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曹德本,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方妍,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市,100084)

原文出处:
政治学研究

内容提要: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伦理准则是义利统一,关键环节是贤者治国,核心内容是民本文化,理想追求是三大和谐,在面向21世纪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优秀传统,为以德治国服务。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09 期

字号: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社会基本的治国方略,是以儒家为主,通过吸收各家思想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不仅有深厚的思想渊源,而且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思想体系。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尧舜之治。据《尚书·尧典》记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意思是说,尧昭明其德治,不仅使九族内和谐,也使其余百姓、乃至所有氏族实现和谐。又据《尚书·皋陶谟》所载,舜与大臣皋陶论政,皋陶讲道:“允迪厥德”、“行有九德”,又讲“九德”为“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关于“九德”,曾运乾《尚书正读》引金履祥论“九德”:“九德凡十八字,而为九德者,上九字其资质,下九字则进修。”(注:参见金景芳、吕绍纲:《〈尚书·虞夏书〉新解》,第197页,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尚书·皋陶谟》是研究舜之德治的重要史料,孔子认为“《皋陶谟》可以观治”。舜诚恳地实行德治,并提出九德作为人格德行的品质以及选贤的标准。尧舜之治是中国古代较早的德治,孟子认为:“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注:《孟子·离娄上》。)。荀子也认为:“尧舜者,至天下之善教化者也,南面而听天下,生民之属莫不振动从服以德顺之。”(注:《荀子·正论》。)在商周春秋时期,关于德治的思想资料也是比较丰富的,据《尚书·盘庚上》记载:“施实德于民”,盘庚是商代君主成汤的第十世孙,在迁都时告谕臣民,主张对民实施真正的德治。“我时其惟殷先哲王德”,(注:《尚书·康诰》。)这是周公对康叔的告诫之辞,意谓我向往殷先世圣明君主的德治。“顾乃德,远乃猷裕”,(注:《尚书·康诰》。)周公告诫,回顾所行德治,治国之道远大。“经德秉哲”(注:《尚书·酒诰》。)周公告诫,应秉持恭敬之心推行德治。“罔不惟德之勤”(注:《尚书·吕刑》。)周穆王告诫,要勤勉于德治。据《左传》所载:“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邪”(注:《左传·隐公十一》。),“德,国家之基也”(注:《左传·襄公二四》。),“甚德而度,德不失民”(注:《左传·襄公三十一》。),“德以治民”(注:《左传·僖公三三》。),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春秋时期,德治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并作为重要的思想引起广泛的重视。从尧舜之治到商周春秋时期,这种注重德治的社会风尚,成为中国传统德治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步入秦汉时期,随着中国封建制的确立,在总结秦亡的历史教训中,人们逐步认识到儒家所主张的德治是历史的选择,儒家德治以尧舜之治为底蕴,继承传统的“有德惟刑”(注:《尚书·吕刑》。)、“德立刑行”(注:《左传·宣公十二》。)的思想,兼采法家的法治主张,援引道家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思想,吸取墨家兼爱尚同的主张,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德治里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治国方略。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作为完善的思想体系,既有哲学基础,又有伦理准则,既突出了关键环节,又阐发了核心内容,在最终目标上又有了高尚的理想追求,从而形成了底蕴雄厚的文化构建。

      一、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是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的,有一个从哲学的高度立论的理论基石,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天人之辨,它的表现形式有殷周天命观、自然天道观、理学天理观,天论天命观,还是天道观,以及天理观,都不是孤立地讲天命、天道、天理,而是与人命、人道、人理相联系的,人命是指人世间的命运,人道是指人事之道,人理是指人伦之理。讲天命、天道、天理为人世间的人命、人道、人理寻求哲学上的理论根据,从而为人道服从天道、人命服从天命、人理服从天理进行论证,这就是司马迁所谓“究天人之际”,即从哲学的高度探究天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研究天人合一的道理。

      天命观源于殷周之际,据《尚书》记载:“有夏多罪,天命殛之”(注:《尚书·汤誓》。),“惟助王宅天命”(注:《尚书·康诰》。),后世的一些思想家继承了殷周天命观,宣扬天命是上帝的意志和命令,是人世间的最高主宰,认为人世间的君主奉天之命,代天理政,君权天授。

      儒家奠基人孔子在世界本源问题上修正了殷周天命观,但仍然宣扬天命作为人世间最高的主宰,他说:“五十而知天命”(注:《论语·为政》。),“畏天命”(注:《论语·季氏》。)。孔子认为,天命是上帝的意志和命令,它主宰着世界万物的生灭变化和四时运行,也主宰着人世间的得失,承认天命并对天命报着敬畏的态度,孔子的天命观注重修己而体认天命。

      汉代董仲舒继承殷周天命观,他说:“天以天下予尧舜,尧舜受命于天而王天下。”(注:《春秋繁露·尧舜汤武》。)“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注:《春秋繁露·为人者天》。)“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注:《举贤良对策一》。)“天之任德不任刑。”(注:《举贤良对策一》。)董仲舒认为,天是最高的主宰,人世间的成败得失是天命使然,天子受命于天,禀承天意以治理天下,天任德不任刑罚,君主应当行仁政。董仲舒以天命观论证封建王权的合理性。

      总之,殷周天命观认为天命是上帝的意志和命令,君主代天理政,效法天命而行政事,这一切都是出于天命使然,这样,人世间的王权以非人间的神秘力量为主宰,是向世人昭示王权源于天命,这是一种原始形态的天人之辨。

      天道观是春秋时期比较流行的思想,“天道盈而不溢”,“天道皇皇,日月以为常”。(注:《国语·越语下》。)据《左传》记载:“礼以顺天,人之道也。”(注:《左传·文公十五》。)“忠信笃敬,上下同之,天之道也。”(注:《左传·襄公二十二》。)“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注:《左传·昭公十八》。),在春秋时期,天道多指天象变化,并含有推算人的吉凶祸福的迷信成分。后来的自然天道观,其含义既有神秘的必然性,又有客观规律和法则,在不同的思想家中,其含义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他们都认为天道与人道相联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