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的地位是其他任何一位古代思想家所无可比拟的。在孔子丰富的 伦理思想中,不但包含着以仁爱为核心的一系列道德规范,以及一套关于道德教育、道德修 养的理论和方法,而且也包含着对其他一些重要的伦理道德问题的深刻论述。孔子的伦理思 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意识形态,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心理的主体 内容,甚至对东方其他一些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意识、道德习惯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也有着 深远的影响。之所以如此,这与孔子伦理思想本身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是分不开的。正是从这 一认识出发,本文试图就孔子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作一大概的探讨和阐述。 一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孔子最早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思想原则。可以说,在孔子的整个 伦理思想体系中,政治伦理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注重道德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强调道 德在治理国政中的重要作用,是孔子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孔子伦理思想的一个鲜明特 点。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注:《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当政者以德为政 ,即在政务中坚持和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注重社会的道德教化,那么,就可以像北极星那 样安居在自己的位置上,自然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拥护。这里实际上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为 政者崇仁尚德,以德治国,便可以产生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和影响力,使民心归服,从而实现 整个社会的有序和稳定。 孔子认为,道德与政治二者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对此,他曾多次作过比较具体的 论述。他说:“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注:《论语·里仁》。)在孔子看来,如果能 以道德礼让来治理国家,那么治国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但如果不能以道德礼让来治国,只 是在口头上谈“礼”,则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孔子还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 必失之。”(注:《论语·卫灵公》。)也就是说,一个人即使有治国之才,但如果缺乏仁德,虽然也能一时得到民心 ,但不会持久,总有一天会失去。因此,孔子强调在处理政务、治理国家方面,必须遵从一 定的道德准则,重视道德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以及道德教化对维护整个社会稳定、和谐 的意义。 在孔子思想中,“政”与“德”是不可分割的。实际上,孔子所讲的“政”,本身已包含 有“德”的内容。他曾说过“政者正也”(注:《论语·颜渊》。)的话,“正”即正直、公正,这本身就是道德的 重要内容和要求。孔子以“正”释“政”,说明孔子是把治理政务同道德要求联系起来看待 的,也说明了孔子对为政者的道德修养及其表率作用的重视。孔子在提出“政者正也”后接 着说:“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注:《论语·颜渊》。)他还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 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注:《论语·子路》。)这些,都反映了孔子对为政者 的道德修养及其品行的重视与强调。《宪问》载:“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 舟 ,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 哉若人!’”这里,孔子之所以赞赏南宫适,并称其为君子,就是因为南宫适想到并提出 了尚力者不得善终,尚德者终有天下的问题。这也体现了孔子在治理国政方面重德不重力, 提倡为政以德,崇尚道德教化的思想态度。 从“为政以德”的原则出发,孔子倡导德治、仁政,反对暴政、苛政。孔子曾说过“苛政 猛于虎”(注:《礼记·檀弓篇》。 )的话。在孔子看来,“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注:《论语·尧曰》。) 。《颜渊》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 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他反对用暴虐、残酷的手段治理国家。孔子还主张推行“ 王道”,即以仁义治天下,以道德来治理国家。《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载:“晋阻三河, 齐负东海,楚介江淮,秦因雍州之固。四国迭兴,更为伯(霸)主……是以孔子明王道。”也 就是说,主张以仁义治天下的“王道”,首先就是由孔子所倡导的。 当然,孔子在倡导德治、仁政的同时,并不完全反对刑罚,相反,他充分肯定了刑罚的社 会作用。孔子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注:《论语·子路》。)可见,孔子 所反对的是刑罚不公正、不得当,他反对独任政刑,迷信政刑,对百姓不先进行教育便加杀 戮。在孔子那里,“德治”是行政的主要手段,而刑罚则是辅助手段。孔子还说:“听讼, 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注:《论语·颜渊》。)孔子认为在审理诉讼案件方面自己同别人是一样的,只不过 是希望通过道德教化消除争讼。正因为如此,在行政的“宽”与“猛”的问题上,孔子既主 张“宽政”,认为“宽则得众” (注:《论语·尧曰》。),同时也不否认“猛政”的作用。他说:“善哉!政宽 则 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注:《左传·昭公二十年》。)孔子主张“宽猛相济”的统治方法,以“宽政”得众,又以“猛政”纠正“宽政”可能带 来的弊端,以此达到社会的安定和谐。 孔子不但倡导“德政”,而且还主张“以德导民”,要求为政者注意社会道德教化,并把 道德教化视为治国之本。当冉有问孔子“既富矣,又何加焉”时,孔子回答说:“教之。” (注:《论语·子路》。) 这里的“教”,不仅是指文化教育,而且主要的还是指伦理道德方面的教化。《述而》载: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即德行,它作为一个实践范畴,包括道德活动和道 德行为在内;“忠”即忠诚老实、诚实为人等道德品质;“信”主要是指讲究信用、诚实不 欺,它与“忠”一样也是一个重要的伦理道德范畴;“文”虽然主要是指文献知识,但也包 括为人处事方面的道德知识和能力,以及在道德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和仪态风貌, 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注:《论语·雍也》。)就包含这方面的意思。孔子希望通过道德教化,使社会各 阶 层的成员普遍形成和具备良好的品德,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面貌和道德风尚。这也是孔子思 想以及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