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中国经济伦理学的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中之(1952—),男,上海市人,上海师范大学法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伦理学方面研究 。 周中之,上海师范大学 法商学院,上海 200234

原文出处:
河北学刊

内容提要: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将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的潮流。作者认为,在 21世纪中国,围绕着遵守基本经济活动规则,道德手段的调节比过去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必将推动中国经济伦理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应该从中国国情出发,建立宏观、中观和微 观三层次的中国经济伦理学的学科框架。正确分析“国际接轨”,更好地与国际经济伦理学 界交流和沟通。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社会生活的重大事件,它将对21世纪中国的经济、政治和 伦理产生深远的影响。它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 阶 段,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将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的潮流。在这一重大历史进程中,中国的经济 伦理学学科的建设日益凸现出其重要性,并获得了巨大的推动力和珍贵的发展契机。

      一、围绕着“遵守规则”,道德手段的调节比过去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 了经济伦理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全球化的经济活动是建立在“遵守规则”的现实基础上的,一个国家不遵守国际经济活动 的基本规则,就丧失了自身参加全球经济活动的基本资格。中国在加入WTO的谈判中作出两 项承诺——按国际规则办事,进一步开放市场。其中最重要的、将对中国经济以至政治体制 产生巨大影响的承诺是“遵守规则”。

      如何在中国使经济活动的主体遵守国际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则,促进改革开放的有序发展, 从而有利于中国加入世界经济的主流?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分析当代中国经济活动的调节 手段问题。一般说来,经济活动的调节手段有三种,即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道德手段。在 计划经济条件下,政企不分,企业是行政机关的附属物,行政手段在经济活动中起着最主要 的调节作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已经发生根本改变,企业开始 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对外经济活动中的政府行政干预将大 为减少,企业真正将实现全方位的独立自主经营。随着经济活动中行政手段的“淡出”,法 律手段和道德手段的地位获得了提升,并获得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国 家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要成为21世纪世界强国,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加大与 世界经济交往的范围和力度。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当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上建立法律规范体系和道德规范体系,强调运用法律手段和道德手段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关 系,是当务之急。

      毫无疑问,遵守国际经济规则,法律手段的调节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必须指出的是, 法律手段是“硬约束”,而道德手段是“软约束”,两者具有互补作用。只有两者形成合力 ,才能有效地调整人们的行为,遵守经济规则。首先,法律调节需要伦理观念的支持。中国 经历了几千年的小农经济,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反映小农经济的伦理观念。这些以宗法血缘关 系为基础的伦理观念与以契约为基础的现代法律精神是相冲突的,不破除这些旧的伦理观念 的束缚,法律的调节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各种经济运行的国际规则 扑 面而来。有些是我们熟悉的,但大量是我们所不熟悉的,需要我们去认识它,接受它。没 有正确的、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伦理观念的认同,法律的调节只能事倍功半。其次,在中国 建 立起透明、统一、公正和有预见性的法律体系,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应有之义。但这 种法律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是一个过程,在这一现实过程中,法律规范中出现一些漏洞 、盲点和不足之处是难以避免的,需要发挥道德调节的作用。特别是我们长期搞的是计划经 济,在对外贸易交往中,许多经济活动的调节依赖于内部文件。如今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 织后,在对外经贸活动中,只执行已经公布的法律、法规,以前的内部文件都要作废。那么 ,这些内部文件所调节的经济活动需要新的法律文件来规范,而这些新的法律文件在其制定 和完善过程中,迫切需要道德调节的支持。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经济活动的主体抱着“ 钻空子致富论”的错误观念,见利忘义。尽管自己发了财,但败坏了中国市场的秩序,影响 了中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声誉。例如,一些不法商人钻政策和法规的空子,将伪劣商品出 口到俄罗斯,极大地损害了中国商品的形象。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候,我们必须牢牢记 住这一教训,在健全和完善法规的同时,强调道德手段的调节,才能更好地引导人们遵守规 则。

      经济伦理学学科的发展表明,它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诞生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 公司的经济丑闻频频曝光,引起了社会的震惊和公众的极大关注。其中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的 著 名贿赂案最有代表性。美国洛克希德公司为了打开市场,不惜用重金贿赂日本等国的大官要 员,践踏了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基本伦理原则。在这样的深刻经济和政治背景下,作为完整学 科意义的经济伦理学1974年在美国的堪萨斯大学诞生。在中国即将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的 时候,当前中国经济伦理学研究的状况也引起了世界经济伦理学界的关注。2000年7月笔者 作为中国代表参加了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世界经济伦理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当 代中国的经济伦理问题专门被列为一个专题进行讨论。综观整个大会,与会的各国专家对中 国经济伦理中的知识产权、网络道德、消费伦理、反腐败等问题很感兴趣,这些问题的实质 是中国在全球化的经济浪潮中的伦理观念与遵守规则的伦理保证的问题。例如知识产权问题 ,中国能否在入关后增强国民遵守知识产权的伦理意识,并积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 伦理学将道德规范作为自身研究的主要内容,作为其分支的经济伦理学也必然将经济活动中 的道 德规范作为自身研究的主要内容。世界经济伦理学的研究已初具规模,中国经济伦理学抓住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契机,围绕遵守经济活动的规则问题,必将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

      二、从中国国情出发,建立中国经济伦理学的学科框架。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经济伦理学的研究进入了一 个新的阶段。在80年代一般地研究经济与伦理的关系基础上,有关学者开始酝酿和考虑经济 伦理学的学科建构问题,以推动经济伦理学学科向纵深发展。在学科建构问题上,有三种不 同的意见:“企业伦理”说,“四环节”说和“三层次”说。

      “企业伦理”说认为,经济伦理学就是研究企业伦理的,因为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在 发育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经济活动最重要的主体。企业与社会、企业与政府、企 业与消费者、企业与雇员……,构成了经济活动的最基本的伦理关系。离开了企业,经济伦 理的研究就成为无本之木。

      “四环节”说认为,经济伦理学的直接研究对象是经济活动,而经济活动主要地表现为生 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大环节,因此,经济伦理学应当以这四个环节的道德现象为界说确 定学科框架。

      “三层次”说认为,经济伦理学的研究应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大层次,宏观着重研究 国家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的伦理评价,中观研究企业和其他经济性组织的伦理问题,微观则 研究个体的伦理责任和伦理评价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