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与党性原则

作 者:

作者简介:
孙伯癸,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现代哲学在出发点与目标、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审视问题的方 法论等等问题上,有着重大的、根本的差别。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是开放的、与 时俱进的,但不能将其根本的党性原则撤除,使之与现代西方哲学“接轨”甚至合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2 年 10 期

字号: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封闭的体系哲学,也不是凝固不变的教条。它虽然是把世界当作 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有机世界观,但并不认为对这个世界整体的把握可以整合为一个大全 的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观指的是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有序性,面对普遍 联系和无穷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把握也必然会是一个无限进展、永 无止境、欲罢不能的深入探索过程。以往各种哲学体系由于都是以整合各个时代的认识 成就为基础的,从人类认识进程的角度看,它们的真理性和有效性只能是相对的、过渡 的。对这类体系化哲学及其原则与方法,必须与时俱进加以批判的审视,任何把它们绝 对化、凝固化的态度都是错误的、有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觉地把这个观点应用于自 身以及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发展,因此从不自认为已经结束了真理,而是致力于为开 拓人类认识和发展真理的道路提供正确的出发点和普遍有效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永远是开放的,永远处在不断的开拓与发展之中。这个众所周知的道理 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一再反复强调过的,理应得到马克思主义者的普遍认同。但当 前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发展究竟应该朝什么方向走, 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和方法。特别是现代西方哲学流派迭起,争奇斗趣,形成一片虚 假繁荣景象,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顿觉风光不再,自惭形秽,忙不迭地要与之接轨,追 赶这股时代潮流。于是,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著被塞进了越来越多的现代西方 哲学的流行用语,而不问这些用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原则是否相容 和保持一致。这就令人不得不担忧。

      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自我封闭的体系哲学,它永远是开放的,但这并不是说他 没有自己的方法论特质和党性原则。撤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之间的质的 差异和原则界限,把现象学、解释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语言哲学、存在主义的 概念和话语不加批判地用作包装和革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语汇,这就不是在发展马 克思主义哲学并弘扬其批判精神,而是在消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本质并使之融合到 西方哲学的主流思潮中去。

      哲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从来就是具有阶级特质和主观局限性的,不同阶级的意识形态 不可能对同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有相同的把握。淡化哲学的意识形态性质,模糊马克 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意识形态界限,以思维和用词的新颖、奇特、怪诞、诡异 和不可理解性为标准,判定现代西方哲学是体现时代精神的最新潮流,而马克思主义哲 学则是过时落伍的陈旧思想,这不仅失之肤浅,而且正足以说明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 究者的信念动摇和方向迷失。

      从思想源流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所秉承的也决不是同一条思想路线 。从主流上看,现代西方哲学尽管流派纷呈,但本质上都是康德哲学的继续和余波。从 康德哲学到新康德主义,再到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以及目前最当红的后现代哲学,其研究 的视域、思考的出发点和方法论特质几乎是一脉相承的。众所周知,康德哲学的传统视 域始终没有超出认识论和伦理学的范围。在认识论上康德不设定纯粹的先验自我就不能 解决问题;胡塞尔的现象学出于相同的理由,最后也不得不搬出这个先验唯心主义的认 知主体。康德本人不喜欢矛盾,但是矛盾偏偏出现在他的体系中而无法消除。他的后继 者——新康德主义者大多是为了消除康德哲学的矛盾而各显神通,一再地革新和再创康 德主义的新体系,但是结果出现的只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的怪异学派,其内容的偏狭和用 词的生僻越来越莫测高深,令人无法理喻。我以为,他们所走的决不是哲学发展的通衢 大道,而是偏离人类正常理智的死胡同。据说,现代西方哲学实现了从近代认识论向存 在论的转变、克服了自笛卡尔以来主客对立的二元结构,其实这完全是在哲学唯心主义 基础上实现的形式上的转变,既然在胡塞尔那里真正客观意义上的存在问题已被悬置起 来,就是说从哲学上一笔勾销了,那么剩下来的所谓存在问题除了纯粹意识还能有什么 呢?难道说海德格尔甚至萨特等人所讨论的存在是真正意义上的存在吗?当然不是!因为 它不具有客观的实体性,也不具有客观的过程性,更不具有客观的关系和联系,因此, 它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实在的主体。难怪有人极力主张把海氏的“存在”直接翻译为“是 ”,表明它只是一种随缘显现的情态。在康德哲学所设定的范围内,不可能有从单纯的 认知主体(逻辑和思维主体)向存在主体(实践主体)的转变。康德在伦理学中把人的自由 界定为意志自由,但这种自由意志既无现实内容,也无实现的可能,因此它和人的真实 存在即他们的现实生活完全不相关联。按照康德哲学的传统,谈论人的自由就必须摆脱 人的现实存在,谈论人的现实存在就不再有自由可言。这个哲学传统在西方一直沿袭到 今天。海德格尔尝试要突破这个传统,他把人放到世界之中,但是这个世界并未因此就 成了人生活(实践)于其中的现实的世界,而人本身也并不就是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的现 实的人。在他那里,人和世界(他人)都同时被情绪化了,世界对于人、人对于世界,都 被想像成为一种情绪化了的关系,人在世界之中,其实就是在苦、烦、畏等等情绪的笼 罩之中。现代西方哲学的大多数流派集中探讨的仍然是康德以来的伦理学课题,说它们 实现了从单纯认识论向存在论(生存论)的转变,是完全不确切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