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ng)的价 值理念。作为生活之向导的哲学,它的研究取向是人类生活的“未来”和“应然”。正 是对“未来”这样一个人类“可为”和“有为”时空的关怀,对未来发展价值目标的研 究,才确立了哲学在人类知识体系中的不可取代的独特地位。
其二,对哲学研究对象的理解。在价值哲学看来,哲学对象是随着人类生活和人类知 识体系的演变而变化的。在自然科学已经独立且得到长足发展的境况中,人类生活于其 中的世界就成为哲学研究的惟一的对象。这一对象的确立反映了哲学研究视野和立场的 转变。在这一视野中,整个世界对哲学研究而言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独立存在的自 然界属于科学而不属于哲学。“世界”在科学的视野里与在哲学的视野中是不同的,就 像世界在眼中与在耳中是不同的一样。价值哲学绝不否认自然界在人类存在之前就已经 存在这个事实,也不否认人类是宇宙演化的产物,但却不认为这是哲学最后的结论。对 我们这个世界“除了本体论结论之外,还有价值论的规定,而在价值论的规定中,人起 着整和的作用。人,虽然在宇宙微不足道,但他却以自己的方式比宇宙更强大:他是一 种更高原则的媒介,是具有意义、具有价值的实在的创造者,他传输给实在世界一种更 高的价值。自然万物受自身法则的束缚;而惟独人自身带有更高的法则,他借此——或 更准确地说,是法则通过他——在宇宙中进行创造,或从非存在中产生出存在”。(Har tman,p.244)
其三,对人类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的理解。在价值哲学看来,人类活动的根本特点, 就是为了享用价值而创造价值。人类的价值追求成为人与人所在世界存在的最大变量。 我们的情感与体验都源于我们所期待的价值的实现与毁灭。所谓异化,不过是价值追求 的不恰当和价值等级的颠覆。价值问题是人类生活和人类活动的核心问题。
以人类活动的价值问题作为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价值哲学的本质特征。在哲学发 展史上,对人类活动的价值问题的研究有不同的路径和不同的楔入点。“实践”是马克 思哲学的楔入点,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哲学的路径;奠定伦理学在哲学中的最高地位,是 洛采的路径;批判基督教价值,是尼采的路径;界定一般“价值”概念,是培里的路径 ;“在与时间”是海德格尔的楔入点,等等。是否将“价值”概念作为哲学研究对象, 并不是价值哲学的划界标准。对“价值”概念的研究,只是价值哲学的一个方面,而不 是目的;将“价值”概念作为哲学研究对象,只是价值哲学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不是价 值哲学的本质。换言之,将“价值”概念作为研究对象的哲学,不一定是价值哲学,而 没有将“价值”概念作为研究对象的哲学,也许是在深层坚持了价值哲学基本立场的哲 学。
二、价值哲学的建立
价值问题是哲学最古老的问题之一。但将价值问题作为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即价值 哲学的创立,是19世纪中叶哲学的一个成就。作为一个哲学流派的价值哲学,即狭义的 价值哲学的创始人是洛采(Hermann Lotze,1817—1881),而作为一种哲学理念和哲学立 场的价值哲学的创立者,不仅有洛采,还有马克思。
为人类的解放提供思想武器,就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信念。正是基于此,马克思创建 了他以实践为基石的唯物史观,确立了他社会批判和社会改造理论的逻辑前提。在马克 思哲学中,哲学研究的对象不再是先于人、独立于人、无人的作用的自然界,也不再是 独立的自然界(实体)和与之并列的人类精神(自我意识)的总和,而只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将自然界作为人类活动子系统的人类社会。而且,人类社会在马克思那里不是一个物 的实体,而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实践活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 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页)。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力、目标、发展规律,就是 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对象。
实践是人类根据自己的价值理想对现有状态的改造。“实践”范畴,内在地包含了人 的目的性与价值选择。人的需要和对未来的期望与理想、改变现有状态的渴望,或言创 造价值和享用价值,是实践的动力和目的。服从外在的约束,按照世界本来面目生活, 不是人类活动的本质特征。在创造外部世界的同时,创造着自己,创造着新的创造的前 提,这才是人类生存的特殊方式。人类活动的特点是实践,而实践的特点就是将人的价 值理想转化为现实。人类活动的特点就在于,人是按照人所希望世界成为的样子改造世 界,而不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改造世界,尽管改造的结果常常不尽人意,但改造的动 力是为了合乎人的目的和需要。强调人的价值理想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是以实践为基 石的马克思哲学的逻辑前提。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内在地蕴涵着他对人类社会“应有”状 态的价值理想。在他那里,人类的价值目标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融为一体。
与马克思不同,洛采价值哲学理念的确立是以对形而上学体系的探讨为路径的。在洛 采看来:“我们想仿照我们民族已有的楷模重新加以描述的宇宙不是无所不包的‘宇宙 ’。那伟大的世界画像的种种相貌特点已深深地印在大众的意识之中,因此,它们就越 加生动地把我们引回到我们自身,重新提出这样的问题:人和人类生活(它的持久特征 和它的历史在自然界宏大总体中的变化进程)都有着怎样的意义呢?”(转引自梅尔茨, 第47页)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及其人生活的意义即价值问题,就是洛采在19世纪中叶所意 识到哲学最需要研究、最值得研究的问题。“由于洛采果断地提高价值观的地位,甚至 将它置于逻辑学和形而上学(以及伦理学)之顶端,激起了许多对于‘价值论’(哲学中 一门新基础科学)的种种倡议。”(文德尔班,第9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