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交往普遍化”或“普遍交往”推动 “地域性的存在”朝向“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发展(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这正是我们当今所谓全球化进程。全球性问题( 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等)愈益凸现,表明超越各民族利益和各阶级利益的 普遍的共同的全人类利益正在形成,它是全球化进程的利益驱动,为全球化进程提供了 历史必要性;科技全球化(如数字化、虚拟化、网络化等)的加速发展,带动整个全球化 进程加速发展,它是全球化进程的技术驱动,为全球化进程提供了历史可能性。全球化 首先表现在经济领域中,经济全球化是全球走向共同市场的历史进程;然后表现在文化 领域中,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反映,文化全球化是走向全球伦理普世价值的历史进程。全 球伦理普世价值既不是一个现成的事实,也不是一个虚幻的梦想,而是全球化即人们的 社会交往实践普遍化或普遍社会交往实践的历史性进程的产物和表现。 普世价值之普世性,一般具有三个层面的语义:第一,这种价值具有普遍适用性(普适 性),即不是仅仅适用于个别人、少数人甚至大多数人,而是适用于所有人;第二,这 种价值具有普遍永恒性(不变性),它不是仅仅适用于一时一地,而是适用于所有时间、 所有地点,不以任何条件为转移;第三,这种价值是以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命题(普遍必 然判断)来表述的。只有符合以上三个基本要件,才能称为普世价值命题。而这些基本 要件,又表明了普世价值成立之困难。 “普世价值如何可能”这一问题已经承诺了一个基本假定,即“普世价值是可能的” 。这种可能性的承诺主要不是一个事实公设,而首先是一个价值公设。也就是说,“普 世价值应然存在”是人们普遍的、共同的意向,这一价值事实是可以首先设定的。至于 “普世价值实然和必然存在”以及“普世价值可以被(正确)认识”、“普世价值可以被 (正确)言说”、“普世价值可以被(正确)实践”等等,则是尚待证明的问题。“普世价 值如何可能”是在提问:“普世价值通过何种方式和方法认识是可能的?”“普世价值 在何种语境和语用中言说是可能的?”“普世价值在何种构架和范导中实践是可能的?” 一 关于“普世价值如何可能”,首先要问的是:“普世价值如何存在?”或者“普世价值 存在的根据是什么?”这是普世价值的存在论和本体论问题。 价值一般是对于人的需要和利益而言的,而人的需要和利益一般被理解为人性问题, 因此价值问题与人性论直接有关。换句话说,只要我们能够证明存在着普遍的、共同的 人性,并且这种人性不是离间人际关系,而是亲和、凝聚人际关系,我们也就能够证明 :存在着普遍的和共同的价值——普世价值。 中国传统哲学通常以亲和、凝聚人际关系的人性为“善”、“天理”、为人的道德本 性,以离间、离散人际关系的人性为“恶”、“人欲”,为人的世俗本性。在性善性恶 之辩中,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此外还有性有善有恶、性无善无恶、 性善恶混及性三品诸论。孟子性善论一直占优势。中国传统启蒙读物《三字经》开篇: “人之初,性本善”云云,即是引用孟子性善论观点。从孔、孟到程、朱、陆、王,儒 家正统观点均是以人的“善”性、以“天理”统御下的“人心”(道德本性)为普遍的、 共同的人性。孟子曾经从人的普遍的、共同的感性推论出人的普遍的、共同的道德理性 :“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 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从孟子到陆象山、王阳明,意 思都是说:因为存在着普遍的和共同的人性——道德理性(“人同此心”),所以存在着 普遍的和共同的价值——普世价值(“心同此理”)。按照这一观点,人的内在道德本性 是普世价值存在的根据。 希腊哲学传统一方面以柏拉图式的理念论为代表,形成了理性主义、整体主义的人性 论;另一方面以伊壁鸠鲁式的原子论为代表,形成了感觉主义、个体主义的人性论。而 基督教神学传统则以神创说和原罪说为解释范型,以上帝赋予的“神”性(宗教本性)和 背叛上帝的“罪”性(世俗本性)来解释人性(如“人,半是天使,半是魔鬼”云云)。按 照这一观点,人的内在宗教本性是普世价值存在的根据。 东西方哲学传统在总体上发现了这样一个人性事实:在人性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意向 ,一种是外倾的、利他的;另一种则是内倾的、利己的。抽象的个人可以是这一种倾向 或那一种倾向,而现实的个人则只能是两种不同倾向在不同比例上的综合。人性的这一 基本的张力结构一方面建构着普世价值,另一方面则解构着普世价值。东西方哲学传统 以普遍人性来确立普世价值,但这种普遍人性却不过是人性的抽象共性,并且不过是人 性的片面抽象,因而是非社会、非历史的抽象人性,是一种孤立地、静止地和片面地考 察人性的形而上学抽象人性论。 文艺复兴以来的人道主义人性论传统在宣示了人的肉身欲望、私人利益的现实性和合 理性的历史背景下,却使人的精神欲求和公共利益的正当性和可靠性面临困境。为了解 决这一矛盾,近现代哲学转向共同体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