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古代德治的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亚彬 《光明日报》理论部

原文出处:
哲学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德治何以可能

      所谓“德治”是以道德作为治理国家的主要手段。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何以能够成为治理国家的手段呢?一般认为,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前者即观念上层建筑,由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念组成,后者即政治上层建筑,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构和政党、社会集团等,政权机构是其核心。政治上层建筑运用强制手段把人们的行为控制在一定的秩序范围内,它作为思想的“物质附属物”,是通过人们的意识自觉建立的。观念上层建筑利用舆论工具论证一定经济、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并规范和控制人们的思想、行为。观念上层建筑是政治上层建筑的灵魂。政治上层建筑的建立和运行都必须以一定的观念为指导。所谓治理国家即统治者利用国家政权调节各方面的社会关系,建立并维护一定的统治秩序。调节社会关系,必须使用一定的手段,这个手段不外乎各种观念上层建筑,一旦某种意识形态用来为建立并维护一定的统治秩序服务,它就可能成为治理国家的手段。在人类历史上,有过使用各种意识形态治国的理论与实践。如以政治法律治国为法治;以哲学治国则如柏拉图的“哲学王”统治,即国家的统治者应是具有统治国家知识的哲学家;关于艺术治国,较典型的是《乐记》中的音乐治国思想;以宗教治国如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封建统治;以道德治国则为德治等。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治国方略都不是只以一种手段治国,而是以一种为主,辅之以其他手段。

      道德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及对社会关系的调节具有与其他观念上层建筑不同的特点,它是从个人和社会整体、个人对他人的义务或利害关系上来反映社会的现实状况,并借助于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理想等形式来实现。道德把现实社会中的现象、关系和行为区分为有利的和有害的,善的和恶的,应当的和不应当的,正义的和非正义的,并在这种对立中反映社会现实。在此基础上,通过评价、命令、教育、指导、示范、激励、沟通等方式、途径来调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规范人们的行为。它以“应当怎样”为尺度衡量和评价人们行为的现状,并力图使“现状”符合于“应当”。道德调节不仅通过指导社会的整体活动来完成,而且更重要的是从指导社会活动转化为指导个人行为。在这种指导中,重要的不是使人们了解关于社会关系的知识本身,而是这种知识在道德抉择中的价值,并通过社会和个人的努力,使之成为人们的内心信念。道德之所以能够从一般的意识形态上升为治国方略,就在于它所要建立的伦理秩序包含着统治者所需要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思想秩序。

      二、儒家德治思想的内涵

      我国古代系统的德治思想是先秦时期儒家提出的。孔子在继承周公“敬德保民”、“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怀保小民”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下引《论语》只注篇名),确定了儒家德治思想的基本内涵。孟子进一步把它发展成“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孙丑上》。下引《孟子》只注篇名)的仁政主张。荀子则在继承孔子并吸收法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隆礼重法主张,他说:“治之经,礼与刑。”(《荀子·成相》。下引《荀子》只注篇名)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并未得到诸侯国统治者的采纳。到西汉,随着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其德治思想开始付诸实践,并成为此后两千年封建国家基本的治国方略。

      在我国古代,君、臣、民构成了基本的社会框架,三者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涵盖了各方面的社会关系。君是最高统治者,民为被统治者,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及商品流通,臣是君统治民的中介和工具,君臣共同构成统治阶级。正如韩愈在《原道》中所说:“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贷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德治即是按照道德原则处理这三者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一定的伦理秩序。

      第一,以道德作为处理君臣关系的准则。孔子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孟子继承了孔子这一思想,明确指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上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下》)在孔孟看来,君臣关系中,君处于主动地位,上行下效,君对臣的态度决定了臣对君的态度。荀子则认为,为人君应“以礼分施,均遍而不偏”,为人臣要“以礼待君,忠顺而不懈”。(《君道》)只要君臣以礼相待,他们的关系就会和谐,就能共同对民进行统治。君臣的和谐是处理好君民关系的前提。

      第二,以道德作为处理君民关系的原则。儒家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看到了人民在改朝换代过程中显示出的巨大力量,认识到人民创造的财富是社会存在与发展以及统治者维持统治的基础,人心的向背决定了天下的得失。同时又对人民的苦难寄予深切的同情,试图说服统治者减轻剥削,将剥削限制在一定程度内,缓和阶级矛盾。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