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2)8-0001-06 一、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存在论 马克思哲学与本体论的关系问题,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哲学研究中反复出 现的问题,可以说,关于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直接决定了马克思哲学当代理解的理论 范式,因此对20年来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研究范式的反思,这是走向21世纪马克思哲学理 论创新的基础。我认为,在马克思哲学研究中,关于本体论的思考存在着三种基本范式 :即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与存在论。这三种不同范式的更替,在一定的意义上恰恰 映现了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基本逻辑进程。 物质本体论是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研究的首要表现形态。马克思本人在自己的哲学思考 中,并没有对物质在自己哲学中的本体论地位进行论证,这一思考的突现,首先由恩格 斯在批判杜林的《反杜林论》中提出来。恩格斯关于物质本体论的描述,针对的是杜林 所谓的世界存在论模式展开的。杜林把存在的唯一性理解为世界的本体规定,因为在他 看来,一切思维的本质都在于把事物综合为一个统一体,所以存在一旦被思考,就被思 考为统一的东西,存在的统一性才是世界存在的真实状态。对此恩格斯指出:“世界的 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尽管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因为世界必须先存在 ,然后才能是统一的。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 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注:《马克思恩格斯 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对于恩格斯的这一思想,列宁在《 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从认识论的角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发挥。针对马赫主义 者的“原则同格论”,列宁指出在认识论中,从物到感觉到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 论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不只是具有认识论的意义,即解决了人的感觉经验的来源问题 ,而且正是通过对认识来源的思考,确证了世界的本体论根据,所以列宁在反驳马赫与阿芬那留斯的哲学时反问道:“在人出现以前自然界是否存在?”正是通过恩格斯与列 宁的分析,认识论的唯物主义原则与物质本体论获得了逻辑的统一性,并且在马克思哲 学研究中,以自然为本体的物质本体论构成了马克思哲学体系的基础,这在斯大林哲学 中得到充分地表现。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对物质本体 论的地位进行了系统的表述:第一,它将辩证唯物主义理解为是对自然对象的唯物的、 辩证的理解;第二,“世界按其本质说来是物质的”(注:《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 出版社,1979年版,第432页、第436页。),“自然界、存在、物质世界是第一性的”( 注:《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32页、第436页。),思维、意 识等都是从物质中派生出来的;第三,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应用 与推广。这三个重要的概括,奠定了传统研究中物质本体论所具有的无法动摇的地位。 在此基础上,后来苏联的哲学家都确认物质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本体性范畴。这是后来 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的主流范式,也是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 以前的主流话语。 物质本体论的研究范式遭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批评,从而产生了马克思哲学研究 中实践本体论的思维范式。这种研究范式发端于卢卡奇、葛兰西与柯尔施等早期西方马 克思主义者,经过20世纪50—60年代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南斯拉夫“实践派” 的解释和东德柯辛的“一体化教科书”的努力,成为当时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主要思潮 ,70年代之后在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形成了一种明确的实践唯物主义体系化的理论 旨归,8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国内研究中再次盛行。这是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研究中的第二 种范式。 虽然柯尔施、葛兰西与卢卡奇都有各自的理论论域,但在面对以物质为本体的辩证唯 物主义时,他们都持一种批判的态度。第一,他们都认为,以物质本体论为基础的辩证 唯物主义并不能真正地反映马克思哲学的本质规定。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 中直接反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以历史概念来改造旧唯物主义的自然本体论以及 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思想,认为物质本体论是反对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的。柯尔施认为 ,从物质本体论的“这种唯物主义来源于一种视存在为绝对的和既定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注:K·Korsch,Marxism and Philosophy,trans.by Fred Halliday,London:New Left Books,1970.p.117。)以这种观点来理解马克思哲学,实质上是将马克思哲学拉回 到了前康德哲学的理论水平。第二,他们都从黑格尔哲学传统出发,在马克思哲学本体 论问题上形成了较为一致的实践观念。虽然他们没有明确提出实践本体论,但对马克思 哲学的实践解释都是他们的理论核心。卢卡奇历史概念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人类实践活动 的产物;柯尔施则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一种实践批判哲学;葛兰西直接从拉布里奥拉的 “实践哲学”出发,反对从物质本体论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葛兰西认为马克思“实践 哲学”的独特之处正是在于实现了个人的能动行为与社会经济和物质条件的完善融合。 第三,马克思哲学本体论解释中的实践观念,倾向于对主体能动性的张扬,这是康德哲 学之后主体性哲学的再次复兴,他们也正是借助于这种主体性来奠定革命理论,构成阶 级意识、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理论基础。这是后来实践哲学讨论时将人作为中心地位的理 论前提。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探索,经过弗洛姆、马尔库塞、列菲伏尔等人的解释,特别 是马克思早期文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表,使实践人学的观点成为马克思 哲学解释中的显学,而这种显学经过赫鲁晓夫的非斯大林化运动得到了进一步张扬。在 20世纪50年代,这股思潮波及到前苏东国家,出现了“新马克思主义”,而其中最有影 响的就是南斯拉夫“实践派”的理论建构。到了60年代,前东德哲学家柯辛与赛迪尔也 形成了“实践中心论”。柯辛于1964年7月在《德意志哲学杂志》上发表了《马克思哲 学的对象、结构、叙述方法》与《马克思哲学的各种职能》两篇文章,1966年10月赛迪 尔在《德意志哲学杂志》上发表了《人对于现实的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一文,都以实践 为中心反对传统马克思哲学的解释,强调以劳动、实践构成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基础。虽 然这个讨论受到了当时学界的批判,但柯辛在1967年的新教科书——《马克思哲学教科 书》中,仍然强调了马克思恩格斯新世界是把人类和人类活动、社会生活过程当作哲学 建构的出发点和中心点的(注:参阅《德意志哲学杂志》1964年7月号、1966年10月号。 )。这种观点在70年代之后,经过日本学界的讨论,就形成了马克思哲学的新称谓—— “实践唯物主义”,而这种“实践唯物主义”成为国内80年代讨论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