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能昌,副编审,从事哲学和编辑学研究/海默(1964-),男,江西余干人,哲学博士, 副教授,从事伦理学研究。 王能昌,南昌大学 学报编辑部/海默,南昌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 0047

原文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是西方德性伦理的源头,它对伦理学的重大贡献就在于:一方面他坚 持 了道德的理性本质,反对道德学说中的反理性倾向,另一方面,在道德问题上他却不是诉诸 “建构理性”,而是主张一种“教化理性”,即与情感感受、行为相交融的理性,认为在道 德上,理智德性表现在它能为行为提供正确的原理,能进行实践的思考、推理、谋划;伦理 德性则表现为由风俗熏陶而成的情感的中和和行为的合宜。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03 期

字号:

      自从麦金太尔出版了一部名为《追寻德性》(After Virtue)的著作以后,西方伦理学界似 乎有了一种较为有代表性的思潮,那就是认为:西方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道德学派众多,各 领风骚,从元伦理学、描述伦理学到新功利主义伦理学、社会伦理学等,注意了分析道德语 词,描述道德现象,提出新的道德计算方式,并着力思考社会正义问题,但是,个人的修身 成德、人格的塑造成型等重要的伦理学问题却被淡忘了。我们注目于社会管理的效率和正义 秩 序,却把如何培养善良而公正的人看作一个过时的古典心性论的形上话题搁置起来。基于这 种认识,德性伦理学在西方大有勃兴之势。他们都回到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那里去吸取营养 。实际上,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确实有着巨大的原创性和罕见的理论力度,对现代人的德性 理论的建构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一 什么是德性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上持一种目的论的观点。目的论可以导致一种德性论,因为目的是将 然,而不是已然,所以实现它需要人发挥自己的功能,当然是要追求发挥得优秀、杰出—— 这正是“德性”的本义。但是,各种德性都要受到整体理性的规导,因为一般功能的发挥既 可 以有益于生活,也可以有害于生活。比如,一个人有计算精确、意志坚定、孔武有力这样一 些优秀的生命素质,就既可以很好地实现善的目的;但是,如果这个人要做坏事,那么他就 比一般的坏人更加可怕。所以,优秀的生命素质需要由整体理性来规导之,使之不会危害生 活,包括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秩序,而让它们来促进生活目的的实现。而且,各种德性(mor ality)要成为真正的德性即美德(virtue),都必须禀有人的灵魂中的最优秀和最高级的部 分——理性,否则就谈不上是真正的优秀,也谈不上美德。对德性加以这个规定,能避免《 荷马史诗》中所描述的阿伽门农“虽然很杰出,却也很无耻”这样一种道德二歧化。道德上 的目的论追求的是道德的统一。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德性是指灵魂方面的优秀,而不是指肉体方面的优秀。他说:“我们 的生活不是依靠任何其他东西,而是靠灵魂”,所以,“德性就在灵魂中”。[1](24页)

      灵魂有两个部分,即理性部分和非理性部分。非理性灵魂中有一部分为一切生物所共有— —营养和生长的原因,有一部分是为动物和人所共有的——欲望。人与动物的不同在于人有 理性灵魂,可以对自己的非理性部分产生作用,即是说,我们的非理性灵魂可以在某种程度 上分 有理性。比如,在欲望方面,一些人不自制,而另一些人却有较强的自制力。自制是人的非 理性灵魂分有了理性成分的表现。当然,反过来,这也表明人的灵魂中有一种反理性的东西 ,因为有些人会不听从理性的指挥。所谓道德德性,说到底是非理性灵魂与理性灵魂相互协 调、融通,前者接受后者的指导。自制就是人接受理性的约束,而“至于那些审慎、勇敢的 人对理性则更是百依百顺,因为他们与理性本是声气相通的”。[1](27页)从这一论述可以 看出,亚里士多德对德性问题所持的观点是确当的,即认为人的德性是指人的灵魂处于一种 “好”的、优秀的状态,也就是理性灵魂与非理性灵魂的融合和化通,而这是需要经过长期 的教化才能达到的。在这个意义上,他纠正了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他认为, 美德离不开知识(理性),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是,美德与知识(理性)却不是完全等同的。他 认为有一类德性就是针对非理性灵魂的。让非理性灵魂与理性灵魂相互融合,就是我们道德 教化的任务。这就避免了这样的道德现象:即由于理性与非理性灵魂彼此互不相干,即使一 个人智力高超,而欲望和情感却仍可能处于粗鄙和狭隘状态,这样,他所犯的道德过错比一 般人可能更大;或者把非理性灵魂看作是根本不道德的,由此,在提出道德规范时,要求人 们鄙夷甚至摒弃情感、欲望等世俗生活的内容,在道德修养上,则要求一种苦行主义。所以 , 亚里士多德响亮地提出,所谓道德就是要实现整体生活之“好”、自足,即幸福。这就要求 情感、欲望能够获得一种普遍的理智形式,即具备美好的情怀。也就是说,所谓德性,就是 情感、欲望由理性来指导,或者有着理性的成分,否则,一个人的生命能力即使再强,也谈 不上“优秀、杰出”,即不能说有道德德性。当然,纯粹理性灵魂的优秀也是德性,而且是 最高的德性。

      所以,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出现了两种德性:一种是人的非理性灵魂接受理性的指导、约 束,与理性相融合而成的心灵状态,如温良、谦恭、慷慨等,这叫做“伦理德性”;一类是 纯粹理性灵魂自身功能的优秀,如明智、智慧、谅解等,这叫做“理智德性”。这些都是 可贵的品质。

      二 伦理德性

      德性不是天生的,而是人的一项成就,或是通过教导、培养起来,或是由风俗习惯沿袭而 来,即在风俗礼仪的熏陶下,人们通过重复练习而成为习惯而形成的。天生的东西不需要教 导、培养,也不可能通过练习、习惯而得到改变。德性是有教养的标志。当然,我们通过努 力能获得教养,能具备德性,就证明我们有着这种潜能。潜能并不就是德性,德性必然是某 种现实的东西。

      德性是在灵魂中生成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在灵魂中,只有三种东西是“生成”,这就是 感受、潜能和品质。就感受自身而言,如快乐、痛苦等情感感受,我们不说它们是高尚还是 卑下,所以它们不是德性。德性也不是潜能,所以,德性就只能是某种品质了。而所谓品质 ,是指人的自然状态的情感、欲望、智力等等先天素质,通过练习、陶冶而相互协调、涵容 、化通,从而达到了某种带有普遍性的状态,这就是品质。亚里士多德对德性作这种界说, 从伦理学上说是非常重要的。这实际上指明了:伦理德性是人的非理性灵魂获得了理智形式 ,是人自我塑造、受到教化的结果,这能使人的情感感受、欲望倾向受到正确理性的指导, 从而得到了改善。由此,他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德性思想作了发展。苏格拉底把德性与知 识等同,这是认为,德性只存在于理性灵魂中,非理性灵魂中根本就不存在德性,也就是说 ,他不认识伦理德性;柏拉图的德性论倒是包括了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但是他却把德性与 善相混同,这是不够恰当的。因为善是合乎德性的灵魂的现实活动,即能够成为自身目的的 东西,而德性则纯粹是一种品质。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虽然从价值论上说理智德性高于伦理德性,但就人的生活而言,人们 生活于其中的正是伦理关系,所以,如何获得伦理德性是伦理学理论所必须加以更多关注的 。揭示伦理德性与知识(理性)的关联和不同,对我们理解伦理德性的特点、获得伦理德性, 使 人们能够过一种“好”生活,行为高尚,心灵美好,是一种很好的指导。伦理道德是关于具 体的行为和感受的,所谓伦理上的“好(善)”,就是指在行为、情感感受上的正当、得当、 合宜。说到底,所谓伦理德性,就是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受到社会共同体的行为方式、价值 态度的熏陶,而形成的对人情事理的敏感的、合适的反应品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