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中,作为德目的“耻”系指羞耻心、知耻心。所谓羞耻心,是基于一定的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而产生的一种自觉的求荣免辱之心,是人们珍惜、维护自身尊严而产生的情感意识。 知耻作为传统道德的基础性规范,乃是人的德性和人格的基本要求或前提。然而,在我国近年来的理论研究和道德实践中,耻规范与知耻教育受到了冷落,社会道德某些方面的倒退和滑坡与此不无关系。因此,加强耻规范的研究,弄清耻这个德目的含义、羞耻心在德育中的地位、羞耻心的培养及官吏“耻”德养成的重要作用等都是很有意义的。 一、传统“耻”德目的内涵 中国古代思想家常常把耻与德治相联系。孔子是提倡德治的,也是主张将耻与德治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德治所以有效,就在于它能使民众知耻,从而自觉地有所不为,自觉地避免犯罪。他很重视“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的教化效果,要求人们“行已有耻”(《论语·子路》),即一个人出言行事应有知耻之心。对于一个人应以什么为耻,孔子提出,言行不一,说得到做不到是可耻的事,“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花言巧语、容色伪善、过分恭顺、匿怨友人也是耻辱事,“巧言、令色、足恭,左邱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邱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治长》);国家政治清明,而自己贫贱,是一种耻辱,国家政治黑暗,而自己富贵,也是一种耻辱,“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秦伯》);国家政治清明,做官食禄,是应该的,而国家政治黑暗,也做官食禄,这就是耻辱了。“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论语·宪问》)。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孟子对耻也很重视。在孟子看来,知耻就是有“羞恶之心”,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他还认为是否知耻,有无羞恶之心,是区分人禽的一个标志,“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所以他讲“耻之于人大矣”,“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也”(《孟子·尽心上》)。在先秦典籍中,最重“耻”的当数《管子》。它将耻与礼、义、廉并列,看做是“国之四维”。它说:“守国之度,在饰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就将耻置于治国的方略之中。 宋明以降,为了整顿社会道德,一些有影响的思想家如朱熹、陆九渊、顾炎武、龚自珍、章太炎等等,都大力提倡知耻,并将耻置于更重要的地位。顾炎武在赞赏《管子》“四维说”的同时,又发挥了这一思想。他认为,“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因此,“四者之中,耻为尤要”(《日知录》卷十三,《廉耻》)。在他看来,四维之中最重要、最根本的一项是耻。鉴于鸦片战争前社会道德堕落,士大夫多缺乏羞耻心,龚自珍曾大力提倡知耻。他说:“农工之人,肩荷背负之子则无耻,则辱其身而已;富而无耻者,辱其家而已;士无耻,则名之曰辱国;卿大夫无耻,名之曰辱社稷。”上下皆无耻,则何以为国?因此,要使国家振兴,当“以教之耻为先”(《明良论》)。基于“道德堕废者,革命不成之原”的认识,章太炎在辛亥革命前曾大力提倡“革命道德”。他所要建立的革命道德,第一项便是“知耻”(《革命道德》)。 从大量的传统道德文化典籍中,可以将耻德目的内涵归纳为: 1.人不可以无耻——耻是做人的标准 如前所引,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朱熹也说过“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有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甚大”(朱熹:《孟子集注》)。陆九渊也是这一思想的发挥者,他曾说过“夫人之患莫大乎无耻,人而无耻,果何以为人哉?”(陆九渊:《陆九渊集·人不可以无耻》) 2.必有耻,则可教——耻是道德教化的前提 周敦颐说的“必有耻,则可教”(《通书·幸》)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耻是道德教育的前提。有了羞耻心,就能以过恶的可耻而生愧悔之心,从而及时改正。有了羞耻心,就会有向善的追求,因而自觉从事修养、接受教化。 3.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耻是品德养成的保证 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石成金也说过:“耻之一字,乃人生第一要事。如知耻,则洁己励行,思学正人,所为皆光明正大,凡污贱淫恶,不肖下流之事决不肯为。如不知耻,则事事反是。”(石成金:《传家宝》二集卷二,《人事通》)康有为也曾说过:“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如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矣。”(康有为:《孟子微》卷六)人的品德的养成是个不断近善远恶的过程,这都需要有知耻心。特别是坚决不做不该做的事情,对做邪恶之事怀有一种强烈的耻辱感,这对于一个人的品德养成尤为重要。 4.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耻是培养良好社会风气的首要任务 对整个社会来说,如果社会成员缺乏羞耻心,社会风气将不堪设想,“则祸败乱亡无所不至。”(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廉耻》)。所以,作为个人,应将知耻看做是“人生第一要事”,予以高度重视;而社会国家,则应以教人知耻作为“教化”的首要任务,同样予以高度重视。对此,康有为曾强调说,社会“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又说,“耻者,治教之大端。”(康有为:《孟子微》卷六) 二、知耻在品德养成中的作用 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在论述耻或羞耻心的过程中着重揭示了知耻在人们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知耻心是培养和增进道德的前提和第一步。宋人范浚说:“夫耻,入道之端也。”(《香溪文集·耻说》,《宋元学案》卷四十五)朱熹也曾指出人只有“耻于不善”,才有可能“至于善”(《朱子语类》第二十三)。这些见解是深刻的。因为知耻心表现了人们对丑恶、堕落的憎恶和对美善、上进的向慕,是内心深处明是非、别善恶的表现。因此它乃是人们为善去恶、积极向上的内在驱动力。而且,这种驱动力出于人们求荣免辱、维护尊严之心,更是一种高度的精神自觉。人们一旦以恶为耻、可羞,就能自觉地有所不为,而做到自律、自制。这样,种种道德规范就能由外在约束变为内在约束,即道德主体自身的自我约束。这对于人们养成良好品德是至为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