的话,要表达的意思是完全相同的,只不过前一段话中所说的受看不见的手引导的是自私而又贪婪的地主,后一段话中换成了同样自私的商人。首先,它可以证明斯密的这两部巨著确实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它们都是斯密的一项庞大研究计划的组成部分。其次,它表明了斯密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取向的一贯性。实际上,《道德情操论》自出版至斯密去世的30年间,先后被重印过5次,在作者一生的最后一年所作的修订中,作者进行了一些增补,但并没有更改其中的任何观点。这表明作者是抱着同一信仰去世的。因此,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籍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对那种割裂斯密理论的一致性并且片面理解斯密关于人的自利心的观点给予了批驳,指出:“自利行为的信奉者和倡导者在亚当·斯密著作中已经找到的那种支持是误解的产物。如果从更广泛的角度和以无偏袒的态度来理解斯密,那么就很难找到那种支持。……对斯密那广博的近代经济中人类观点的狭隘理解,正是当代经济理论的主要缺陷之一。”(注:Amartya Sen:On Ethics and Economic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7,2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