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性的意义和价值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根法(1939-),男,上海南汇人,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复旦大学:社科版

内容提要:

在当今这个高扬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我们绝不能忽视德性的价值。德性作为精神性的内在品质,具有思想的功能,是一个人的灵性生命成长的“活泉”,也是生命力的“启动器”和自我规范的“自动器”。德性作为一种价值原则,具有终极性,是提升生活原则和生活价值目标的内动力。德性作为一切人类价值的基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导向性,对于引导知识的合理应用、法律的公正实施和社会文明的健康发展,都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从德性特征的分析中,可引出德性的内在价值和外在意义。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什么才是幸福美满的人生?这一追问原本是古老的,也是中国式的。然而,对于大多数的现代人来说,他们的答案却可能完全是现代式的。这一追问要告诉人们的是,道德实质上就是追寻美满人生的一连串不间断的活动,而当我们如此这般地界定道德时,此时的道德也就是德性,它与现代道德的最大差别也许就在于,现代道德只涉及人与人之间利害冲突的场合以及对规则的信守,而传统的德性却要人知晓什么样的人生才是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

      一、德性的特点

      探究德性的特点,首先需要追问德性是什么。在古代,德性常常作为道德的同义词来使用,这一点中外皆然。中国传统道德正是建立在德性的基础上,并把道德直接理解为人的德性。比如一部《论语》,我们很难发现有关道德目的的明确定义,孔子主要是教人在具体的境况中如何做出道德的行为,而不是从理论上教学生究竟什么才是道德的清晰的定义。现代新儒家持有同样观点,把德性视为品质或道德品质。在新儒家的论著中,直接把德性界定为道德品质,比如张君励等常常把德性和道德作为同类概念来使用。在西方伦理思想中,最初很长一个时期,伦理视野思考都集中在人的德性特征上,亚里士多德直接把伦理学定义为是“研究德性的科学”,并把德性定义为人的品质。他在尼各马柯伦理学中写道:“那些被称赞的或可贵的品质就是德性。”美国当代著名伦理学家弗兰克纳认为德性伦理不以义务判断或原则作为道德基础,而是以道德品质判断当作基础。他在《善的求索》一书中写道,德性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或力求具有的心灵的气质、习惯、品质或品性。麦金太尔把德性直接理解为人的品质。他在《德性之后》一书中,把德性既看作是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所必需的品质,又看作是善于整体生活的善的品质。德性作为精神性的内在品质,它具有独特的价值特征。

      叔本华曾说过:“具有真正道德价值的行为还有另一个特点,它完全是内在的,因此不太明显。”[1-p363]德性的价值的着眼点只是一种个人品性的培养,或一个人的精神的提升活动。现代人所谈论的道德往往是,要求人共同地遵行一些现行的准则,而这些准则却或多或少地与个人和他人的实在利益挂上了钩,从这个意义上看,现代的道德规则常常是客观的,带有外在强制性的特征,而德性所讲求的却是个人对幸福人生的自觉的体验,所以用我们中国古老的哲学术语来说,德性的道德也就是“为己之学”,即成就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学问。

      德性的另一种特点或许我们可以把它表述为终极性。一个人的生命总是表现为实现某种目标,这种目标也就构成了人生的终极价值。亚里士多德把个人的最终目标看作是对幸福的求取。“幸福”一词当然是一个盒子,里面可以装盛各种不同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却需要理性的人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加以选择的。一个人之所以幸福,其实质内容必然离不开德性之内容本身。所以,德性也就是那些能使我们获得幸福的内在品质。

      假如以上所说成立,我们也就很自然地可以看到,德性所表现的另一个特征便是德福一致。对于德与福的关系问题,现代的道德学家几乎难以解答,因为他们着眼于经验的现实,而这些现实所提供的非但不是一致,还常常相反。如果以传统的德性理论的立场来看,德与福的一致甚至根本不需要同体异用的诡谲的言说,而可以直接依于德性的内在特征加以圆满而妥贴地解决,因为福本身原不在于对外在物的占有,而必依于德性本身来作独立的界定。因而道德也就从根本上排除了现代性的那种工具性的特征,换言之,依德性理论,一个没有德性的人根本就无法获得幸福。与此同时,一个幸福的人就不可能没有德性。

      德性之价值常常为现代道德哲学所不备,我们说德性是一个人追求自己品质的一连串活动,而这种活动显然不是对外在规则性知识的一种把握、一种认识,这样一种认识与成就德性没有任何的关系。我们常常说一个医生可以将《千金要方》背得滚瓜烂熟,但是面对个具体的病人这些生记硬背出来的“要方”却并没有用处,所以我们说一个好的医生并不在于他“病方”记得多熟,而在于他能对具体的病人作出准确的诊断,与此同理,对于一种道德,并不是说人们对道德规则的记诵得多,其价值才能体现,而是说,一个人能根据不同的境况,不同的时空作出合宜的选择和践行,中国古人常常说做事要合乎中道,要避免过犹不及,正是由于德性之知所体现的本质特性。亚里士多德说,选择性是“德性所固有的最大特点,它比行为更能判断一个人的品格”[2-p48]事实就是这样,任何一种道德决择和道德实践都是在具体的场合中完成的,而德性道德的根本意义就在于指导人们亲自经历事件本身,并依据事件之不同而作出不同的选择。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看到德性的一个最大特点即是德性之知不是纯知、理知,而是亲知,体知。德性的体认,通常是通过良知对是非善恶的分辨、选择来实现的。

      当然,除此之外,德性还常常表现为在逆境中为人生把航。所以德性的特点常常在人生抗争中展现其风采。德性的潜在力是在生活的矛盾中、在对立面的抗争中得到最充分的展现。在生活中遇到困境、危险、诱惑和磨难时,不仅不为之所征服,反而使德性力量有了真正用武之地。因为心灵的振奋通常只有在危险和劳苦之中才能显示出来。事实上,没有困难,也就没有努力奋斗的需要;没有诱惑,也就没有自我控制的训练,而且也就没有德性。从这个意义上,困苦和不幸往往是德性力量的源泉。一个人通过承受各种矛盾和苦难而获得的德性是一种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不会轻易丧失,而且使德性具有更深刻的底蕴,内蕴着更大的力量。德性的品格表现为爱一切美好的东西,憎恨一切恶的东西。这种爱憎分明的品格所表现出无私无畏的浩然之气,成为与邪恶势力相对抗的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