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00(2002)02-0010-10 近代以前,西方哲学向来都把本体论与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等并列,视为哲学构 成的基本板块。不惟如此,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哲学之为哲学,首先是因为它超 越感觉和经验的局限,提供了世界终极本体的深层思索和探究。所以,哲学作为一种形 上之思离不开本体论,历史上一切哲学体系都是在特定的本体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然 而,就是这样一块犹如哲学基石般的本体论,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受到冷落:一方面, 本体论的内容贯穿于整个唯物论,并在世界物质统一性等原理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 与此同时,它却丧失冠名权,在众多哲学辞典和教科书中都赫然昭示:“本体论是旧哲 学术语”。特别是在历经现代西方哲学中风行一时的“拒斥形而上学”的潮流冲击过后 ,本体论问题在我国就变成仅为少数人关注的生辟领域,本体论的文章虽然发表不少, 但一直未形成全国性的讨论热潮。我们注意到,最近,鉴于当下社会非理性主义的泛滥 和由此带来的庸俗化、实利化、享乐化、权力化情绪的躁动,有人提出重新研究本体论 的性质及其重建问题。(注:参见《哲学研究》2002年第1期。)无疑,这个问题的提出 ,立意深邃,见解独到,但是事关本体论哲学模式的总体评价和定位,也还有一个是否 重建本体论就能够解决目前人类面临的理智迷失问题。带着这些沉思和疑惑,笔者重新 研读了马克思哲学形成时期的著作,遂成此文,以参加讨论。 一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完成了划时代的哲学革命变革,创立了以实践为中心的“新唯 物主义”哲学。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曾对新旧哲学的性质及分野作出了 总体性的概括,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7页。)本体论问题只有纳入到这个框架中来 ,才能提供逻辑和历史地深刻理解。 “解释世界”是近代以前一切旧哲学的共同特征。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哲学家们都有 一个质朴的愿望,希望自己的哲学具有万能性,能够洞悉一切,特别是有关世界的本质 和本原问题能够在自己的哲学中得到圆满的揭示和说明。这不仅是他们一厢情愿的主观 意愿,也是在人类屈从自然的童年时代,哲学家们面对强大的世界和无奈的人生所产生 的精神希望和寄托。世界威力无穷,变幻莫测,人类在它面前,除了崇拜只能祈望对它 的说明和理解。哲学反映了那个时代质朴的人类精神,“解释世界”就成了难以逾越的 哲学寓所。就连马克思高度赞誉的费尔巴哈也摆脱不了“解释世界”的束缚,马克思批 评他空有共产主义的情怀,却成不了共产主义者,因为他“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 希望确立对存在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存 在的东西”(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6-97页。)。 同样面对的是世界,但哲学对世界的解释却不同于科学。科学主要依靠逻辑和实验, 哲学除了也要依靠逻辑和实践外,还特别依赖理念和思辨,首先要在思维中铸就或再现 与现实世界平行的理念世界和王国。哲学把握世界的第一步是把世界二重化,分裂为感 觉经验的表象世界和隐蔽其上或其后的本质世界。马克思从前的旧哲学都认为,人类感 知的表象世界并不是真实的存在,它是偶然的、易变的、被动的,属于表层的现象范畴 。只有感觉达不到的作为现象背后的根据、本原,始基才是真实的存在,这种终极的本 真存在哲学史上被称为本体。所谓本体论就是关于存在及其本质的学说,它所揭示的是 世界存在的始基、基础、原体、本原,其涵义大体相当于“物理学之后”或“形而上学 ”。 哲学由“解释世界”起始,有其必然性,而“解释世界”进到本体论亦有其合理性。 本体论作为一种形上的玄想,是人所独有的,是人的超越性的智慧体现。人认识世界确 实不能囿于感知表象,应该透过事物的表层,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对世界的深层 的本质认识。作为逻辑建构而设定出来的本体及本体论正是人超越现实的形而上学情结 的体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哲学就是本体论,哲学史也就是适应不同时期发展水平 的本体论演进史。哲学史上本体论传统源远流长,从古代到近代,先后出现过巴门尼德 的存在本体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本体论、柏拉图的理念本体论、亚里士多德的质料形 式本体论、笛卡尔的实体本体论、斯宾诺莎的自然本体论、莱布尼兹单子本体论、康德 的物自体本体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本体论、费尔巴哈的人本本体论,等等。这些不同 形态和内容的本体论,前后相继,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 本体论的产生和发展在人类认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进步作用。它推动了认识中矛盾对 立方面的分解和分化。促进了主体对此岸与彼岸、主观与客观、本质与现象、感觉与思 想等二元分立领域的确立和觉醒。同时,对于人类不满足于既有的生存状态,追求更高 的理想境界,也是一种深刻的启示和启迪。就这一层意义来说,本体论还起着批判现实 的作用。 但是,本体论毕竟是“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的产物,它还同时具有一系列严重的缺 陷和弊病:既然要“解释世界”,提供世界图景,就要寻根溯源,从头说起,于是就给 世界设定一个终极的、先在的、独立的本体,这个本体具有无限性、绝对性、支配性, 是现实世界的原生地和发动机,这就俨然是宗教里的上帝和神;既然要“解释世界”, 就要周严圆满,自圆其说,毫无漏洞,于是历史上形形色色的本体论最终都演化成浩大 的封闭体系,窒息了哲学的生机和活力。