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理性的穿透与张扬

——唐凯麟教授的新著《伦理大思路》读后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宏平,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湖南 长沙 410000

原文出处:
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宏观背景下,构建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 伦理学,为人们提供一种具有广泛现实可行性和实际操作性,既体现时代精神又符合社会发 展 大趋势的关于道德的科学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评价标准。这是唐凯麟教授新著《伦 理大思路》的基本出发点。

      作者并不仅仅停留在对所谓“道德形上学”的探寻和对人的“终极价值关怀”的宣示,他 把对“现实的超越”或“理性的思辨”植根于中国当代现实的沃土,把对伦理学和道德的思 考放在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及其所赋予人的历史使命中去确定和追求。因而,作者把触角深入 到了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深层脉博之中,直面当代中国人所面临的诸多的生活矛盾,特别 是精神生活的矛盾,并对此作出了积极的回应。本书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不回避问题,对 一个接一个的设问给予了慎密的论证,条分缕析,耐人寻味,下面是笔者读后采摘的几个问 题,以期与广大读者一同品味。

      一、“三维度”立体视域的架构,为读者的思考提供了方向

      为了使自己的审视有恢宏的视域、全方位的视角、多选择的视点,保证思路的方向性、全 局性,作者首先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全景式的立体多维的思维参照系。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蓬 勃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特点,选择研究中国道德问题和伦理学发展的视角不能 无视新技术革命给社会和人带来的冲击,也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及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提出的要求。前者确立了“全球视域”维度,后者确立了“历史和辩证视域”的维度 。在这个“三维度”的立体坐标中,作者对当代中国道德和伦理学发展的理论审视从宏观、 中观、微观的层面进行了令人信服的把握。这不仅体现了作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式 的思维特色,而且彰显了作者立足现实、关切民生的学术情怀,避免了单向度的、平面性的 思考带来的局限或隔靴搔痒式的空谈。

      二、“创造人”的提出,是作者面向未来理性思维的延伸

      新技术革命条件下,随着人的责任范围的不断扩大,人类必须面向未来,对未来负责,其 实质是“做什么人的问题”。这是在宏观视域下,“大思路”向人们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问 题。人的责任的不断扩大就意味着对社会政治和道德目标的要求,以及对于人类全部实践活 动 所应当从属的社会理想和道德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必须培养一种适应这一变化的“ 创造人”。作者认为,“创造人”是社会主义社会人发展的应有模式。作者把“创造人”描 述为:具有全新的智力结构、品德结构和审美结构,意志坚强,全面发展,能够独立地组织 和管理自己的生命活动,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在当代这个迅速变化的世界上的地位和使命,自 觉地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服从于社会共同的崇高目的和理想,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精神和创造 才能的人。而我们现阶段所提的培养“四有”新人是“创造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 体现。

      三、“商品伦理二重性”的阐释,加深了人们对市场理性的把握

      现阶段“四有”新人的培养必须结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市场经济的健 康、有序的发展需要有一种“精神”的支撑,需要培育和构建市场理性,这样的市场才能为 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养份,那么,中国伦理学如何积极参与这种市场理性的构建和培育呢?作 者为此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即“商品生产伦理二重性”。商品生产伦理二重性的矛盾运动 决定了构建和培育上述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和价值理性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作者对“商品生产 伦理二重性”的阐述,是从商品生产的本性即“为他性、服务性”,“为己性、谋利性”出 发的,马克思所揭示的商品生产的劳动二重性和商品内在的二因素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商品生 产“伦理二重性”对立统一关系植根的沃土。但是,“商品生产伦理二重性及其对立统一只 有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相结合才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理性和文化精神成为现实。”有 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现实的具体的商品经济,因而也就会有什么样实际的伦理 关系和道德观念。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建构市场理性的三个基本依据即市场经济、社会 主义、中国国情,和两个基本原则即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原则的统一,现代市场意识与中国 优良文化传统的统一。作者还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理性的基本内涵的阐述中赋予了“共同富裕 ”、“自我利益最大化与社会利益最优化相结合”、“竞争意识”、“合作精神”等充满新 意的诠释。

      四、方法论问题的探寻,为人们化解精神生活矛盾提供了“钥匙”

      探讨研究人的精神生活的方法论问题和如何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精神生活的矛盾, 是中国伦理道德立足现实的应有之义。《伦理大思路》的微观视域对此方面问题的观照或投 影,使我们对人这个“司芬克斯之谜”有了新的认识。作者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马克思关于 人的本质的三个论断,即“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 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从主体方面来看 ,……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并对三个论断之间的关系给予了精辟的 阐述。作者认为,三个论断的统一是我们研究人的精神和精神生活时首先要确立的一个根本 出 发点和一个重要方法论原则——“所谓人的本质、人性,乃是由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通 过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而不断产生和不断满足的人的需要”。作者从各个角度对人的需 要及其引发的人的精神生活的社会性、历史性和具体性的分析,避免了某些试图把揭示人的 精神和精神生活奥秘建立在某种抽象的人性假说或抽象的人的需要的基础上的错误,这为作 者后来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精神生活的矛盾及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 “钥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